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滄桑九十年 | 上頁 下頁 |
六八 |
|
尼赫魯為什麼有這樣大的改變呢?據馬克斯韋爾的《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所說,是由於兩個直接導火線,一是朗久事件後不久又發生空喀山口事件,使印度軍人丟臉;另一是接到周恩來9月的回信,使他感到驚異與傷心。對中印邊境西段阿克賽欽地區態度的轉變。據馬克斯韋爾說是由於聽信戈帕爾在英國探索回來的報告,說印度對阿克賽欽的要求顯然比中國的主張更為有力,他在英國檔案中找出了19世紀英國人企圖侵入新疆南疆,畫出的幾條邊界線。當時中國新疆南疆發生阿占柏叛亂時,帝俄與英國都插入1865年印度測繪局官員約翰遜由和回返回拉達克,經過阿克賽欽,他自己劃了一個邊界線,把阿克賽欽及一大片喀喇昆侖山以北地區劃人克什米爾境內,這是他私自劃的邊界線,後來在英印政府裡引起爭議。 1897年英軍參謀部軍事情報處長對這段也劃出了一個邊界線,沿著昆倫山脈,把阿克賽欽、葉爾羌、喀拉喇什河劃人印度境內,稱為阿爾達線,這都是英國人員自己私下劃的。1898年印度總督埃爾金採納馬繼業劃的線,即沿拉宗山脈的邊界線,把阿克賽欽分別劃給英中,把拉宗北的阿克賽欽腹地,南面的林濟塘窪地分割開來,阿克賽欽劃給中國,他定一條自己劃的線曾由英駐華公使竇納樂向中國政府提出,中國置之不理,認為那裡的邊界是明確的。這就是所謂馬繼業——竇納樂線。 戈帕爾自認為他所瞭解英國在這段邊界的立場比中國的更有力。其實他不知中國在這一帶早已設有賽拉圖設置局和李炳烈的勘界活動。馬克斯韋爾在書中說戈帕爾的主張對尼赫魯是起作用的,就是說尼赫魯信任了他的話,才改變了對中印邊界西段包括阿克賽欽的態度。 在1960年的中印官員會晤中,戈帕爾作為印方官員出席了會晤,我恰恰是同他處於各自官員的第二把手地位(中方官員第一位是章文晉,印方是梅達),同他不但有接觸而且可說是對手。我對他的印象是一副學者面孔,他自己承認印方對中印邊界西段的主張,他是起了作用的。 但是若說尼赫魯改變對華政策是由於戈帕爾的主張,那是言過其實,我看也不是馬克斯韋爾所說的兩個原因,更主要的是他對西藏控制「自治」政策的失敗,中印邊界問題早就存在,但自西藏分裂分子叛亂失敗,達賴喇嘛逃亡印度,西藏人民進行改革後,尼赫魯真正感覺他在西藏控制「自治」的野心失敗了,所以才改變了對中國友好政策。 3.尼赫魯所說「受騙」是怎麼回事? 我要談一下我所知道的尼赫魯說的受了中國欺騙的事,這關係到我國對「麥克馬洪線」的態度問題。 1914年西姆拉會議,英國人迫使西藏代表私下秘密地劃定印藏邊界「麥克馬洪線」一事,中國代表和政府都不知道,但英藏公開簽訂了西姆拉條約,中國方面一再聲明這個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中國政府不承認,並聲明英藏雙方達成的任何協議都是非法的,中國政府一律不予承認。這個立場從中華民國的北洋政府及國民黨的國民政府都是一致的,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央人民政府也是不承認的。 1955年起,緬甸政府總理吳努向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提出要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經過了幾年的談判、會議、勘界等工作,於1960年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最後解決了中緬邊界問題,這是新中國第一次解決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與鄰國的邊界問題。中緬邊界全長二千多公里,有的段曾經中英訂約劃過界,有的段中被英兵無理佔領(如片馬、古浪等),曾引起中英(緬)的糾紛與衝突,有的屬未定界,情況比中印邊界複雜。但經新中國政府與緬甸獨立後的政府友好協商得到解決。原來未定界中有一段,從伊索拉希山口到底富山口(中、緬、印交界處)這段是屬「麥克馬洪線」東邊最後一段,1914年私劃「麥線」時,緬甸尚屬英國統治,並未分離出去。但這一段「麥線」恰恰是中國軍隊實際控制線,而且與中國主張的傳統習慣線相一致。緬甸提出這段邊界是「麥克馬洪線」的一部分,要中國承認這段線是已劃定了的,那就是要中國承認「麥克馬洪線」。中國反對承認「麥線」,而認為這是傳統習慣線,這段傳統習慣線實際上是中緬雙方軍隊的實際控制線,可以按傳統習慣線劃界。 當時周恩來總理曾對吳努總理說,「麥克馬洪線」中國政府是不能承認的,那是英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留下的,是非法的,中國人民和緬甸人民不能負這個責任。現在兩國獨立了,又是友好國家,新中國政府可以根據新的情況與新的關係,可以從現實情況出發考慮「麥線」問題,但不能用「麥線」來劃界。 在解決中緬邊界談判的過程中,尼赫魯曾同周恩來談過中緬邊界問題,吳努與尼赫魯的關係更為密切,自然把上述周恩來對「麥線」的意見告訴了他。 後來,這一段中緬邊界果然是按「麥線」劃定的。在中國來說是按傳說習慣線劃的,在緬、印度來說是按「麥線」劃的。這給尼赫魯一個印象認為中國最終還是要承認「麥線」的。 早在1956年,中緬談判邊界問題時,周恩來訪問印度,尼赫魯就提出「麥線」問題,周恩來當時答稱,這個線是不合法的,中國歷屆政府都不承認,新中國政府自然也不能承認。這是英國侵略中國的產物,中印兩國人民不負這個責任。現在中國、印度、緬甸都獨立了,我們應該根據新的現實情況,加以現實的解決。但周恩來說,他要報告中央並征得西藏方面同意,這是需要時間的。 在1959年2月中印邊界發生糾紛與爭論時,尼赫魯給周恩來信中提及「麥線」時,說周恩來已承認了「麥線」,同意以「麥線」劃界,並將當時談話印方記錄的有關「麥線」一段抄錄在信中,指責中國總理違背諾言。 中國外交部在回信中說明會談的經過,說這條線是非法的,是從來沒有為中國政府承認的。但儘管如此,為了保證邊境的安寧和照顧兩國友好關係,中國軍政人員將嚴格不越過此線,並且表示希望以後找出解決東段(指「麥線」一段)邊界的適當辦法。中國照會說,周恩來總理的這段申述,無論如何不能被解釋為中國政府對於「麥線」的承認。 1956年的一次談話,尼赫魯認為周恩來已承認了「麥線」,在1959年西藏叛亂分子鬧事失敗後,尼赫魯丟失了控制西藏的可能,他就在邊界問題上壓中國,想把他記錄的這篇談話公開出來,逼中國承認「麥線」。經中國複照一澄清,他就大為惱火,在議會中聲稱他受了中國的欺騙。他這種說法在1962年煽動的中印邊境武裝入侵失敗後,更為印度議會(人民院)所接受,一時掀起反華的浪潮,使中印關係在50年代的友好如兄弟的關係變為敵對仇視關係,甚至延長了近20年,直到80年代後期才開始扭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