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船王盧作孚 | 上頁 下頁 |
六二 |
|
盧作孚發現美國製造的柴油機比加拿大製造的優良,而且價格低、重量輕、零配件市場上隨處可見,價格也合理,而加拿大的零配件在市場上卻極難買到。於是,他又提出購買美國柴油機。兩家造船公司極力反對,但盧作孚據理力爭,最後,向家造船公司妥協了。 加拿大造船開始後,盧作孚和民生公司的技術人員往返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為民生公司發展海洋運輸的海輪進行考察。 據童少生、王世均及盧作孚之子盧國紀先生回憶: 「那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美國在戰時使用的一大批軍用剩餘物資急待處理,其中包括一些軍用船舶,價格相當便宜,是國內無法買到的。 「民生公司僅花了兩三百萬美元,即購買了巨型坦克登陸艇5只、大型油輪1只、中型登陸艇4只,以及尚未建造完成的駁船10只;以後又在加拿大購買了3只掃雷艇。這些船隻後來在加拿大經過改造以後,陸續駛回國內。其中5只巨型登陸艇改建成為3000噸級的『遠』字號貨輪,即懷遠、寧遠、定遠等,行駛沿海;1只大型運油船改建為『太湖』號海輪,行駛海上;3只掃雷艇改為『生』字號拖輪,即生哲、生輝等,行駛長江。以後民生公司又與金城銀行合作,組成了一個『太平洋輪船公司』,在美國購買了『黃海』、『東海』、『南海』3只海輪,航行東南亞各國和日本。」 正當盧作孚為航運事業而嘔心瀝血,四處奔波的時候,國內的形勢已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盧作孚拖著病體回到祖國,看到了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向解放區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內戰爆發了。 蔣介石出於反共需要,賣身投靠美國,於1946年11月,與美國政府簽訂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這個條約規定:美國人可以在中國全境居住、旅行、經商、開辦工廠、開發礦產資源、擁有土地和從事各種職業;美國的商品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輸入中國,並且享有與中國商品同等的待遇;美國的船舶,包括軍艦,可以進入中國任何口岸或領水,自田航行和停留…… 又一個出賣主權的賣國條約! 盧作孚在加拿大得知這一消息,悲憤難當,當即揮毫撰文予以痛斥。 1947年春末的時候,盧作孚風塵僕僕地回國,前往南京。 盧作孚的身體已越來越壞,他沒顧得上休息,立即為解決民生公司的經濟危機而奔波。此時的民生公司正陷入十分困難的境地。內戰爆發,許多輪船被政府強迫打兵差,而物價飛漲。少得可憐的差費又不及時支付,等到支付時,不知跌了多少倍。 加拿大製造的輪船即將交付,盧作孚顧不得脈搏間歇症時斷時續的復發,來不及治療,就帶著妻子、秘書周仁貴和服務員林文裕奔赴上海。 民眾輪首航成功後,民生公司繼於10月又辟上海至天津線。以後,航線陸續伸展到海防及曼、菲律賓、日本、新加坡等地,並在天津、青島、臺灣、廣州、香港等地設立分支機搆。民生公司投入海運航線的輪船共13艘,計39258.19噸。1948年後,海輪雖在船數上僅占91艘的14.2%,但噸位卻占總噸位58214噸的67.4%。實際上,民生公司已把經營重點由川江逐漸發展到海洋。海運給民生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儘管在長江航線背負著沉重的公差負擔,又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民生公司仍略有盈餘。 盧作孚到上海,許多朋友告訴他:民生公司的發展,引起四大家族的嫉恨,招商局總經理徐學禹四處揚言要「吃」掉他。 盧作孚冷笑一聲,找到交通部航政司司長李博候,扔給他一份資料,那是民生公司為抗戰作出的犧牲的統計表: 李博候不禁默念道—— 民生公司抗戰期間船舶損失概況: 政府徵用阻塞水道5艘,計2028噸; 自行鑿沉拆毀避免資敵(被敵機炸沉觸雷沉毀)16艘,計11460噸; 軍公運輸遭受損失7艘,計4188噸; 被敵劫持擄去5艘,計2662噸; 以上統計不含夏、駁船,累計20338噸。 李博候不解其意,問道:「作孚,你讓我看這個幹什麼?」 盧作孚氣憤地道:「民生公司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犧牲還少嗎?為什麼要苦苦相逼?」他話題一轉,「徐學禹說要『吃』我,你聽到沒有?他為什麼要『吃』我?民生公司在抗戰中,對國家貢獻那樣大,招商局的貢獻在哪裡?我倒要看他對我怎樣吃法。非要他講清楚不可!」 盧作孚說到做到。他特地在上海環龍路金城銀行招待所請客。宴席的名義是歡迎李博候,為李司長接風洗塵。 來的都是與航業有關的人:李博候、徐學禹、錢新之、杜月笙等。 上了一道菜後,盧作孚激動地站了起來,說道: 「今天承蒙諸位光臨,非常感謝!這裡,我要請問一下徐總經理,聽說你要吃我?為什麼要吃我,你必須跟我……」 錢新之一看氣氛不對,趕緊站起來打圓場。 「唉!作孚!作孚!有話慢慢說,有話慢慢說……」 別的人也一齊勸道: 「可能是誤會,可能是誤會。現在不要講,飯後慢慢講。」 徐學禹坐在那裡,鐵青著臉,一言不發。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