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家鄉到美國 | 上頁 下頁
三四


  §三、哈佛研究院

  現在回顧一下從1915到1918在哈佛這三年,似乎只是繼續沉醉於研讀哲學,獲得學位。這種平鋪直敘的生活有少數幾次因生病和到附近地區旅行而被打斷。但翻閱那幾年的日記,我發現在我作學生的最後年代,還有許多事值得一提。

  在哈佛的第一年,我一個人住在哈佛廣場教堂街與麻州道交叉點的「學院寄宿舍」。一年後,在康奈爾和我住同房間的胡明複也來哈佛,於是我和他搬到牛津街波京斯館(Perkins Hall)七十七號房,後搬到八十五號房,以後又搬到波京斯館正對面的柯恩特館(Co-nant Hall)。明複返回中國後,我和他的遠房堂弟胡正修同住一室。在牛津街,在我身後走的男孩子高叫:「嘿,那個傢伙需要理髮!」在街頭走路遇到熟人,我仍然不打招呼,因此早在康奈爾第二年,我便得了一個外號「教授」。除了心不在焉之外,我還猶豫不決。

  1916年11月3日我寫道:「今日餘已二十四歲,仍然猶豫不決。」羅素、裴瑞(Ralph Barton Perry)和若伊思(Josiah Royce)的著作,我看了很多。第二年中期,我才開始想到博士論文的題目,最後決定的題目是《連續:方法論之研究》(Continuity: Study in Methodology),在論文中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何時算是程度上的區別,何時算是品類上的區別,品類上的區別能否減低成為程度上的區別等等。這項撰寫論文的工作並未對我猶豫不決的習慣有任何助益。我的畢業論文是在席佛教授指導之下寫成的,在我通過最後考試之後,主持考試的侯京(William,E.Hocking)教授問我撰寫論文是否影響我的個性,我回答說在那方面對我毫無幫助。

  讓我回轉頭來談一談那三年我讀書的日常事務。我選修各式各樣的課程,多數是討論會(seminars),在討論會上,在我最後決定我的論文題目之前,我宣讀各式各樣的文章,諸如《法律可改變嗎?》和一篇因果律的文章等等。我在若伊思教授指導之下從事研究,他主持的形而上學研討會極為動聽。他介紹我閱讀皮爾斯(C.S.Peirce)的著作,其豐富而有餘韻的「邏輯」饒有趣味,但難於領會。若伊思於1916年9月14日壯年物故,無從遞補。在他遺言贈送的書籍中,我獲得一部麥格斯威爾(Clark Maxwell)所著上下兩冊《電氣與磁學》,由若伊思加以注解。對日抗戰期間,我從南京流亡於1938年到雲南攜帶少數幾本書,這書是其中之一,現在仍擺在我的書架上。

  裴瑞和侯爾特(E.B.Holt)兩位教授幾乎轉變我成為實體論(re-alism)的信徒,雖然侯京教授是個唯心論者(idealist),在哲學方面以及私人方面,對我影響極大。英籍教授侯恩雷(R.F.A.Hoernlé)見解不偏狹,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並未受教于伍德斯教授,惟我第二次到劍橋(1921二四)發起哈佛教學中文,他是最重要的推動人物。我在上文提過,我的論文指導教授是席佛,他以發明斜線「I」而聞名,斜線的意思是「既不又不」,單從這項發明,整個形式邏輯學便可建立,還有整個數學,如懷特海(Whitehead)和羅素所做過的,他們的傑作當然是《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惟我以及多數學生覺得在數學和哲學內外,其先驅,羅素著的《數學原理》(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遠較可讀。

  我不能決定究竟選修心理學還是科學史作為我的副修課程,所以這兩種課程我都選修一些。孟德伯(Hugo Münsterberg)教授是一位有聲有色的生動講師,惟我覺得在藍格菲(H.S.Langfeld)教授教導下,我學得較多,藍太太也教我彈鋼琴。韓德森(L.J.Henderson)教授和沙頓(George Sarton)教我科學史,那時科學史還是一門新課程,沙頓教的兩門課,班上只有我一個學生。上課地點是魏德納圖書館(Widen-erLibrary)內沙頓的小書房。我決定不了我該不該點頭或說是,或像班上任何學生那樣,靜靜地坐著。我並未選修韓廷頓教授的課,但徵詢他對我的論文和課外活動的意見。

  他鼓勵我在圖書館涉獵,被我找到芮格(Wm.F.Rigg)寫的一篇文章:《兩世紀前的中國星圖》(A Chinese Star Map Two Centuries Old,刊在1916年1月的《大眾天文學》),以及史雷格(Gustav Schlegel)1875年所著《中國天體學》一書中大批資料,我據以寫了一篇文章《中西星名圖稿》(Jong-Shi Shing ming Twukao)在上海《科學》第三卷(1917年)發表,費了我兩個月一百三十小時才寫完。我繼續對語言學發生興趣,選修了葛然簡(Charles H.Grandgent)教授的《言語學入門》。在哈佛的最後一年,我第一次會到以《基本英語》聞名的理查斯(Ivor A.Richards),以後在清華大學,他成為我的同事,我們時常見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