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張居正大傳 | 上頁 下頁
九二


  青台吉對於中國表示服從,但是其弟滿五大仍和土蠻勾結,土蠻入犯遼東的隊伍中,時時有青台吉底部屬。因此居正對青台吉,不能放心,但是他主張交付俺答,增加俺答底責任,便是增加朝廷底威信。居正和張佳胤屢次說過:

  來諭謂戰可恃而後和可堅,最為得策。惟公著實行之,不徒為目前支吾之計,邊圉幸甚。青酋東行祭神,亦往年常事,但載甲以行,委屬可疑,已行該鎮防備。(同卷《答薊遼總督張崌崍》。按題銜誤。)

  青酋既認二弟東犯,亦見畏順,俟其回巢,罰處為當。然此酋與東虜合從,不獨今歲為然,今雖罰懲,恐亦不能終禁,此後但責令探得東虜作賊的耗,即飛報我知,使我得準備,亦足以明彼心跡。即去秋土蠻入遼左,其中亦豈無貢市之夷,幸大同、山西於市場上偵得消息,密以告僕,即夙戒薊遼,整旅以待,故無大失,然亦未曾深究西虜也。(同前)

  辱示,青酋既有罰處二弟之意,宜就機告於順義處之。黃酋之不直東虜,豈是忠心?彼蓋亦欲效東虜所為,順義所制不得肆,見東虜東掠西市,兩利並獲,故不平於心耳。……公所諭其來使,詞嚴義正,足以尊朝廷之體,消逆亂之萌,須著落順義處之。彼雖老,素為諸部所畏也。鄙意初謂不必奏聞,後思其事關係頗重,似非諸公所能自了者,待計劃已定,期於必遂,乃以上聞可也。然犬羊無信,惟利是趨,即經此處分,他日亦不能縛其手足。此後宜責令偵得東部約從消息,即飛報我知,在彼得陽明其心跡,在我得陰為之備。即今秋土蠻糾眾犯遼,其中亦有西虜,幸賈大同、(大同巡撫賈應元,即春宇)高山西(山西巡撫高文薦)于貢市時,得些消息,走報於我,即夙儆該鎮,預為之備,故虜雖眾,而在我無失。比者甯前虜原不多,而在我反有損折,此其豫與不豫相遠矣。近得鄭公書,只雲青酋部眾東犯之事,未審虛的。此言過矣!夫虜犬羊也,能保其不變乎?薊鎮屬夷,歲歲人貢,亦歲歲作賊,遼人不能歸咎於薊鎮,豈能責望于宣大乎?夷情多變,推在隨宜審處之耳。(同上)

  九年正月,推行一條編法,同時下令裁減諸司冗官,及各省司、府、州、縣官凡一百六十餘員。居正在大政方面,還是著著不懈地進行。同時期裡,神宗底心緒,也似乎安定下來了。居正奏請用翰林官更番侍直,他說:

  臣等伏睹皇上近日以來,留神翰墨,一切嬉遊無益之事,悉屏去不禦,仰惟聖學該洽,睿志清明,臣等不勝慶忭。夫人主一心,乃萬化從出之原,亦眾欲交攻之會,必使常有所系,弗納於邪,然後縱逸之念不萌,而引誘之奸不入。故雖筆劄小技,非君德治道所關,而燕閒遊息之時,藉以調適性情,收斂心志,亦不悖于孔氏遊藝博文之指,比之珍奇玩好,馳騁放佚之娛,則相去遠甚,未必非皇上進德養心之一助也。但臣等竊見前代好文之主,皆有文學之臣,載筆操觚,奉侍清燕,如唐有天策、瀛洲之選,供奉、待詔之員,宋有秘閣待制、二館著作,或承詔登答,或應制賡酬,皆於語言文字之中,微寓風勸箴規之益,即今之翰林官是也。國朝建置翰林,于一榜進士中,拔其英俊特異者,除授此官,固欲儲養德望,以備啟沃,任樞機,然文史詞翰,撰述討論,亦其本等職務,皇上即有任使,不必他求。如日講諸臣,皆文學優贍,臣等慎選以充,見今記注起居,日逐在館供事外,其餘見任翰林各官,亦皆需次待用者。臣等擬令分番入直,每日輪該四員,與同日講官,在館祗候。皇上萬幾之暇,如披閱古文,欲有所採錄,鑒賞名筆,欲有所題詠,即以屬之諸臣,令其撰具草稿,送臣等看定,然後繕寫,呈進聖覽。或不時召至御前,面賜質問,令其發攄蘊抱,各見所長,因以觀其才品之高下,他日量能擢才,自可斷於聖衷;且諸臣因此,亦將自慶遭逢,益圖稱塞,爭相淬勵,以求見知於上,其于聖明辨材審官之道,亦默寓於中矣。臣等不勝惓惓願忠之誠。(奏疏十《請用翰林官更番侍直疏》)

  這是一篇很平常的奏疏,但是在這篇奏疏裡,透出居正那番希望神宗親賢臣,遠小人的忠懇。

  九年春間,重新提出外戚恩蔭的問題。萬曆七年,神宗後父王偉封永年伯,居正提出嘉靖八年會議底結果,指明只能「以榮終身」,當時神宗沒有注意。現在神宗派文書房官邱得用傳諭內閣,將王偉弟王俊、男王棟、加恩授職,居正隨即擬定奏複。邱得用又來了,口傳聖諭道:「正德年間,皇親夏助等,俱授錦衣衛指揮等官世襲,今何止授千戶,又無世襲字樣?」這是詰問,也有一些不滿。居正很靈敏地把王俊底官階提高,但是拒絕給予世襲字樣。他說;「仰推皇上篤眷中宮,加恩外戚,此乃情理之至,臣等敢不仰承。」但是他隨即指出理由,使神宗不能不接受。居正說:

  臣等恭惟祖宗定制,武職非有軍功,不得世襲。正德年間,政體紊亂,至世宗皇帝,以聰明至聖,入承大統,將以前敝政,一切改正,以複我祖宗之舊,正今日所當遵守者。當先帝龍飛之日,與皇上嗣統之初,加恩陳、李二家,例止於如此。今皇上雖欲優厚外戚,詎可逾于兩宮皇太后之家乎?是臣等所擬,乃三朝見行事例,非敢擅為裁抑也。今奉聖諭令臣等改擬,臣等謹欽遵,斟酌近例,擬將王偉男王棟授錦衣衛指揮僉事,弟王俊授錦衣衛正千戶,比之兩宮皇太后之家,實為相等,至於世襲一節,則祖宗舊制,決不敢違越也。臣等又惟皇上與中宮聖壽萬年,將來皇儲兆慶,繩繩振振,推恩戚裡,固未可量,似亦不在此一時也。伏望聖明俯鑒臣等愚誠,特賜俞允,不勝幸甚。(同卷《議外戚子弟恩蔭疏)

  這又是一個小小的勝利,四月十八日,他更直接揭出神宗底浪費,語氣甚至波及慈聖太后。

  十八日文華殿日講官講畢以後,神宗退到後殿。居正進來,先講《謨訓類編》,把列朝聖訓實錄講過以後,隨即進呈南京給事中傳作舟底奏疏。

  「今江北淮、鳳,及江南蘇、松等府,連被災傷,民多乏食,徐、宿之間,至以樹皮充饑,或相聚為盜,大有可憂,」居正說。

  神宗問道:「淮、鳳頻年告災,何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