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從家鄉到美國 | 上頁 下頁
二二


  §五、初入學校

  1906年,我回到常州,首次進入一所現代化學校,各式各樣家庭的子弟在各科教師督導下一起念書。我們通常稱這樣的學校為「洋學堂」,因為這是洋制度,雖然我所進入的那一所是私立而由一位朱先生管理。那所學校名為「溪山」。用北京話來說,「溪」字應讀為hsi,而我卻讀為Ch』i,理由有三:第一,學校就是那麼稱呼的;第二,按照音韻學,「溪」字代表氣音k字音,在i音之前通常為Ch』而非hs;第三,「溪山」如讀為hsishan,易與北京的「西山」相混。

  當我填房守寡的阿姆娘(常州話「伯母」)由於大姊還不夠大,無法長期處理家務,因而回到常州,住在青果巷我家後院,照顧前房留下的三名子女的時候,我也從蘇州回常州。阿姆娘以前住在外省,和娘家左家在一起,左家和阿姆娘一塊兒回來,住在常州另一地區。阿姆娘仍然時常越過城內的小河去到左家,不過她通常在青果巷家裡。

  溪山學校名為小學,實則介於中、小學之間,等於美國的grammar school。由於大多數學生來自有知識家庭,中文課程比較以後學校程度為高,例如,我們需讀左傳文選,前兩年我曾讀過一些。我們最敬愛的老師名呂誠之,教我們中文和歷史。我開始在沈問梅先生指導之下,有系統的學習英文,沈先生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的畢業生。他不管我們能不能聽懂,總是用英文快速講解,這對訓練我們聽英語,一定頗有裨益。他還教體育,叫我們圍著操場跑。我忘記于老師(Teacher Yü)教的是什麼。在數學方面,我們學過幾何與代數的長除法(long division)。在夏季年中考試時,英文我得第一,各科平均,得第二。

  在撰寫早年回憶時,一切完全靠記憶。但自1906年以後,我可以憑日記,除了少數幾天中斷之外,這幾十年來,我一直保持寫日記。第一次寫日記是在一個星期天,1906年4月15日。和通常一樣,我們寫的任何事物,都是用文言文。這是我第一天的日記,全文如下:

  「十二(即十二時)前往溪山(學校),擬於彼處午餐,惟太晚。故略候片刻。所有人均去楊集操場(Yang chi field)踢足球,余去『青年勵進社』(Youth』s Improvement Society)(系余協助組織者)借書。僕人老勞(Lao lao)和堂兄科安也在彼借書。余借了《黑行星》;《科學讀本》卷一、卷二、卷三;《家庭教育讀本》;《兒童心理學》;《國歌書》卷一;《秘密島》,共八冊,交老勞攜回。旋去『新春』(書局)(HsinCh』un〔Bookstore〕)以八角購《古文觀止》(Text books of Literary Chinese)五卷至第十卷。(同學)朱達(Ch』u-Ta)亦在彼。詢其何以缺課——因傷足。返校稍讀《古文觀止》。是日天陰。」

  上項日記用簡潔文言以小楷寫出,占篇幅1 1/4吋×2 1/8吋。以後學得較多英文字,我開始將英文字羼在中國字中間,現在我必須以常州音讀這些字以明我的本意所在,例如,1906年8月18日我說「余去堂兄科安家t'ei k'o ding no」,常州音近乎「take dinner」(用晚餐),而北方話則應為t』uik』ot』ingnuo。又「余去看同學石儀(Shih-Yi)的fa-ze」即father(父親),而北方話則應為fa-ch』u。十一月三日,「餘作ssu-pei-lingto26p』ou-ch』i」,北方話應為ssu-pai-lingto26p』ei-dji,即spelling to page 26(拼音到二十六頁),不久之後,我開始使用縮寫字,如rivylt即rise very late(起得很晚),jenvynoshih,即personverynotwell(人極不適)。又1907年1月6日,我記bklawd2pg,bk即book,「書」在中文文言亦意為「寫」,所以上文縮寫之字為wrote large words 2 pages(寫大字兩張)。

  不論在校內及校外,我們的課外活動很多,有的是學術上的,也有的是為了樂趣。我第一天的日記提到過,我們組織了一個「青年勵進社」,其重要活動之一是買書成立圖書館。9月9日,星期日,我到那裡借了《新小說選》、《教育歌曲》、《音樂課本》、《魯濱遜漂流記》兩冊、一冊《新民叢報》(梁啟超創辦的雜誌)、《兒童心理學》及《家庭衛生》。男人們可以在城內任何處所走蕩,而我們這個階層的婦女則必須坐轎子,我有時候為她們跑跑腿和借書,例如為儂姑借《學校衛生》、《黑奴籲天錄》、《福爾摩斯探案》等(當然全是中文譯本)。除了經營圖書館外,「青年勵進社」還創辦《課餘雜誌》(After-School Magazine),用油印機印刷。我主編科學部分,惟不記得我撰寫了什麼。

  在我的課外活動中,我記得有一件事讓大人們大吃一驚。我試驗將煤油裝在廢棄的玩具盒內加熱,盒上中間鑿穿一個小孔,將盒放在廚房爐灶上,當煤油開始沸騰時,我在小孔上端放一根點燃的火柴,立即有美麗的火焰從小孔冒出,大人們曉得了我在做什麼之後,大為吃驚,不讓我再為煤油加熱。遠較無害的是試驗將鏡子的四框去掉,將其棱角放在太陽光下曬,讓它在牆上散出七色光來。我們小孩子8月4日看到月全蝕,極為興奮,那是我第二次看到,第一次是在1898年12月27日。另一種讓我們小孩子發生興味的天文現象,是在我們家門前向東方天空望見彗星。我日記上記載是在1906年8月27日晚間。我認為是恩克彗星(Encke』s Comet),惟據高達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Flight Center)的黃授書博士說,那一定是芬萊彗星(Finley』s comet)。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