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滄桑九十年 | 上頁 下頁
八九


  ※第十七章 重返燕園總結外交工作

  1.離而不休,在北大教授外交史

  讀書做學問,是我青年時代的夢想。然而,抗戰的烽火迫使我們許多老一輩的知識分子棄筆投身抗日活動。這一停差不多停了50年。

  1982年,我已過古稀之年,終於等到了圓夢的時候。這一年,我們同一代的許多大使離休了。有的大使因年事已高,多有疾患,便頤養天年。有的大使身體尚好,希望老有所為,發揮餘熱,應聘到有關大學去擔任兼職教授。

  我重返燕園,來到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任教。同時還擔任外交學院的兼職教授。

  北大在1952年院系調整後,從城內的沙灘紅樓遷到燕京大學舊址。重返燕園,感慨很多。五十多年前,日寇入侵華北的時刻,若大的北京,已容不下一張書桌。連燕京大學這樣由美國人辦的教會學校也自身難保。我讀書報國的青春夢想幻滅了。是共產黨領導我們這一代的知識分子走上了革命道路,救亡圖存。

  重返燕園後,我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圓我青春的夢想,當回編外教授,讀讀書,做做學問,也好好總結一下跟著党、毛主席周總理辦外交的幾十年工作。無論其得失好壞,總算對後來人有個交待。

  從1982年起,我先後給北大國政系本科生、研究生開設了中國近現代外交史、新中國外交史、外交學的理論與實踐、西藏問題等課程。在編印教材講義的基礎上,也出版了相關的幾本書。在此,我尤其要感謝國政系的前後幾任的系主任張漢清教授和梁守德教授。他們為我講課大開綠燈,為教材的出版穿針引線,使我有更多時間讀書做學問。

  在給同學們上課的同時,我也花了部分時間寫寫豆腐塊的小文章,談談當大使的活動,外交的花絮軼事,這倒成了普通讀者追蹤的對象,許多報刊轉載,這卻出乎我的初衷。

  2.特命全權大使,事實上授權有限

  一國派駐外國的大使,是本國國家元首、政府的代表,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國家。所以大使授權是有限的。國家在外國的形象,同駐在國的關係,都可以從它的大使的活動中表現出來。

  中國和尼泊爾的關係是友好的,中國大使所到之處都受到歡迎。我在這裡談一下我去尼泊爾南部的例子。

  尼泊爾南部是平原,屬￿泰萊地區,是和印度接壤的熱帶區。那裡有尼泊爾微小的工業,如火柴廠、小型亞麻廠,錫銅手工藝廠等,都是工藝落後,資本小,經營陳舊,多半甚至全部由手工操作。印度在尼境內大一點的城市如比爾甘吉也開設有工廠,以亞麻廠較大較多,因為泰萊區出產亞麻,而亞麻又是國際上需要的貨物。印度開設的廠自然比尼泊爾人開設的大,但也不是先進的,主要是因為尼人力便宜、吸收尼原料方便和可以漏稅、偷稅等特權。由於這個區域天氣炎熱、衛生條件太差,居民貧困,物質缺乏,幾乎沒有什麼外交官和外國客人去過,更不用說外國大使了。

  我這次去,自己帶著汽車、秘書,派頭不小,自然引起轟動。尼泊爾泰萊區專員早已接到他們外交部通知,對我熱情款待,但那裡沒有飯店,也沒有政府招待所,臨時找了一家當地高級住房收拾好後供我居住,還找了一位廚師,一個招待員侍候我們。這位廚師自然是他們認為最好的,而頓頓咖哩飯,實在難以下嚥,我們司機自告奮勇下廚做中國菜飯,不但我們,連尼方招待員、廚師吃來也非常滿意。我們出去參觀,坐著豪華的奔馳車,沿街圍觀的人很多,車一停下即被包圍,我們都成了被參觀者了。

