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陳賡傳 | 上頁 下頁
四四


  仿佛為了彌補第一次長生口戰鬥沒有捉到俘虜的遺憾,第七七二團這次就在原來的地點捉到了一個俘虜。他的右肩被矛子紅纓槍刺傷。「你對我們部隊有些什麼感想?」有人問他,由敵軍工作幹事譯成日語給他聽。他回答:「你們的武器配備好,長劍厲害。」他所說的「長劍」就是矛子。第七七二團當時因刺刀數量不足,衝鋒時還有人使用矛子。這個俘虜還有所感觸地說,就是「你們部隊裡沒有長官」。因為他見了滿臉鬍子戴著黑邊眼鏡的陳賡,穿著和戰士一樣的軍服,經敵軍工作幹部介紹,他才說:「這是你們的旅團長?」

  聽說第三八六旅又在長生口打了勝仗,周圍許多村鎮的群眾都興高采烈地跑來端茶送飯,慰問部隊。正在手舞足蹈的時候,看見一個穿著黃色軍裝,圓臉、小鬍子的日本兵來了,他還騎在一匹毛驢上。大家議論紛紛,情緒激昂,喊著:「為什麼不把這個日本鬼子崩了?他們殺人放火還少嗎?」「趕快拉下來斃了!」人民群眾真是恨透了日本侵略軍。

  剛給部隊作過解釋的陳賡,又得耐心地對群眾解釋我軍的俘虜政策:繳槍不殺、優待俘虜等等,並說所以叫他騎毛驢,是因為他肩上腿上負了傷,不能走路之故。

  陳賡夜裡睡不著,考慮這一仗雖然打勝了,優點是迅速、堅決、突然,部隊先敵佔領要點,先敵開火,攻擊迅速。但是,缺點也多:1.擔任包圍任務的部隊不夠果斷;2.火力組織得不好,無側射火力;3.部隊不注意隱蔽,太暴露;4.參謀工作與後勤工作差,戰場救護組織得不好。

  劉伯承在總結長生口戰鬥經驗時也說:「戰果不小,但是我們自己付出的代價也大了一些。以後我們打伏擊,要儘量減少傷亡。槍要打在敵人的頭上,刺刀要插在敵人的肚子上,手榴彈要丟在敵人的屁股上。賺錢的生意我們做,不賺錢的生意我們不做。」他希望部隊以小的代價,消滅更多的敵人。

  二、不能紙上談兵

  1938年1月18日,鄧小平接替張浩任第一二九師政治委員。3月5日,鄧小平和劉伯承、徐向前來到第三八六旅,和陳賡、王新亭商討作戰計劃。

  此時,日軍沿著同蒲鐵路南下,佔領了重鎮臨汾;同時又派部隊佔領晉東南中心城市長治及附近各縣,國民黨軍隊潰逃。八路軍總部命令第一二九師南下作戰;正太鐵路線戰場,由第一一五師徐海東的第三四四旅來接替。

  劉、徐、鄧到第三八六旅,就是來研究南下作戰計劃的。平漢鐵路線上的重鎮邯鄲,有一條西向山西省長治的公路,日軍佔領晉東南中心區域後,這條邯長公路就成了它的重要運輸線。劉伯承、徐向前和陳賡商議在這條公路上作戰事宜,當時給各團分配了偵察任務,劃定了偵察地區,偵察敵情、地形,以便選擇戰場。接著,劉、鄧、徐親自到各團作動員報告,鼓舞士氣。

  第二天,部隊就忙了起來:召開營的黨員大會,連的軍人大會,激昂的口號聲,像春雷一樣響徹了整個村莊;隨處都可以看到戰士們在擦槍,打草鞋,炒乾糧,忙得不亦樂乎。這一天下大雪,陳賡在《日記》中描寫說:「山河已變成銀白世界,好像為著已淪喪的國土戴孝似的,同時也象徵著我們對民族革命的真誠,純潔無疵。初春的雪,並不感到怎樣苦寒。」其實這是革命的熱情,把寒冷趕走了,把冰雪融化了。

