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賡傳 | 上頁 下頁 |
六三 |
|
至今還在山西省襄垣縣鐵匠坡村傳頌著這樣的故事:1943年11月17日,陳賡在涉縣赤岸村參加會議後,騎著馬回太岳區,當晚就在鐵匠坡宿營。鐵匠坡是個只有20來戶人家的小村,地處高山上,周圍深溝環繞,形勢十分險要。 陳賡到時已是傍晚。他安排隨行人員去準備晚飯,自己坐在土炕上看地圖,然後叫村幹部領著他在村裡村外、坡上坡下轉了一遍,邊走邊聊村裡生產生活的情形,順便把每條小道通往哪裡,怎麼走法,都問了個明白。村長見他如此仔細詢問,便笑著說:「司令員,俺這鐵匠坡村不大,可地勢好,安全著哩。」陳賡笑了笑說:「是的,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但是另一面,如若被敵人包圍,突圍就不容易,還是不要麻痹大意好。」顯然韓壁村的遭遇戰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果然,吃晚飯的時候,接到緊急情報:日軍已得知陳賡住在鐵匠坡村,準備派三個大隊、兩個偽軍團來合擊鐵匠坡,因為敵人估計陳賡還帶著不少部隊。上級要求陳賡趕快轉移,並已通知襄垣縣獨立營和區遊擊隊配合行動。村幹部和群眾著了急,有的大罵,一定是狼心狗肺的特務、漢奸告的密;有的說:情況緊急,還是先護送陳司令員快走。陳賡看了看手錶,當即派隨行人員和幾個民兵出村外觀察動靜,然後說:「大家不要慌,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冷靜。老鄉們趕快疏散,現在還來得及,並派兩個民兵配合我這裡的戰士,把兩包文件拿到南面的山溝埋好,改日再來取。」 這時,去村外觀察的戰士回來報告,說幾條主要通路已發現有敵人隱蔽。村幹部一看情況緊急,對陳賡說:「是不是我們村民兵用手榴彈打開一條路,掩護你突圍出去?」 「這樣會打草驚蛇,破壞了我們整個計劃,也就便宜了敵人啦。」陳賡胸有成竹地說,「剛才我觀察地形,發現南坡的懸崖邊有條小路,看樣子是打獵人走過的,我想不聲不響地從那裡走出去,讓敵人的合擊撲空,回頭好讓我們的八路軍和遊擊隊圍著打擊他們。」 一提那條懸崖邊的小道,大家都擔心起來。年紀大點的人都還記得,曾有幾個打山害的年輕人在那裡出過事,有的送了性命,此後人們都叫它「要命路」,再沒人走了。所以不少人說:「司令員,那條路太危險呀!」 陳賡說:「為了打日本鬼子,今晚非走這條路不可了。再說,知道它危險就會有思想準備,靠大家幫助,一定能走過去。」 陳賡的腿雖然負過傷,有點瘸,但在當地群眾幫助下安全地通過了那條羊腸小道,離開了險境。這時,密集的槍聲響起來了,敵人果然包圍了鐵匠坡,但是撲了空。只是它想撤走卻沒有那麼容易了,遭到趕來的遊擊隊和民兵的襲擊,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三、沁源圍困戰 1942年10月,日軍秋季「掃蕩」後,太岳區北部出了一件大事,就是位於太嶽山腹心地區的沁源縣城,被日軍第六十九師團第六十旅團的伊藤大隊和第五十九旅團的第八十四大隊及偽軍一部佔領了。他們還立了個「山嶽剿共實驗區」的牌子,修碉堡,建據點,不走了。 沁源縣的北部是沁河水的源頭,流到城關已是一條清澈的大河了。沁源縣城坐落在一塊占地4.2萬多畝的平川沃野中。日本侵略者雖然對這個美麗的地方垂涎已久,但多次「掃蕩」不斷都被粉碎,不能佔領。太嶽軍民已經把它建成太岳區繁榮的中心市鎮。這次日軍可能是要下決心和沁源人民較量了。 日軍的鐵蹄踏上了這片土地,將全縣80%以上的村莊燒毀,把群眾的財產、糧食、牲畜、家禽掠奪一空。佔領縣城後,立即分兵在城東之閻寨、城西之中峪店、城北之交口和柏子鎮等較大村鎮建立起據點,以鞏固其對沁源縣城的佔領,並作為再向外發展的前進基地。 陳賡和薄一波立即研究對策。敵人的意圖很明顯,他們並不滿足於現在的佔領,推行「囚籠政策」,還要繼續向四面八方發展,以達到分割抗日根據地,最後各個擊破之目的。如果採取百團大戰中攻取榆社縣城的辦法,當然痛快。集中太岳軍區的主力部隊進行強攻,肯定可以把沁源縣城奪回來。但是,在敵強我弱的總形勢下,以巨大代價奪取的榆社縣城,最後不是又被敵人佔據了嗎?教訓是明顯的。所以,要堅持持久抗戰,不能把自己積蓄的那一點力量一下子拼光;而應當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廣泛發動群眾,對沁源城的敵人進行圍困戰。 太岳軍區於1942年11月11日,向全區部隊發出了關於《圍困腹地之敵,斷絕其補給線》的命令。中共太岳區黨委也作出了「在党的一元化領導下,依靠廣大群眾,廣泛開展群眾性遊擊戰爭,實行長期圍困,戰勝敵人」的指示。認為:經過以減租減息為中心的群眾運動,我們在沁源已經有了雄厚的群眾基礎;經過多次反「掃蕩」戰爭的鍛煉,決死隊已成長為有相當戰鬥力的部隊;要把沁源縣城及其四周的群眾全部動員轉移出來,實行徹底的空舍清野,徹底破壞敵之補給線,斷絕其交通,廣泛開展遊擊戰爭。 根據上述情況,太嶽軍區召開會議。陳賡在會上說:「我們太嶽、太行和晉察冀等山區根據地,都是插在華北敵寇心臟上的尖刀。岡村寧次為了消滅這些山區根據地,要在我們沁源縣搞『剿共實驗區』,總結出經驗以後,再到其他山區根據地推廣。」 這時,第三十八團團長蔡愛卿插了一句:「他們這是做夢摘月亮,想得高呀!」 陳賡說:「你說得對。日軍嘛,是想以沁源為中心,對我太岳區採取中心突破,然後逐漸向四周擴張,以達到他逐步『蠶食』我太岳區的目的。但是我們決不能讓它如意,要千方百計地把他們趕走。當然,也不能硬打,要用圍困的辦法。第三十八團要擔任主要任務。」 蔡愛卿略有顧慮地說:「我三十八團的兵力有點不夠。」 「只是派你們去做骨幹。」陳賡說,「除了你們,二十五團、五十九團都要抽調一部分兵力,和你們一起去發動群眾,帶領民兵,開展一場全民戰爭。」 為了更好地組織領導圍困沁源的鬥爭,組建了「圍困沁源指揮部」,由第三十八團團長蔡愛卿任總指揮,中共沁源縣委書記劉開基為政治委員,副書記侯振亞為副政治委員,沁源縣長張學純、縣大隊長朱秀芝為副總指揮。全縣劃分為11個戰區,以第三十八、二十五、五十九三個團各派出一個營為骨幹,結合基幹隊和民兵,組成了13個遊擊集團,開展群眾性的圍困沁源敵人的鬥爭。 12月中旬,第三十八團參謀長李懋之出任圍困指揮部的總指揮,陳賡又向他交代了圍困戰的主要任務和戰術指導思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