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張良 | 上頁 下頁 |
四二 |
|
楚、漢之際,仍沿襲秦制,以十月為歲首。九月一過,已是楚漢四年。 今十月將盡,仍不見韓信南來,恐不是一味督促所能辦到的事。 劉邦默然憶想了半天,仍不得要領。張良垂首沉思良久,卻想起另外一件事:「大王曾對良多次說過於漢中初拜韓信為大將之事。大王可還記得?」 「俱是舊事,如何解今日之圍?」 劉邦心不在焉地答道。 「如今想來,卻有淵源。」 「子房之意,實不可解。」劉邦倒坦誠。 「良仍記得,韓信曾對大王論及項羽不過逞匹夫之勇,懷婦人之仁。至人立功而不予封爵,至人得地而不分其利,故不能成大業。今韓信雖屢經催督而不發兵,莫不因此故?」 「韓信已實封齊王,仍不饜足,就連彭越也拜為魏相,卻又要如何?」 「韓信雖受封為齊王,然蒯通在側,他是善察言觀色之人,必知此非大王本意。若他心懷叵測,告知韓信,韓信難免心中不安;彭越屢移兵梁地,實因大王拜其為魏相,今魏豹已死,必有意封王,大王未封,也不免觀望。 為今之計,如將由臨淄至濱海一帶郡邑,封與韓信,將大樑之地封與彭越,將淮南之地封與英布,三人必來相助。」 「唉……」 話說到此,劉邦不須思量,一切都很明白,心中雖十分惱怒,卻又無可奈何,只有長歎一聲,說道:「就請子房即刻遣使,飛報韓信、彭越、英布,許加他們封地吧!」 第十三回 連合眾將屯圍垓下 高奏楚歌撼懾軍心 許加封地的使者去得神速,三路大軍的行動來得極快。 首先發兵的是淮南王英布,與漢將劉賈進兵九江,不勞兵戈,招降了西楚守將大司馬周殷,又得了許多人馬,爾後按應劉邦,韓信的手筆更大,似乎起兵之初,已有全域在胸:並不直接前來榮陽、成阜相助,卻令曹參留守,自率大將孔熙、陳賀,以灌嬰騎兵為前鋒,直搗西楚都城,大破彭城,俘虜西楚柱國項佗。然後,揮師連克郡縣,過關斬將,直逼楚軍之後。緊接著,彭越率軍亦至。一時間,接連百里,俱是漢軍,足有三十余萬,猶如汪洋大海。至此,劉邦大喜,也放膽出擊。 項羽聞漢兵大至,彭城失陷,焦急萬分。正在憂慮,大將虞子期獻議:「漢軍趨集,數倍於我,我軍營中糧草匾乏,不能持久,不如退兵,漸往淮北,複還江東。一則江東為大王起兵之處,民心歸向;二則會稽尚有兵馬,可供調遣;三則舒城、六城由大司馬周殷鎮守,如三路兵馬合作一處,也可與漢軍決戰。」 「為今之計,只好如此。」 項羽一邊答道,一面引軍而走。因怕漢兵追襲,步步為營,依次退卻。 卻不知周殷早已降了漢軍。 劉邦見楚軍退走,一面拔營尾追,一面派出人馬,知會韓信、英布、彭越三路大軍,緊緊跟上,隨勢移兵。不過五、六天功夫,楚軍退至該下(今安徽靈壁縣東南),紮營拒守。 幾乎是同時,漢軍的各路人馬陸續趨集,對楚軍的合圍之勢大抵形成。 劉邦慮及兵馬雖然廣眾,但多方雜湊,參差不齊,須統一調度,方能眾志成城,便與張良、陳平計議,召集眾將,共商破楚之策。 首先是擇定各軍主帥。劉邦當著眾人委令韓信統禦三軍,各路人馬悉聽韓信遣使。這是與張良、陳平議妥的。眾將聽了,十分贊同。劉邦見萬眾一心,格外欣喜,原恐英布、彭越不服的擔心隨之盡消。 接下來商議破敵之法。眾將各有見解,直言陳述,十分踴躍。劉邦聽了,並不言語,只等韓信進言。韓信似成竹在胸,見劉邦有意要聽他的見解,便將十面埋伏,四壁合圍,一路誘敵,兩翼夾擊等戰法緩緩道來。眾將聽了,都覺神妙。張良也於心中暗自嘆服:十面埋伏,猶如囚籠,項羽縱是雄獅猛虎,終難逃脫。 這時,劉邦更是喜不自勝,似乎項羽一顆頭顱已在自己劍下。當下就要遣使眾將大舉進攻。 大帳之中,只有張良格外冷靜:楚軍雖困,但尚有十萬人馬,俱是精銳,擅長力戰,決不能輕視。想到此處,起身說道:「項羽引兵垓下,意在借江東之兵力,取淮北之糧食。但卻有兩弊:垓下之地,處於江淮,河漢縱橫,沼澤遍地,其騎兵不便運動,此一弊;此處地域狹小,多面危岩,不宜縱橫,此二弊。有此兩弊,項羽乃自投死地,必難生還。但尚有一點,不可不慮,即楚軍雖遭圍困,但仍有十萬人馬,兵強將勇,可作困獸之鬥。眾將務要謹慎小心,全力搏殺,萬不可掉以輕心,稍有懈怠,使項羽逃脫。」 張良的優慮決不是多餘。他的擔心也不僅僅在項羽的逃逸漏網,而在不能制勝,反遭敗績。但大敵當前,氣可鼓而不可泄,這一點不可明言,只能隱示。劉邦借著話題,加以闡發:「子房此言,至為緊要,眾將都要牢記於心,不可稍忘。」 眾將散了,各歸本部,分頭佈置。張良和漢王、陳平卻另有一番密議。 「我想派一個精明之人到楚軍營裡,去見項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