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船王盧作孚 | 上頁 下頁
六三


  結果,這次宴會不歡而散。

  與四大家族的鬥爭已經公開化了。散會後,盧作孚將公文包往桌上一扔,讓秘書周仁貴準備紙筆,口授了一個報告。

  這份呈給國民政府的報告中,盧作孚「要求將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從美軍手中接收的艦艇中,交給民生公司試航川江的幾隻小型登陸艇的所有權,無償交給民生公司,以彌補在公司在戰時遭受的損失」。

  國民政府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只得同意盧作孚的要求。於是,這幾隻登陸艇——沅江、贛江、湘江、沱江、岷江等,正式交給了民生公司。

  民生公司的航運重點開始了遷移;從重慶到上海。

  盧作孚在海洋運輸的初步勝利後,更堅定了他的信心。他在公司負責人會議上說:

  「大家都知道,內陸的重要城市大都在江河旁,江河給他們提供了舟楫之利。同樣,世界上的名都,濱于海洋的約有四分之三,如倫敦、紐約、馬賽、橫濱、孟買、漢堡等。海洋為它們提供了發達的交通,使它們既是名都,又是良港。無論中國人,或是外國人的祖先,早就對神秘的海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中國的鄭和不談,就說意大利的哥倫布吧。他相信地球是圓的,既能由東方,也能由酉方經海洋走到印度,於是駕著帆船,備嘗艱辛,兩個月後到達南美洲東部,發現了新大陸,這就是現在所說的西印度群島。1519年,西班牙人麥哲倫步哥氏的路線,繞南美洲南端遠航太平洋,無意中發現了菲律賓群島,再向西航,到了印度,次後繞好望角回國。他們以血汗和智慧,證明地球是圓的,更證明了占地球表面十分之七的無邊海洋,是人類用武之地!

  人類逐漸認識了海洋,就想征服海洋,便利交通。現在,巨型的輪船已經造出來了,有的載重達10萬噸以上。諸君不要認為我們現在手頭有幾隻船,就了不得,說來,我們所有船的總噸位,還不及一艘這樣的巨輪的一半!人們造出了航速快、噸位大的海輪,還要改造海洋,在近代交通史上最為出色的,要算人工開鑿的蘇伊士運河了。蘇伊士運河不僅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而且縮短了從歐洲到亞洲的航程,從倫敦到孟買以前是12500英里,現在一下縮短了5500英里,而且巴拿馬運河的成功,便把紐約到舊金山的航程縮短了80英里,上海去紐約,則縮短了3500英里以上。這是多麼4了不起的成就!這些催人自省的成就,會使我們看到大至我們國家,小至我們公司在世界海洋航業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多麼微不足道。今日,我們公司全體同仁奮鬥20餘年,終於向海洋邁出了小小的一步,亦是值得自豪的一步。」

  盧作孚強調說:「我們的事業一直處於艱難困苦之中,要求大家仍舊遵循民國23年2月9日簽署的通函,即:一、不宣傳個人,不宣傳事業;二、不介紹事業的成績,只介紹事業的艱難困苦。」

  這就是盧作孚的思想風格。

  盧作孚的話不幸言中,加拿大又傳來壞消息,請他立即飛赴加拿大。

  盧作孚心急如火地趕到加拿大。屬下的人員向他彙報:造船所需的大部分設備和配件都是從美國購入的。由於加方對價格變化估計錯誤,未及時購進器材,加上物價暴漲,原計劃造船資金不足,廠方不願做賠本買賣,輪船不能按期交貨……廠家的老闆找到魁伯克辦事處,要求加價,不加價,他們就破產了。

  「要加多少?」盧作孚迫不及待地問道。

  「30%!」

  「340多萬加元?這個數目太大了。」

  盧作孚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先禮後兵。

  盧作孚開始與兩個生產廠家進行洽談。盧作孚經過論證,認為加價約28萬加元。

  加拿大兩個廠家不同意,堅持從總造價的30%降到25%加價。

  相差10倍!雙方爭執不下。

  加拿大老闆下了最後通牒:「如貴公司不滿足這個條件,我們就瀕臨破產,只好停工了。」

  盧作孚感到這是在仗勢欺人。他決定與加拿大兩家公司打官司!他請來了非萬金請不動的著名律師伊爾斯萊,這位原任加拿大政府的財政部長,在拿到10000多加元後,微笑著開始了工作。

  兩家造船公司的老闆也不甘示弱,不惜重金,請時任加拿大總理聖勞倫的兒子為律師出馬。

  據雙方律師的意見,這場官司最好是私了。雙方私下談判,加拿大政府派出觀察員。

  但誰也不能說服誰!

  談判破裂。

  盧作孚決定親自一試。他同童少生、皮爾士等人最後去找了一次加拿大商務部長。

  「部長先生,貴國造船公司口口聲聲說困難重重,瀕臨破產,那麼,今天貴國造船公司的情況,就是明天民生公司的處境!」

  盧作孚的意思很明白,如果逼我們民生公司走投無路時,你們1000多萬加元就算扔到太平洋去了!

  商務部長很清楚這句話的分量。

  於是,加拿大政府只好直接出面干涉。

  1947年8月20日,一個為各方所接受的妥協方案產生了。

  民生公司、造船廠、加拿大政府三方各負擔加價總額的三分之一,約計80多萬加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