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毅傳 | 上頁 下頁
四五


  陳毅首先聯繫上的是管文蔚。在火燒新豐車站的戰鬥中,他們進行了有效的配合。7月上旬,陳毅就到延陵,和管文蔚作了長談,給他宣講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方針政策,並指示自衛團要逐漸向江邊發展,伺機過江。陳毅又派支隊參謀長胡發堅和政治部主任劉炎到丹陽自衛總團作了視察,隨後於9月中旬,派了20幾名黨政軍幹部到自衛總團工作,把自衛總團改編為丹陽挺進縱隊(簡稱挺縱),開始了全面的黨化。陳毅又派惠浴宇等到挺縱工作,準備隨挺縱到蘇北,加強和統一中共蘇北地方黨的工作。挺縱發展迅速,部隊的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並很快把丹北根據地擴大到長江邊。

  10月8日,挺縱第一次進駐長江中的揚中。但陳毅迅速發現,盤踞揚中的與日軍勾結的偽化頑軍並未就殲,顯然正在密謀反撲,消滅挺縱。陳毅急令撤回,頑軍果然多路反撲,結果撲空。1939年1月,挺縱第二次進擊,解放了揚中。這一次由於徹底解決了偽化頑軍保安九旅的賈長富團,揚中得以鞏固。挺縱一部並進駐長江以北的大橋、嘶馬地區,開展抗日遊擊和群眾工作。

  這樣,新四軍北上江北的跳板就架起來了。梅光迪處在忠救、保安旋和新四軍的三面爭取之中,有些搖擺。梅光迪部隊所踞的位置十分重要,是新四軍跨出茅山向東路發展的重要落腳點,陳毅曾兩次派二團參謀長王必成率部進入東路,在尋找中共上海黨組織派出人員的同時爭取與梅部聯絡。1938年11月,上海黨組織派往梅部工作的何克希奉命到茅山向陳毅作了詳細彙報。據何克希、葉飛等後來回憶,從那以後,梅光迪和朱松壽根據陳毅的決策,率所部到了茅山,由陳毅親自主持對他們進行了短期整訓,提高了軍政素質。年底,陳毅把梅、朱兩部編為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並派支隊參謀長胡發堅去江抗全面負責,江抗隨即開回東路(指滬寧鐵路以東的常州、江陰、無錫、常熟、蘇州、太倉一帶地區)。於是,向東發展的第一步也已有了比較具體和有效的佈置。

  ①管文蔚:《陳毅在大江南北》,江蘇人民出版1981年4月第1版,第52頁。

  揚中解放後,在管文蔚的陪同下,陳毅視察了這塊江中跳板。揚中四面環水,人口物產均多,建設鞏固好了,不但是向北發展的重要通道,也是部隊休整的理想基地。陳毅還指示:揚中不但要成為軍事上的跳板,還要成為政治上的跳板,成為給蘇北廣大群眾及紳商各界展示的範例。為此,陳毅特別給挺縱重申了群眾紀律,批評了一些過「左」的行為。他給管文蔚詳細交代:揚中地處要衝,商販特別多,往來于蘇北、上海等地,影響很廣。必須注意執行好共產黨的政策;又吩咐要儘量把揚中各界代表人物吸收進抗日的民主政權中來,千萬不要把他們排斥在外。所有這些,對蘇北各界的影響都會十分巨大。

  向東向北發展的藍圖已經十分醒目。只要茅山再發展一些,就可以分派主力跨出茅山,向東路和蘇北挺進抗日了。

  然而,此時國民黨第三戰區突然來了命令,讓一支隊去接替國民黨軍一〇八師,擔任蕪湖以東水陽一線的陣地防禦。

  水陽是水網地區。讓一支只有一個多團、沒有重武器的部隊去接替一個正規師的防務,顯然是置之於死地的陷階。三戰區見多種辦法都無法限制住新四軍的抗日範圍,丹陽挺縱又佔領了揚中,於是定出了這個把一支隊送到日軍炮火下守備水網陣地的毒計。

  事出突然,大家一時都感為難。按國、共協議,三戰區有權向新四軍下命令。這種情況下,不去接防,就是「抗命」;而去接防,無異送死;如果準備翻臉「摩擦」,不但力量懸殊,且也「理」不在我。陳毅思考再三,決定親自去找三戰區前敵副總指揮,節制江南各作戰部隊的國民黨中將冷欣說理。

