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莊子 | 上頁 下頁 |
二八 |
|
4 《人間世》以義名篇。所謂「人間世」即指人間的社會。本篇主要是莊子對待人與人的關係的處世哲學。主要從官場政事出發來談處世哲學,更加深入、更加具體地論述如何做到「緣督以為經」。在本篇中莊子用幾個寓言故事說明在不同場合的處世方法,其要旨不外乎「克己」、「順物」。此篇對官場政事的黑暗進行了有力的揭露。 這篇文章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過顏回與仲尼的對話,描述了與統治者相處的困難,指出只有忘我才能更好地處世,而忘我必須做到「心齋」,還寫了「心齋」的做法。 第二部分,通過仲尼告誡諸梁的對話,說明了莊子的義命觀。這種義命觀就是不得已而從之的忠君之德和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讓人們達到不言不行的游于世游於心為主的極端消極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第三部分,通過顏闔與蘧伯玉的對話,說明了莊子極端厭惡暴君的思想,但又無能為力,只好以順世代替鬥爭,使自己返回到像嬰兒那般無疵的狀態來對待人事。 第四部分,通過匠石見櫟樹的寓言,闡明了無用是大用的觀點。莊子主張以無用和消極避世的態度來對待社會的一切,只有那樣,才是絕對的自由,才是絕對的「神人」,「至人」的最高境界。 第五部分,通過南伯子紊游商之丘見大木和對支離疏長相的描繪,以及孔子與接輿相會得到的譏諷,說明了有用之害,和無用是大用的道理。 但是,本篇有「與天徒」的平等思想和「心莫若和」而「和不欲出」的不走極端的辯證思維的積極意義。 篇中的第一個寓言故事說:顏回去見仲尼,向他辭行。仲尼問:「要到什麼地方去?」 顏回說:「我將到衛國去。」 仲尼又問:「去做什麼事情?」 顏回說:「我聽說衛的君主,他年壯,他行為自專獨斷;他輕率處理事情,而不認識自己的過錯;他輕率地用兵而不愛惜人民的生命,使人民無可奈何。 我曾聽先生說過:『秩序安定的社會要離開它,秩序混亂的社會要去拯救它,就像好的醫生門前多病人一樣。』我願意依據先生所說的道理,考慮治理的辦法,也許可以把這個癥結治癒吧!」 仲尼一聽,說:「哎呀!你去了恐怕要遭到刑戮的!德性純厚,信行確實,未必能達到投合別人的氣味。如果你強用仁義規範的言論陳述於暴人的面前,這就是用別人的過失來顯示自己的美德,就可以認為你是害人。害別人的人,別人必定反過來害他。你恐怕要被別人所害了。況且,假如衛君喜歡賢人而厭惡不肖之徒,何必用你去規諫呢?除非你不向他諍諫,否則衛君必定乘你言論的漏洞而去爭他的勝辯。到那時,你將會眼目迷惑,面色平平,口裡營營自己,態度恭順,內心就會遷就他的主張了。這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叫做愈救過錯愈多。順從一開始就沒有窮盡。假如一開始他就不信忠厚的言論相勸,那你就一定會死在暴君的面前了。況且,過去夏桀殺關龍逢,殷紂殺王子比干,都是由於他們是注重修身並以在下的地位憐愛人君的臣民,也就是以在下的地位違背君主的意願。所以君主因為他們修身而來排擠他們。雖然如此,你一定還有別的辦法,試說給我聽。」 顏回最後說:「我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請問你有什麼辦法?」 仲尼說:「你以齋戒清洗心中的欲念,這就是我將要告訴你的方法。你有誠心去衛做事救人,哪裡有那麼容易的呢?你以為容易,可暤天也不容許,便是違背了天理。」 顏回說:「我的家境貧寒,不飲酒,不吃葷,已經有好幾個月了。像這樣,就可以算是齋戒嗎?」 仲尼說:「你說的是祭祀的齋戒,不是我所說的內心齋戒。」 顏回說:「請問什麼是內心的齋戒?」 仲尼回答說:「你要使心志高度集中,屏除一切雜念,而要用心靈去體認;不僅用心靈去體認,而要用氣去感認,聲音只在於耳,思慮只在於概念,氣是以空虛對待萬物。只有道才能集結在虛之中,這種空虛,就是心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