  第一二九師領導人和陳賡研究決定,在邯鄲到長治這條橫貫東西的公路上作戰,破壞敵人運輸補給線。正因為這條運輸線重要,所以日軍在沿線的武安、涉縣、黎城、潞城等縣城及東陽關、微子鎮等村鎮都派有重兵把守。只是公路中段要跨越險峻巍峨的太行山脈,給八路軍留下了作戰的地方。劉伯承決心運用《孫子兵法》上「攻其所必救,殲其救者」的原則,命令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團佯攻黎城縣城,引誘潞城縣敵軍來援,第三八六旅部隊在中途設伏,給敵人以殲滅性打擊。其實這個戰法和長生口之戰的戰法相同。敵人所以不斷上當,就是因為他們驕傲自大,蠻橫無知,閉塞了頭腦,蒙上了眼睛。

  陳賡率領部隊南下至武鄉縣的韓壁村,對部隊再次進行政治動員。指戰員戰鬥情緒越發高漲,紛紛寫請戰書,向上級請求任務。補充團是個新部隊,當時大多數戰士肩上還扛著紅纓槍,他們為了表示積極要求參戰的決心,在紅纓槍杆上寫著「要用這個槍換敵人的三八式」的字樣。許多老戰士為了使新戰士能打好這一仗,抓緊時間對他們做思想工作和戰鬥準備工作,全旅上下,一片緊張繁忙。

  陳賡望著牆上掛的軍用地圖,思考的主要問題是:伏擊地點選在哪裡?下午,有人向他報告:潞城敵人兵力已經增加到3000多人。陳賡聽後點頭說:「我們的兵力少,饅頭太大,要沒個好地方打仗,我們是吃不掉它的。」問題是這個「好地方」在哪裡?

  第二天中午,各團的領導都來到旅部開會,首先由陳賡和王新亭向大家講述了山西戰場的形勢和當前日軍的情況、動向以及師首長意圖。會議討論的中心,很快就集中到戰場的選擇問題上來了。大家圍在地圖前議論紛紛,最後,不約而同地指著地圖上的神頭嶺。從地圖上看,那裡有一條深溝,公路從溝底通過,兩邊山勢險峻,便於隱蔽部隊,利於出擊。整個邯長公路線上再沒有比這更理想的伏擊地點了。

  大家議論了一陣,都望著陳賡,等著他做結論。陳賡也從地圖上抬起頭來,思忖了一下問:「神頭嶺的地形誰去看過?」會場沉默,因為沒有人去看過。陳賡笑了:「這不是紙上談兵嗎?靠國民黨老地圖吃飯,是要吃虧的呀!我看,會暫時開到這裡,咱們先去看看地形吧。」

  於是,在派出偵察小組之後,十幾個人跨上馬離開駐地。到達潞河村附近,大家下了馬,隱蔽地沿著公路北面的山梁西行。翻過一座山,神頭嶺在望了。那裡的景象使大家吃了一驚,實際地形和地圖上標的根本不一樣,可能地圖畫在公路改建之前,公路不是在山溝裡,而是在山梁上。山梁寬度不過一二百公尺。路兩邊地勢比公路略高,但是光禿禿的,沒有林木、岩石等隱蔽物可供部隊利用,只有過去國民黨軍隊挖的一些破舊工事。山梁北側是一條大溝,溝對面是高聳的申家山。山梁的西頭有個十來戶人家的小村子,再往西便是敵人佔領的微子鎮了。

  顯然,這樣的地形,是不適合部隊埋伏的,因為部隊在這個裸露的小山梁上,既不好隱蔽,也難以展開;北面又是深溝,預備隊設在那裡,運動上來也有困難。搞不好,還可能使自己陷於困境,「偷雞不成蝕把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