  對這個命令的要害,冷欣當然更清楚。但他也清楚,如果陳毅據理力爭,卻也不好對付。因為,這命令並不符合國、共兩黨談判之初所商定的讓新四軍到敵後擔任「遊擊任務」的精神。

  陳毅果然據理力爭,擺了大量事實,充分闡明新四軍深入敵後以來卓有成效地開展抗日遊擊戰爭,並迭受蔣介石、顧祝同電令嘉獎;批駁了誣衊新四軍「遊而不擊」、「保存實力」等不實之詞;也申述了敵後鬥爭的種種物質困難,鑿鑿有據。冷欣組織一批官員謀士和陳毅舌戰,核查具體事實,對照各種條文,談判長達三晝夜,但事實勝於雄辯。冷欣不得不承認,克扣新四軍的經費、被裝彈藥兵員補充不及時而且數量也極小,確是事實。他也不得不承認,如果這些問題不另想辦法解決,新四軍在敵後無法生存。而同時,他也只得在一樁樁的事實面前承認,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江南新四軍的抗日遊擊活動是戰績卓著的。因而,命令陳毅所部放棄敵後遊擊而以劣勢裝備作陣地防禦是不用其長而用其短。當陳毅步步緊逼,最後提出兩黨協議精神並聲稱要報中央解決時,他只好表示收回成命。此番鬥爭,陳毅在1941年5月17日所作的《在華中局高幹會議上的報告》中作了敘述。

  1938年10月25日,武漢失守。日本政府加緊了對國民黨的誘降活動。

  1938年12月18日,汪精衛投敵。這樣,日軍便更加重視江南腹地的「治安」。

  日軍對江南新四軍的報復「掃蕩」也就更加頻繁,更加嚴酷了。江南茅山的心腹地帶,在一支隊初到時只在交通沿線較大的鎮上有日軍據點,到這時三五裡就有一個據點。據點之密集,猶如古代比武打拳用的梅花樁。1939年1月上旬,日軍又6路進攻二支隊三團。三團佔據山地殺傷敵人,同時派部隊襲擊敵側後,迫其回竄,又在其回竄途中給以伏擊,並乘勝攻克小丹陽、陶吳,鎮壓了漢奸。1月中旬,二支隊奇襲蕪湖近郊的官陡門,8分鐘解決了戰鬥。一支隊也在不斷粉碎日軍「掃蕩」的同時,主動襲擊敵人。

  1939年2月4日,襲擊丹陽城西門,突入城內,殲敵偽50餘名。2月6日,王必成率領二團,攻克東灣據點,全殲守敵日偽軍50餘名,2月18日,即農曆除夕之夜,在陳毅親自佈置下,段煥競率領二團一營長途奔襲延陵。按預定計劃,由一連佔領簡瀆河東北地區,監視大廟內日軍;二、三連突襲河西南的兩個大碉堡裡的偽軍,悉數將其俘獲。隨即全營向日軍發起總攻,用長竹竿捆綁集束手榴彈炸開圍牆槍眼,攻入廟院,逐屋激戰,最後用火攻殲滅了頑抗的日軍,攻克延陵。此戰全殲日軍川野中隊1個分隊和偽軍100餘名,還生俘日軍1名。

  但是,在敵、頑的夾擊中,還必須有更有力的措施,才能使江南新四軍獲得鬥爭的主動權,使東進北上的戰略意圖得以實現。

  在這個問題上,部隊內部有一些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陳毅在江南敵後行動過火,開展雙減,解放揚中,發展武裝,刺激了友軍友党,是什麼「人、槍、款主義」。陳毅感到,根據敵後的實際,根據中共中央一再強調的「獨立自主」精神,新四軍應該制定一個更明確、更具體的衝破敵、頑夾擊的方針了。

  恰于這時,陳毅得到通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即將到皖南軍部視察工作。

  1939年2月23日,陳毅與項英等在新四軍軍部所在地涇縣雲嶺附近的章家渡迎接周恩來。

  周恩來當時在國共合作中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這一次,他以政治部副部長的身份來三戰區視察工作,借此機會專程來新四軍傳達和貫徹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

  擴大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批評了以王明為代表的統一戰線問題上遷就主義的錯誤,再次強調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必須「獨立自主」地宣傳抗日,發動群眾,擴大武裝,建立、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的精神。會議還指出,華中是目前全國最好發展的區域。根據華中的實際情況,會議決定:撤銷長江局,成立中原局,以劉少奇(當時化名胡服)為書記;東南分局改為東南局,仍以項英為書記;以便更有力地開展華中和江南敵後的抗日工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