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八五


  五女之中,永樂皇帝最寵愛權妃。權氏姿質濃粹,又善於吹簫。朱棣見到她,問她有何所長。她拿出隨身攜帶的玉簫吹奏,窈渺多遠音,朱棣大為高興,立刻把她選拔在眾妃之上。甯王朱權曾寫宮詞描繪道:

  忽聞天外玉簫聲,花下聽來獨自行。
  三十六宮秋一色,不知何處月偏明。
  魷魚窗冷夜迢迢,海嶠雲飛月色遙。
  宮漏已沉參倒影,美人猶自學吹簫。

  宮中的女官王司彩(司彩是掌管儲藏緞匹的官),朱棣曾命她與權妃同輦而行,她很熟悉權妃。她也寫宮詞歌詠道:

  瓊花移入大明宮,旖旎濃香韻晚風。
  贏得君王留步輦,玉簫嘹亮月明中。

  但是,這位權妃享年不永。永樂十年,朱棣率師出塞北征蒙古回還,權妃死在山東臨城的回途中。朱棣極為傷心,將她葬在嶧縣,命令當地百姓出役看守墳塋,他打算將來把她遷葬在徐皇后陵中。因為思念權妃,朱棣對她的哥哥更加厚待。在給他授予誥命時,朱棣不禁含淚傷歎,悲痛得說不出話來。

  權妃為什麼突然死去,起初無人猜疑。但一次呂美人和權貴妃兩家的奴婢在吵罵中卻透露了不尋常的消息。權貴妃入宮時,皇后徐氏已死。朱棣讓她接替皇后,掌管六宮的事。呂美人對此十分不滿,曾面責權妃說:「有子孫的皇后也死了。你管得幾個月,這般無禮!」於是,呂美人串通宦官金得、金良,從一個銀匠家裡借來砒霜,研成末子,放進胡桃茶中送給權妃吃了,權妃因而斃命。朱棣得知此情,大怒,將內官、銀匠一併處死。呂美人罹刑最慘,朱棣命用烙鐵烙她一個月,最後將她殺死。呂美人在宮的從人也一起被殺,牽連被株殺者達數百人。朱棣還逼迫朝鮮王廷將呂美人的母親抓來殺了。但這實在是一個冤獄,直到永樂晚年才大白於天下。

  原來,權貴妃、呂美人等被選入宮後,又有商人之女呂氏被選入宮。呂氏因與呂美人同姓,欲相結好。但呂美人不樂意,呂氏因而懷恨在心。後來權貴妃猝死,呂氏便乘機誣告呂美人毒死了權妃,以致造成上述的慘案。

  後來,呂氏和宮人魚氏行為不檢點,與宦官私通。朱棣雖有察覺,但卻因寵愛呂、魚二人而未做處置。二人知道隱秘洩漏,懼罪自縊。這一下事情就鬧大了。朱棣認為壞事都因呂氏所起,便把呂氏的侍婢都拘來審訊。這些侍婢不勝拷掠,便違心認罪,說是要謀殺朱棣。既然問出了大逆之罪,一場刑殺的大禍就不可避免了,連坐被殺的竟達兩千八百人。行刑之日,朱棣親臨刑場監督,要眼看著將她們一一剮死。有的宮人臨刑時當面大罵朱棣說:「你自家陽衰,所以人家才和宦官私通,這有什麼罪?」朱棣為了懲戒後人,讓畫工把呂氏與小宦官相抱的情況畫下來。但是,他對魚氏的思念卻難以割斷,命人將魚氏葬在壽陵的旁邊。

  這案初發時,朝鮮人嬪妃任氏、鄭氏便自縊而死。黃氏、李氏被鞫處斬。黃氏死前援引了很多人。李氏說:「反正都是死,幹嗎要牽連別人!要死我自己死!」終於不誣一人。這時朝鮮諸女大都被誅殺,只有崔氏在南京而倖免。朱棣曾命南京的宮女北上,崔氏因病未成行。慘殺開始時,韓氏被幽閉在空室,好幾天不給飲食。守門宦官可憐她,有時在門口放些吃的,因而沒有餓死。但她的從婢卻全部被殺了。韓氏的乳母金黑也被囚於獄中,事後才得赦免。

  就在朱棣濫殺的時候(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庚子日夜晚,雷雨交加,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被雷擊中起火。大火沖天,力救不及。經十餘年耗盡民財才修建成的壯麗宮殿,就這樣化為灰燼,很多人喪身火海。宮人們卻慶倖火災的發生,以為天降的大火可能會使皇帝的虐殺稍稍收斂。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天變是對人事的懲戒。人事有錯誤,天才震怒降災。

  第二天,朱棣下了一道詔書,對上天的懲戒表示自責:

