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毅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七


  正是本著這樣的精神,會議終於達成了團結反帝的決議和聞名於世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它是在由中國總理首先提出,並與英緬總理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擴充發展而成的。萬隆會議第一次表達了亞非人民爭取解放團結的巨大力量,敲響了為自由獨立而戰的戰鼓。

  萬隆歸來之後,陳毅開始參加外交部各次黨組會議,為接手外長工作做準備。他專管、分管的工作又多,終年日夜忙碌。

  1956年6月中,陳毅由西藏回京便參加中共「八大」的準備工作,7月南下參加中共上海市代表大會。9月「八大」召開,加上國務院工作,外事活動,不勝繁忙。10月1日起,他陪同來訪的印尼總統蘇加諾從北京出發,經瀋陽、杭州、廣州直送到昆明。回到北京,又趕上波、匈事件發生,中央徹夜研究,他每日參與研討並逐件貫徹執行。11月1日,就在他即將隨周恩來總理對印度等國進行重要訪問的前兩天,突然在印度駐華大使的宴會上暈倒,他因此不得不休息了一年多,但仍出席許多重要外事活動。1957年5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伏羅希洛夫來訪,周恩來總理在宴席上向客人介紹說:「這是陳毅同志,最近從華東調進中央,今後準備由他主持外交工作。」

  陳毅忙接道:「不,我是來輔助周總理工作的。」毛澤東主席又加了一句:「他是多年同我一道工作很好的同志。」——這決非「外交辭令」,而是毛澤東、周恩來對陳毅的高度信任和讚賞。

  1958年2月11日,新華社正式公佈了任命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的消息。

  第二節 獨立自主反帝反霸

  陳毅就任外長3天,便首次以新身份隨周恩來總理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作友好訪問,並安排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年內全部撤回中國。

  中國主動提出撤軍,意義非同尋常。中國已證明是個有力量應別國政府請求向該國派出志願軍進行有效援助的國家,而仗一打完,便無條件撤回,不在別國領土上留駐一兵一卒。不圖謀己利,不支配別人。這在當今世界上能有幾個大國做得到呢?外電評論中國政府由於這一行動,「而在亞洲冷戰中大膽地掌握了主動,並使美國陷入難堪的境地。」非但撤軍,而且要撤得漂亮。2月17日,陳毅隨周恩來來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作了一番意味深長的發言:「我們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不要去充恩人,以為我有恩於你,你就要給我磕頭……『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願公子忘之。』……現在我們有的同志以為這樣那樣的東西是我帶來的,要拿走。不行!要嚴格執行志願軍首長的命令。回國去國家可以給你們置一點。

  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值錢?最值錢的是這個鮮血凝成的友誼!」

  朝鮮戰爭結束了,然而美軍還留在三八線以南,第7艦隊還在臺灣海峽遊大。剛上任的陳毅外長將以何種姿態來著手處理中美關係?他和他的對手、70歲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先生,將如何抗衡?

  在獨立自主這重大問題上,中國共產黨人的立場從來是堅定的。解放初上海有人主張「中國應該做美蘇之間的橋樑」,陳毅做了堅決批評,並告之毛澤東。毛澤東道:「這話的意思就是要中國人腦殼著地,背拱起來,讓美國人從中國人背上走到蘇聯去,讓蘇聯人從中國人背上走到美國去。我們難道能這麼幹嗎?」陳毅後來對人說:「主席挖苦得好,誰願意幹誰可以去幹,我這個外交部長是不幹的!巴黎和會上克裡蒙梭逼著顧維鈞簽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杜勒斯先生和他所代表的政治經濟勢力卻還懷戀著那個時代。1950年他在聯合國安理會曾向出席安理會討論中國控訴美國侵略案的一位中國特派代表的助理人員說:「我與中國是有歷史關係的。」此話很確切。他外祖父約翰·沃森·福斯特當過美國國務卿,卸任後來華,甲午海戰後以「大清帝國顧問」身份,與李鴻章一起去日本,簽訂了割讓臺灣、向日本賠款2萬萬兩白銀的《馬關條約》。1907年老福斯特又帶著小杜勒斯,作為「大清帝國政府」的代表參加海牙和平會議,杜勒斯從此步入外交界。

