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滄桑九十年 | 上頁 下頁
六七


  2.尼赫魯為何改變了對中印邊界西段的態度

  我們同印度交涉邊界問題一直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就是「麥克馬洪線」問題,尼赫魯堅持非法的麥線,態度從未改變。關於西段的阿克賽欽地區,他卻有極大的改變。

  中印邊界西段是中國新疆、西藏與拉達克接壤的,這段傳統習慣線分為兩部分,以空喀山口為交接點,以北是我國新疆和拉達克接壤,以南是我國西藏與拉達克接壤。

  §空喀山事件與照會戰

  空喀山口以北我國新疆與拉達克接壤的邊界是沿著喀喇昆侖山脈,由我國西藏阿裡地區往北與新疆接界,從阿裡到和田要經過新疆和田管轄的阿克賽欽。阿克賽欽是中國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人民傳統生息的地區,同時也是新疆人民與拉達克人民進行貿易的必經之地。阿克賽欽歷代屬￿我國新疆和田管轄,1928年中國政府又專門設立賽拉圖設置局負責管轄這一地區。

  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原有的轄區,繼續控制著這條傳統習慣線以東的中國地區。1950年底到1951年秋,中國人民解放軍沿著這條習慣通道,經過阿克賽欽進入阿裡。接著我國大量人員、物資都通過這一地區由新疆進入阿裡。從1956年3月到1957年10月,中國政府花了19個月,由新疆部隊連同三千民工,在極困難的條件下,修築了長約750英里的新藏公路,其中約有112英里的地段通過阿克賽欽。

  在這期間,印度在拉達克最前的哨所是在楚舒勒,距阿克賽欽還很遠,根本不知道我國在阿克賽欽人員交通的情況。1952年印度曾派出一支巡邏隊進到離阿克賽欽很遠的拉那山口,1954年又派出同樣的巡邏隊,並在拉那山口樹起了印度國旗,但印度的巡邏隊從來沒有抵達過阿克賽欽。印度直到我國修通了新藏公路才知道有此行動,並派出偵察隊進行偵察。1958年9月中國新藏公路值勤部隊在阿吉欄幹附近先後拘獲了印度軍人15人,在審問中證明,印軍此次越境是其最高軍事當局佈置的有計劃的偵察行動。1958年10月18日印度政府就此事向中國提交備忘錄,查訊印軍下落,11月3日中國外交部向印度駐華大使館回復一份備忘錄,8日印度駐華大使館複照中國外交部,承認有一支15人的印度小分隊在上述地區正常巡邏,並聲稱「這一地區是在印度境內還是在中國境內,是一個爭執中的問題。」同時,尼赫魯在印度議會答覆議員詢問時,先說他不知道這個阿克賽欽在何處,後又說,那裡是荒無人煙,遍地沙磧,是一個無人去過的不毛之地。

  1959年9月12日尼赫魯在印度人民院回答議員質問時說,關於西段邊界,「這個問題是複雜的,……但是我們一向認為拉達克地區是個不同的地區,並且就邊界來說,……是個比較含糊的地區,因為確切的邊界線根本是不清楚的,……這塊地方,阿克賽欽地區,在我們的地圖上無疑是……(屬￿印度的),但是我們把它同其他地區完全區別開來,究竟拉達克的哪一部分屬￿我們,哪一部分屬￿別人,這是一件可以爭論的事。這件事決不是一清二楚的。我必須坦白地告訴議會,它是不清楚的。」

  可見當時,1959年9月尼赫魯對於中印邊界西段阿克賽欽地區的立場,至少認為該地區的主權是有爭議的,是不清楚的。

  但是在後來不久,西藏少數分裂分子鬧事失敗,達賴喇嘛逃亡印度,在尼赫魯庇護下搞什麼流亡政府時,尼志魯在邊界問題上態度改變了,印度軍隊在西段執行「前進」政策,逐步向我境內設立邊防哨所,最多時達43所,並在我邊防哨所附近設立,向我軍挑釁、開槍,逼我哨所撤退。繼朗久事件不久,就發生空喀山口事件,我邊防哨所還擊印軍的挑釁,打死打傷印軍數人,十餘人被俘。這次事件發生後,引起了兩國政府的交涉,加之印軍繼續前進到我國境內,印空軍飛機不斷越境偵察,兩國外交部間抗議與反抗議的照會不絕,一時被稱為「照會戰」。兩國總理也互致長信,申訴自己的立場。

  §尼赫魯為何傷心?

  1959年3月尼赫魯曾給周恩來一封長信,長篇大論地曆述印度對於邊界問題不容談判的立場,並對中國在邊界問題上的態度表示疑慮和憤慨。9月8日周恩來回復了一封長信,重申了中國的基本觀點,即中印邊界從未經過正式劃定,批駁了尼赫魯信中提出的關於西段1842年的所謂條約和關於東段的西姆拉會議就等於劃定了邊界線的論斷。周恩來在信中要求印度撤回越境的印度軍隊和行政人員。

  尼赫魯回復了周恩來的來信,對周恩來的信表示非常驚異和傷心,接著不厭其繁瑣地辯解印度所要求的邊界一直是歷史形成的,每一段都是由歷史、地理、習慣與傳說確定的。在這封信中除了東段的「麥線」,中段的若干地區外,還聲稱西段的阿克賽欽歷來就是印度的領土。他提出除非中國軍隊先從他們目前在傳統邊界的印度這邊據有的哨所撤出,並且立刻停止進一步的威脅和恫嚇,談判是不會有成效的。

  從此,尼赫魯拒絕中國一再提出的談判中印邊界問題,並大力推行他的前進政策,宣稱要把中國軍隊從印度境內清除出去,要以武力解決邊界問題。

  尼赫魯在1959年9月議會答辯時,以煽動的口吻說,「今天中國正在出現怎樣的情況呢?我並不願意使用激烈的字眼,但是在他們的言詞中,在他們對待我們的行為中,在他們所做的許多事情中,都表現出自恃有力量的盛氣淩人的態度。中國想要欺侮印度。他說像印度、中國這樣的兩個大國,為了佔有幾座山峰,……佔有幾乎是荒無人煙的某些地區,因而發生一場大規模的衝突和戰爭,那將是極其愚蠢的。但各位議員都知道,並不是這樣,當這些衝突發生時就擾亂了我們內心的信念,他們受到中國政府相當隨便的對待,而且中國還企圖欺侮,如果我可以用這個字的話——我們」。

  那時尼赫魯在議會(人民院)的答辯、演說,印度報紙是全文刊登的。我們在拉薩訂了幾份印度報紙,他在議會的講話,我們定能在《印度新斯坦時報》、《政治家》報(英文)等報上全文看到,並且把它們剪貼下來,研究他的政策。尼赫魯過去在議會中關於同中國邊界問題的答辯,向來是含糊其詞,模棱兩可,有時甚至是先後矛盾的,但這次雖然也是他慣常用的壓抑的語調,但是用蠱惑人心的話語,把邊界問題上升到民族尊嚴的問題。由於他的煽動,使已經由印度右派煽起的反華情緒更加強烈。尼赫魯已改變了過去的同中國友好合作的政策,在邊界問題上要用武力解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