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揚州八怪傳 | 上頁 下頁 |
四二 |
|
◎第七章 七閩老畫師 ——黃慎 在「揚州八怪」以「布衣」終身的人物中,黃慎的情況是頗為獨特的。別人首先是「士」,並想進而「入仕」,後來出於自願或不自願的原因,才成為職業畫家的。黃慎一開始就是不為士人所重的畫工,後來出於自覺的努力,才躋身於「士」——有文化的職業畫家之列。比起那些人來,黃慎的出身苦得多,藝術起點低得多,突破自己艱難得多,取得的成就也就令人矚目得多。 一、「揭帛傳真」作畫工 黃慎,初名盛,一作勝,字恭壽,一字恭懋,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與金農同庚,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那天,出生于福建寧化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寧化位於閩江上游與江西的交界處,背靠翠華山,是座四季樹木蔥郁、景色優美的縣城。 黃慎(當時應該叫黃盛)出生時祖父母還健在。父親黃維嶠,字巨山,是個窮得養不起父母的讀書人;母親曾氏,是位勤懇善良略識詩書的婦女。生有四個子女,黃慎居長,下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七歲起,黃慎在家從父親認字、習字、讀童蒙課本,接受了最初的啟蒙教育。 黃慎12歲那年,父親為了養家活口,離開家鄉到湖南謀生。豈知一去不返,兩年後竟客死他鄉。父親外出的時候母親29歲,以此推算,父死的年齡不超過35歲。這年前後,兩個妹妹也相繼夭亡。連遭不幸,使這個家庭充滿了悲涼的氣氛,生活處於極端困難的境地。 上有年邁的兩老,下有年幼的兩小,又值盜賊四起、米珠薪桂的荒年,徒有四壁的家就靠母親一人撐持,確是備嘗艱苦。她白天趕制女紅,拾樹枝作炊;晚上就著月光或點燃所拾松枝紡織。冬天只穿一身打滿補丁的粗麻衣服,凍得手指皸裂,還是刀尺車轉之聲日夜不輟,鄰婦都為之傷心落淚。每看到所作女紅夠一天的生活,就命黃慎拿到市場上去賣,賣得的錢換米,每次僅能換兩升左右。母親做了飯給兩老吃,自己和兒子常常只吃糠秕藜藿做的稀湯。她默默地觀察老幼的進食情況,先盡他們吃飽,剩下的自己吃或竟餓著肚子。就這樣,她一邊幹活,一邊還督導兩個兒子讀書,不背熟不准睡覺。 無論怎樣日以繼夜,一個婦女總難養活這個家,這時黃慎已經14歲,應該有個生活出路。後來黃慎回憶說:「某幼而孤,母苦節,辛勤萬狀。撫某既成人,念無以存活,命某學畫,又念惟寫真易諧俗,遂專為之。」這時母親命他去學畫,而且要他學「易諧俗」(世俗需要和喜歡)的寫真畫。這個決定不是沒有根據的。黃慎在詩中曾說自己「七歲畫灰亦知書」,母親是看出了他有這方面的才能的。要他學「寫真」,更是出於實際的考慮。「寫真」即肖像畫,那時沒有照相術,要留下一個人的容貌,不論是死是活,只有請人畫下來。 世俗社會有這個需要,人們喜歡這個畫法,糊口就比較容易。如果學正宗文人畫,入門難,有成難,順應小天地的時俗更難,黃慎不具備那種學養,也沒有那份閒情。母親要他學畫是為了「存活」,是像她作女紅紡織一樣可以換飯吃,是一種謀生之道。然而這位母親畢竟是有識見的婦女,她知道,「寫真」畫工和文人畫家的地位大不一樣,即使是寫真畫工,修養不同,其出手的高低,雅俗妍媸的差異也十分明顯。因此她含淚對黃慎說:「兒為是良非得已,然吾聞此事非薰習詩書,有士夫氣韻,一面工伎倆耳,詎足親賢達,慰汝父九泉?」這給予黃慎的印象是深刻的。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16歲的黃慎別母離家,從師學畫。有一種說法是黃慎拜了同裡畫家上官周為師。上官周(1665年—?)字文佐,號竹莊,福建長汀人。一生沒有做過官,以詩畫著稱。所作山水墨韻生動,人物瀟灑傳神,于唐寅、仇英外別樹一幟。還善畫木刻版畫稿本,《南巡盛典圖》、《八旬萬壽盛典圖》中的部分人物即出於他之手。後來刊刻有《晚笑堂畫傳》,描繪周至明代120位名人,形象眾多,刻畫細膩。他是當時有聲望的人物畫家。但從種種跡象看來,黃慎並沒有直接從他學過畫,也沒有條件從他學畫,黃慎師事的是普通畫工,最多是摹仿過上官周的作品並從中得到啟發的私淑弟子而已。這樣學了年把,黃慎從老師那裡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已經能夠靠畫肖像取得一些報酬贍養母親了,同時對花鳥、山水、樓臺、魚蟲也有所涉獵。不過可以想見,他的技法是稚嫩的。 18歲時,黃慎寄居僧舍,邊作畫,邊讀書。一天,友人張欽容對他說:「子不能詩,一畫工耳,能詩,畫亦不俗!」他想起母親說過的話,自己也深感到:「予自十四五歲時便學畫,而時時鶻突於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予畫之不工,則以予不讀書之故。』於是折節發憤,取毛詩、三禮、史漢、晉宋間文,杜、韓五七言及中晚唐詩,熟讀精思,膏以繼晷。而又於昆蟲草木四時推謝榮枯、歷代制度衣寇禮器,細而致於夔蜐蛇鳳,調調習習,罔不窮厥形狀,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應之於手,而後乃今始可以言畫矣!」他夜晚借佛前的長明燈光讀書,白天刻苦作畫,在相互作用下,黃慎努力擺脫「俗」的羈絆。 據說,有一次黃慎看著他所臨摹的老師的作品(可能是上官周的)說:「吾師絕技難以爭名矣,志士當自立以成名,豈肯居人後哉!」他廢寢忘餐地苦思冥想,以期突破樊籬自成格調。後來偶然看到唐代書法家僧懷素的草書真跡,那靈動圓轉、神采飛揚的筆法,使他驚異不止。他反復揣摩,心摹手追,不能自己。一天走在街上,忽然有所領悟,立即向街坊借紙筆作畫,畫成拍案大笑說:「吾得之矣!」弄得滿街的人都朝他看。這種把草書筆意運用於繪畫的作品,「初視如草稿,寥寥數筆,形模難辨;及離丈餘視之,則精神骨力出。」懷素的草書如他自己所說:「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宣和書譜》稱懷素草書「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不滿足於畫循規蹈距的「寫真」畫的黃慎,見到這樣不拘一格、揮灑自如的草書,從中受到啟發是很自然的。現在還只能說有所悟,但這一「悟」,對形成他以後粗獷精練的畫風,大有作用。 黃慎年雖少,詩畫之名已漸顯,經常得與閩中的「聞人」——前輩知名之士交遊。 後來他出遊鄰縣建寧,與當地學畫的寧愚川相識,「同事筆墨于蕭寺」——同住在破廟裡作畫,在畫藝上作新的追求。黃慎大約26歲時結了婚,據1983年3月在寧化發現的黃慎墓碑所示:「妣張氏」,可以斷定黃慎的結髮妻姓張。再過兩年,即康熙十三年(1714年)黃慎28歲時,他的祖父母相繼去世。「母子辛勤,送舅姑喪葬如儀」,距他父親死已十有餘年——歷盡辛酸的十有餘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