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莊子 | 上頁 下頁
二五


  根據這種十足的幻想,莊子又幻構出一個最典型最美好的人物形象。他說在藐姑射山上,住著一位神人,她的皮膚像冰雪一般潔白,她的丰姿像處女一般秀美。她不吃五穀雜糧,只吸清風,飲甘露。她乘著雲氣,駕著飛龍,在四海之外遨遊。她的精神十分凝聚專一,對萬物不聞不問,從而使萬物不受災害,年年五穀豐收。她同萬物融為一體,沒有任何東西能傷害她。洪水漲到和天一樣高也淹不著她,大旱時熱到金屬和石頭都熔化了,田地和大山也都烤焦了,她也不感覺到熱。用她身上非常細小的塵子和糟糠,就可以造就出堯和舜這樣的古代聖帝來。那麼,她怎麼肯去做治理天下的這種俗事呢?

  莊子塑造了這麼一個神人,是為了說明他所追求的「無待」,即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提出這種理想境界,其實質就是要擺脫生活在當時混亂的社會中的一切痛苦和煩惱,具體的做法就是不求名,不求利,清除心中的一切雜念。這樣,就不會產生任何欲望,也就沒有喜怒哀樂之情,甚至連自身的存在也忘掉了;於是內心是一片虛無安寧,就在心中創造出了一個絕對自由的世界。對外在世界,沒有任何的需求,也不去干涉,與人無爭,與世無爭,這樣對外也就獲得了絕對的自由。

  當然,這些都只是幻想,根本沒有辦法實現。事實上,即使是作為一個生物的人,也有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這些需要必然要向外界索求,否則是無法活下去的。更何況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必須要受到社會的(在階級關係中還要受到一定階級關係的)制約和影響。人們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絕對獨立地存在。

  莊子所追求的絕對獨立的境界,僅僅是一種逃避現實而不可能實現的願望,是一種心造的幻影。他的理想只能在精神上達到,只能在內心的天地裡自由馳騁地「逍遙遊」。

  2

  既然嚮往脫離社會而事實上又身居於這混亂的社會之中,那麼,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社會上的紛擾以至各學派的激烈爭辯又該如何看待呢?這就是《齊物論》所要回答的問題。

  「齊物論」有兩種解釋:齊物之論與齊同物論。

  其實兩者是密切相關的。物論就是人們對事物的評論。

  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物會產生不同的評論。而莊子認為,事物本身是不分彼此的,因而都是齊同的、一樣的。而人們關於是與非、然與否的爭論都是從各自的立場出發,抱有私心成見的結果。莊子認為,從道的觀點來看,萬物是齊同的,因此物論也應該是齊同的。

  篇中有個著名而又奇特的論點:「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天。」

  說天下沒有比秋天裡鳥獸新生出的毫毛的尖端再大的東西了,而泰山是最小的;沒有比夭折的小孩更長壽的了,而壽至八百歲的彭祖是短命的。莊子這種說法同人們的常識恰好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莊子認為,天下萬物雖然看起來是千差萬別的,但其實同出一源——「道」,道即是「無」。如果同無相比,秋毫之末當然可以說是極大的了;而天地萬物渾成一體,泰山只是在其中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他在下文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就是說,天地、萬物和人渾為一體,因為都是從「道」派生出來的,所以它們的本質是一致的,而它們之間的差別則是相對的、暫時的,因而差別是微不足道的。能消除所有差別,把握本質,齊同萬物,這樣來看待客觀事物,就是「齊物論」。

  在莊子看來,像一般人那樣去仔細辨別秋毫之末與泰山大小,殤子和彭祖的壽夭,斤斤於區分事物的差別,是徒勞的,沒有意義的,是由於不懂得「道」。

  他在《逍遙遊》中把大鵬和小雀、萬年大樹和朝生暮死的朝菌的差別看成是微不足道的,也正是「齊物」

  理論的應用。同樣的道理,莊子認為人們的是非之爭也是沒有意義的。在《齊物論》中說:「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意思是如果依據自己的主觀成見作為是非標準,那麼誰沒有一個標準呢?」他還說:「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意思是:言論不是吹風,發表言論的人都有所說的內容,但他們的言論又都自以為得當而不能有定論。他們果真有這些言論呢?還是沒有過這些言論呢?他們都自以為自己的言論不同於剛出蛋殼的小鳥叫聲,到底是有分別呢,還是沒有分別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