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莊子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3 《養生主》的主旨是講莊子的「緣督以為經」的人生觀。主,主宰者。養生主是指支配養生處世的原則,或者說是養生之道。他主張順應事物之自然法理,而不被外在的物欲所拘泥;忘卻感情,同時又不違逆自然。這一篇中體現了莊子的人生觀。 講養生之道,莊子在文中寫了「庖丁解牛」的寓言: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轟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皰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也。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之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車瓜)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手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譯文:廚師給文惠君宰牛,手所觸到的,肩所抵住的,腳所踩著的,膝所頂著的,都發出訇響聲,進刀時發出粗放的聲音,沒有不符合樂音的。既符合《桑林》舞曲的拍節,又符合《經首》的樂曲節奏。 文惠君看了說:「哎呀,太好了!技巧怎麼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愛好的是道,已經超過技巧了。最初我宰牛的時候,所看到的無非是牛;三年之後,我就未曾看到過整個的牛了。到了現在,我只用心神去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感覺停止了而心神在活動。依照牛的身體的自然結構,劈開筋肉相連的間隙,導入骨節之間的空當,因循它本來的結構運轉刀口,不再碰到牛身上經脈筋骨相連接的地方,更別說大塊的骨頭了。 「好的廚師每年要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用刀來割開牛的筋肉,一般的廚師則每月就要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來砍開牛的骨頭。現在我的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已經有好幾千頭了,可是刀刃還像剛剛磨過的一樣。牛的骨節有空隙,而刀刃薄得就像沒有厚度一樣,以沒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空隙的骨節,就可以寬綽地運轉刀口,必定是有回旋的餘地的,所以這把刀用了十九年,還像剛剛磨過的一樣。 「雖然如此,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覺得很難下刀,不得不小心謹慎,眼神專注,行動遲緩,動刀很輕,牛就嘩啦解體了,就像土堆散在地上一樣。這時,我提刀站著,環視四周,心安理得,把刀修治的乾乾淨淨而收藏起來。」 文惠君說:「好啊!我聽了廚師的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啦。」 寓言中這位廚師的技藝非常高,已達到不用眼睛去看,而用精神去指揮操作的神奇地步,他運刀自如,能在骨肉的間隙中走刀,連一點點的筋骨也不會碰到,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刀刃還像剛磨過的一樣。這個寓言故事意在說明人要順應天理而行,一切順乎自然,使心境安寧平和,才能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 本篇末還有一個講要忘卻感情,順應天理、順應自然之本性的寓言故事: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之,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譯文:老聃死去,秦失弔唁他,哭一陣兒就出來了。老聃的弟子說:「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 秦失說:「是的。」 弟子說:「那麼這樣弔唁,行嗎?」 秦失說:「行的,以前我認為你們都是得道之人,現在看來並非如此。剛才我進去弔唁時,看見有年長的人在哭他,像在哭自己的孩子似的,有年輕的人在哭他,像在哭自己的父母似的。你們聚集在這裡,必定有不想說的話而說了,不想哭而哭了。這是違反天性而增加欲性的,忘記了天性的稟受,古人稱這樣為違反天性的過錯。有時出生,是你們老師的應時;有時死去,是你們老師的順乎自然。應時而生,而又順乎自然而死,那麼哀樂就不能進入身心,古人稱這是自然的懸解。」也就是說用手掰薪柴有窮盡,但火種流傳卻不窮盡。 從人論的觀點來看,莊子的觀點是一種令人難以理解、難以接受的違背情理的觀點,喪失了一個在社會生活中的人所應有的溫暖的、美好的感情。然而莊子卻以為,人之生,來自于自然,人之死,又返于自然,長去大行,猶如永恆的安息,相送以太假的哭泣、訴說,豈不是太大的有欠通達明理?顯然他是從一種超脫世俗感情的、冷峻的、理智的立場,一種徹底的自然主義觀念來思考的。人本質上是自然和社會的統一,理智和感情的統一,莊子經常是用對人的自然本質的理智的推究,來抑制人的社會性的行為和情感的表現。後來荀子批評他「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是有根據的,正確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