  從比爾甘吉一條大街南行不遠就是印度。兩國交界處用一根木竿攔著算是國界,每天早晚開放,任尼、印人來往,不需要什麼證件,也沒有檢查,欄竿兩邊有各自的警察把守。我去參觀時,印度方面停有軍車和邊防軍巡查,據尼方官員說這是少有的,大概是因為我去了的原因。印、尼雙方在這裡和平相處,尼方兒童、婦女及男人過印境去做工的多,每天不下幾百人;印方過往的大半是商人,也有小販小商的過來做生意,都是早晚來往,中午也開放一兩小時。我在比爾甘吉城市看到的是貧富懸殊現象,尼泊爾貧民多,生活困苦,而大腹便便、衣著整齊的大半是印度人。尼方的泰菜區實際成了印度資本家控制的地區,至少在經濟、商業、工業和金融方面。

  尼方泰萊區是塊狹長地帶,長約百公里以上,寬約幾十公里,除少數市鎮外,大半是原始森林地區。尼方大區行政長官派人陪同我坐汽車圍著森林地帶參觀了三天,那裡有尼國王獵虎的地帶。森林中有野生動物,以老虎為多,尼國王養有象隊,獵虎是用象隊四周將虎包圍起來,包圍圈逐漸縮小,把虎圍在圈內,國王及其來賓坐在象背上用槍射擊。這樣獵虎運動(他們稱為運動,又是一種儀式)每隔兩三年要舉行一次。這是尼王國的一個盛大節日,每次國王都邀請外國貴賓(如元首、首相等)和大使們參加。國王、王后帶著衛隊、帳篷。一切行政人員、物資,連同拉納家族的達官貴人、貴婦浩浩蕩蕩,搭置行宮,用費不少。但據說這是拉納家族始祖巴哈都爾統治尼泊爾時的傳統節日,必須舉行的。國王曾邀請我參加,我沒有去,許多被邀請的大使都沒有去,只派了武官去了。據說現在這種獵虎運動已大非昔比,去的人很少,勝況早已過去,不過是陪著國王玩玩而已。這次我來泰萊區沿著原始森林外圍走了一遭,雖有簡易公路,實在顛簸難行,道路不好,沿途荒蕪,草深林密,人煙稀少,真有點探險的味道。

  我在返加德滿都前夕,曾舉行一次冷餐招待會,我同秘書、司機等忙了兩天,用的全是中國菜,中國酒,招待行政區的長官、尼方富商、退休的尼方軍政官員約四、五十人,大家聚集一堂,隨意取食,談話,非常自由。尼方人士特別對中國春捲、炒麵感興趣,喝著我帶去的茅臺酒,稱讚不已,說這是他們那裡空前的一次外交盛會。

  我的目的主要是瞭解尼方南部情況,結識尼方朋友,擴大我國影響,加深中尼友好關係。出我意料的是瞭解到了泰萊區的經濟情況和印度對尼泰萊區的控制。印度有一條鐵路線由加爾各答通到尼境比爾甘吉。尼泊爾是內陸國,這條鐵路線是尼唯一的對外通道。但印方常以斷絕鐵路運輸要挾尼泊爾,要尼方服從它的條件。

  尼泊爾是喜瑪拉雅山南麓小國,北面雪嶺連綿,與中國西藏的交通為高山所阻,只有幾處羊腸小道可通。中部為丘陵地帶,土地肥沃、為主要農業區,但也只有加德滿都河谷開發,此外中部東西全是橫斷山脈所阻,交通非常不便。南部泰萊區屬￿熱帶,地方狹仄,幾乎全是原始森林,開發的地方又全由印度人經營,幾乎是印度的殖民地。尼泊爾想開發該區,先沿該區山腳東西向修一條公路,想請中國援助,印度堅決反對,後來由印度和蘇聯分段包乾援建。到我去泰萊區時,只見蘇聯專家先修築他們住房,洋樓別墅,內裝空調,院內有游泳池,未修路先修專家樓,與在中尼公路上的中國專家簡直不能相比。據說印、蘇援助,修公路的款項在印、蘇專家身上就花去不少。尼方官員對我說,他們援助的首先是他們的專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