  1952年,即將就任國務卿的杜勒斯還道:「美國應明白申明我們的決心,決不讓大陸中國繼續由中國共產黨控制。」他上任後策劃的3次「戰爭邊緣」行動都直接間接地針對新中國。1958年夏末,他又第4次將美國帶到了戰爭邊緣……8月8日,美國海軍參謀長伯克揚言,美國海軍正密切注視著臺灣地區局勢,隨時準備進行象7月15日在黎巴嫩那樣的登陸。與此同時,臺灣當局叫嚷要「反攻大陸」,並加強了從金門、馬祖對大陸進行的騷擾和破壞活動。

  8月23日晚,陳毅身著白色西服赴羅馬尼亞駐華使館宴會,致詞時一反常例地丟開講稿,作了一段即興講話,揭露美國軍隊以「保衛供水系統」為名駐兵古巴,又為「休息和避暑」進駐新加坡的行徑:「我們中國也派一支軍隊去外國,找一個地方『避暑』行不行?如果這種道理能成立,那麼美國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把它的軍隊派到任何國家去嗎?同樣任何國家不也可以在任何時候把軍隊派到美國去嗎?」

  有人為他激烈的措辭擔憂。然而他們不知個中原委:就在宴會開始前兩小時,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萬炮齊發,對金門國民黨軍發起了猛烈轟擊。

  陳毅對有關同志這樣說:「帝國主義搞緊張,我們就搞緩和;他再搞緊張,我再搞緩和;如果他還硬要搞緊張,那我們就比他更緊張!――最經不起緊張的還是帝國主義。」炮擊金門,是為了反擊國民黨部隊的騷擾,為了反對美國搞「兩個中國」的陰謀,也為了配合當時阿拉伯人民反對美國侵略的鬥爭,調動美國兵力。

  果然,金門炮聲一響,美國手忙腳亂,調集100多艘艦隻、200多架飛機到臺灣海峽地區,叫囂要「轟炸大陸的基地。」9月4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授權杜勒斯發表聲明,威脅要把美國在臺灣海峽的侵略範圍擴大到金門、馬祖等中國沿海島嶼。9月9日杜勒斯在記者招待會上作出威風凜凜不惜一戰的姿態。18日又在聯大發言,要求在臺灣海峽實行「停火」,甚至要求中國撤減駐福建前線的部隊。

  9月4日,中國政府正式宣佈本國領海的寬度為12海裡,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船舶不得進入中國的領海和領海上空。9月6日,周恩來總理發表了《關於臺灣海峽地區局勢的聲明》,重申解放台、澎、金、馬是中國的主權,任何外國不得干涉。9月8日,毛澤東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發表了著名的「絞索」戰略的談話,指出:臺灣、黎巴嫩以及所有美國在外國的軍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國主義脖子上的絞索。毛澤東義正辭嚴地譴責了美國侵略中國的行為,同時重申了中國通過談判和平解決爭端的願望。

  由於美國在臺灣海峽的軍事冒險遭到中國的有力反對,它的盟國很感不安,美國人民也紛紛表示不滿,杜勒斯9月9日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願意恢復同中國的大使級華沙會談。但是會談在9月15日復會後,美方在會上又要求在臺灣海峽立即「停火」,以保護它在臺灣的「盟友」。

  陳毅組織了對「停火」謬論的反擊。9月20日,陳毅外長發表聲明:「消除臺灣海峽緊張局勢的關鍵,不是什麼停火問題,而是美國軍隊撤出臺灣地區的問題。中美之間沒有打仗,根本談不上什麼『停火』。」「中國人民不論用何種方式解放自己的領土,都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情。」華沙中美大使級會談的中國代表王炳南大使也按此精神進行了駁斥,並提出和平解決爭端的積極建議。

  中國態度強硬,說理充分。美國的盟友們便紛紛表示不願捲入。美國國內參眾兩院、報界輿論,對社勒斯一片抱怨、反對之聲,國務院收到5000多封來信中,有80%是批評杜勒斯在臺灣海峽冒險行動的。這時,杜勒斯又有了新的決策:在9月30日的記者招待會上,他突然要求國民黨從金、馬撤退,「以換取共產黨的停火。」此話引起臺灣一片慌亂和怨恨。北京是否因此高興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