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第四章 北先遣南挺進 困境求壯大 1934年7月初,紅軍面對的局面已相當嚴重。在國民黨方面,蔣介石集中兵力從東、西、北三面向中央根據地中心區逐步推進,在紅軍方面,以王明為代表的自命為「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不懂中國國情而領導中國革命,不懂軍事而指揮革命戰爭,把中國革命推進了災難的深淵。 自1934年7月初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出發,到1935年1月在懷玉山失敗,全部過程處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統治時期。 1979年底,粟裕請教葉劍英:抗日先遣隊是否是在王明「左」傾錯誤指導下派出的? 葉劍英答說:「五次反『圍剿』初期,毛主席主張過把紅軍主力挺進到蘇浙皖贛地區,以打破蔣介石的『圍剿』,當時毛主席不在位,中央沒有採納。後來派出先遣隊,主力紅軍已經要作戰略轉移,那時毛主席處於無權地位。」 在粟裕向葉劍英請教之前的1973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曾經就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一事向朱德請教,朱德答覆說:「是準備退卻,派先遣隊去做個引子,不是要北上,而是要南下(指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蘇區向西南部轉移)。」 粟裕說,朱德和葉劍英的談話指明了北上抗日先遣隊派出的歷史背景和實際意圖。 抗日先遣隊出發之際,由於種種原因,身為先遣隊重要指揮員之一的粟裕並不瞭解先遣隊北上的真實意圖。 若干年後,他看到中央給抗日先遣隊下達的作戰任務的訓令和政治訓令。中央賦予抗日先遣隊的任務是: 深入到敵人深遠後方閩浙贛皖諸省,最高度地發展遊擊戰爭,創造遊擊區域,一直到建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最高度地開展反日運動,把群眾的反日鬥爭發展到武裝民眾的民族戰爭的高點;通過在敵人深遠後方的反日民族解放運動及土地革命的發展,促進敵人進行戰略與作戰部署上的變更。 上述任務的確定,顯然是一廂情願。在第五次反「圍剿」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蔣介石絕對不會由於我黨北上抗日號召的提出和一支較小部隊的出動,就抽調走大量兵力,放鬆對我中央蘇區主力紅軍的「圍剿」。再者,在當時整個紅軍作戰嚴重失利的情況下,中央蘇區老根據地八萬主力紅軍都呆不住了,卻要求先遣隊這支六千人的部隊(其中還有一半新戰士,僅僅一千多條槍),深入到蔣介石國民黨的閩浙贛皖腹心地區去「最高度地發展遊擊戰爭」,「建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更是完全脫離實際的主觀臆想。 1934年7月初,紅七軍團從福建連城地區調回瑞金待命。 部隊到瑞金後,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幾位主要領導人及共產國際代表李德接見了紅七軍團的主要領導人尋淮洲、樂少華、劉英、粟裕,當面交代任務,宣佈紅七軍團組成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立即向閩、浙、贛、皖等省出動。這次行動的目的地是皖南。當時皖南有幾個縣發生了群眾暴動,建立了一小塊蘇區。 這支隊伍,編制不足,名為一個師,實際相當於一個大團。武器不足,全軍團僅有長短槍一千二三百支,一部分輕重機槍和六門迫擊炮。許多戰士背的是梭鏢。 抗日先遣隊保持軍團體制,尋淮洲為軍團長,樂少華為軍團政治委員,曾洪易為隨軍中央代表。上述三人組成紅七軍團軍事委員會,決斷一切政治軍事問題。劉英為軍團政治部主任,粟裕為軍團參謀長,他倆不是軍團軍事委員會成員。 在部隊領導集體中,尋淮洲參加過秋收起義,是在革命戰爭中鍛煉成長起來的一位優秀的青年軍事指揮員。他艱苦樸素,聯繫群眾,作戰勇敢,機智靈活。但是,當時「左」傾宗派主義的領導者對紅軍中原來的幹部不信任,尋淮洲雖是軍團長,卻沒有實權,難以有所作為。紅七軍團的領導權實際上由曾洪易、樂少華兩人掌握。 中央代表曾洪易曾在閩浙贛蘇區任中央代表和省委書記,積極推行「左」 傾錯誤政策,造成了極大危害。到了抗日先遣隊,面對險惡的鬥爭環境,他悲觀動搖,後來終於投敵叛變了。 軍團政委樂少華也是「左」傾錯誤的堅決執行者。他曾到莫斯科留學,回國後很快升任紅七軍團政治委員。他既無實際鬥爭經驗,又很蠻橫霸道,動輒拍桌子罵娘,以「反政治委員制度」的大帽子打擊、壓制幹部,並濫用所謂「政治委員最後決定權」,進行瞎指揮。 抗日先遣隊任務艱巨,環境險惡;當時的中共中央實行「左」傾錯誤指導方針,軍團本身的領導權掌握在曾洪易、樂少華這樣的人手中,其前途之艱險可想而知。 紅七軍團從瑞金出發,經長汀、連城、永安縣境,打下大田縣城,經尤溪以東,進到閩中地區。在羅炳輝所部紅九軍團掩護和配合下,打下了樟湖阪,從樟湖阪渡過閩江,完全進入了白區。 按原定計劃,先遣隊應從此經古田、慶元、遂昌直接北上浙西,然後去皖南。但此時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突然改變計劃,電令紅七軍由穀口東進,佔領水口,威脅並相機襲取福州。 先遣隊於是轉兵向東。 國民黨水口守軍聞風而逃。8月1日,先遣隊佔領水口,先遣隊之一部佔領了古田縣城。 在水口,先遣隊召開大會慶祝「八一」南昌起義。在這次會上,軍團首長向部隊正式宣佈:對外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名義活動,對內仍稱紅七軍團。軍團首長動員將士們英勇北上,攻打福州。部隊情緒高漲,鬥志昂揚。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有較好的防禦工事,城內外駐有國民黨第八十七師的一個團和一個憲兵團,此外還有炮兵、工兵、海軍陸戰隊,城郊有國民黨軍用飛機場。 從水口到福州的交通要道在國民黨軍隊的嚴密控制之下。先遣隊繞道進軍,但出水口就遭國民黨飛機轟炸,因為缺少防空經驗,死傷七八十人。 敵人發現了紅軍,福州城加強了戒備。 先遣隊開到福州城下,在對敵軍的實力和防禦工事沒有充分偵察的情況下,就對敵人展開了進攻。雖然紅軍戰士情緒高漲、作戰勇敢,但攻城進展很慢。強攻一晝夜,攻佔了敵軍一些陣地和城北關的主要街道。當時紅軍不善於近迫作業,又缺乏攻城手段,也沒有內應,很難打進城區。指揮員們估計到,即使打進城,也不容易解決敵人。於是主動撤退,準備向閩東轉移。 轉移途中,在北石嶺,桃源地區,國民黨的一個團追上來。兩軍激戰一晝夜,國民黨的援軍越來越多,先遣隊再次撤退。 這一仗,紅軍戰果不少,損失不小。斃傷不少敵軍,繳獲大量武器。但紅軍傷亡也不小,其中還有幾個師、團幹部。 遵照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指示打福州,給先遣隊造成了許多被動。 先遣隊剛過閩江的時候,聲勢很大,敵人不知虛實,不敢造次,先遣隊佔有主動權。福州一戰,暴露了先遣隊只是一支不怎麼大的牽制力量,國民黨軍隊於是瘋狂追擊,咬住不放。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