  朕躬膺天命,祗紹鴻圖,爰仿古制,肇建兩京,乃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日奉天等三殿災,朕心惶懼,莫知所措。意者於敬天事神之禮有所怠歟?或法祖有戾而政務有乖歟?或小人在位賢人隱遁而善惡不分歟?或刑獄冤濫及無辜而曲直不辨歟?或讒慝交作諂諛並進而忠言不入歟?或橫徵暴斂剝削掊愈而殃及田裡歟?或賞罰不當財妄費而國用無度歟?或租稅太重徭役不均而民生不遂歟?或軍旅未息徵調無方而饋餉空乏歟?或工作過度徵需繁數而民力凋弊歟?或奸人附勢群吏弄法抑有司闒茸罷軟貪殘恣縱而致是歟?下厲於民,上違於天,朕之冥昧,未究所由,爾文武群臣受朕委任,休戚是同,朕所行果有不當,宜條陳無隱,庶圖悛改,以回天意。

  朱棣認錯反省的態度似乎極為誠懇。到了十三日,朱棣再次下詔,宣佈將「見有不便於民及諸不急之務者,悉皆停止,用蘇困弊,仰答天心」。然而,後宮的殺戮並未被列入他的反省範圍之內,朱棣「恣行誅戮,無異平日」,並沒有停止對宮人的誅戮。先後因二呂之案被殺的竟有三千多人。

  朱棣如此狂殺濫誅,還有一個原因。朱棣晚年龐愛貴妃王氏。據說王氏有賢德,侍奉皇帝皇后恭謹如一,在宮闈之內肅雍有禮,和藹仁厚,掌理庶務有條不紊,甚為朱棣所重。朱棣晚年有病,常常發脾氣,王貴妃常常從中調護,以免宮人們受到譴責。自皇太子、親王公主以下都很信賴王氏。朱棣甚至有立王氏為皇后之意。王氏的死,使朱棣痛悼不止,更加重了他的喪心風病。自此以後,朱棣處事更多錯謬,用刑也更加殘酷了。

  朱棣在臨死前的幾個月還要求朝鮮進獻美女,這時朱棣已經是六十五歲的老人了。

  然而,這些可憐的淑女,不論是何處選來,也不論受寵與否,最後在宮中也難免一死。原來,明朝初年仍然保持著為皇帝殉葬的制度,朱棣死時,被殉葬的宮人有三十餘人。即使最受寵愛的韓氏和在呂氏慘案中倖免于難的崔氏亦在其列。殉死那天,要賞她們一頓酒宴,隨後,把她們領入大堂,這時大堂上已經安置好了許多小木床。只聽得哭聲震天,宮人們一個個被強迫站在木床上,把頭伸進吊好的繩套中。站在一旁的宦官將床一撤,宮人們便升天了。韓氏死時,呼喊著自己的乳母說:「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喊聲未絕,床已撤去。雖然殉葬者的家屬被稱為朝天女戶,受到優恤,殉葬者也會得到好聽的諡號,並被葬入皇陵,但這又怎能補償她們被斷送的青春和被虐殺的生命!

  朱棣即位不久,曾自我標榜說:「人心誠不可有好樂,一有好樂泥而不返,則欲必勝理。若心能靜虛,事來則應,事去則如明鏡止水,自然純是天理。朕每朝退默坐,未嘗不思管束此心為切要,又思為人君,但于宮室車馬服食玩好無所增加,則天下自然無事。」朱棣雖然稱不上是個荒淫無度的皇帝,但也絕不是真的清心寡欲,朱棣剛一即位,便下令「求民間識字婦女入內職」。永樂元年,又命禮部訪求在京官員軍民之家女子年十五至二十容止端正、性情閑淑者備王妃之選。他曾命女官蔡氏到杭州選識字婦女入宮,鬧得民間騷動。當時有人作詩說:「已雲玉閏歸馬足,更妝金屋貯娥眉。」「臨別親鄰莫惆悵,從來生女作門楣。」朱棣平時吃飯要有宮女伴唱,晚年因為身體有病,朝參也要有宮女陪伴攙扶,這在整個明朝都是很特殊的。

  朱棣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朱高熾便是後來的仁宗皇帝。朱高熾雖為長子,又仁賢,卻不為朱棣喜歡。他很胖,因而很笨,走路要人攙扶,還不免失足,當然難以帶兵出去打仗了。朱棣最喜歡老二朱高煦。朱高煦被封為漢王,他從小不肯讀書,為人兇悍,靖難之役中屢立戰功,幾次救朱棣轉危為安。朱棣想立他為太子,卻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大學士解縉的死,黃淮的下獄,就與他們跟朱高熾的關係有牽連。幸虧朱高熾有位聰明伶俐的兒子朱瞻基,很為朱棣所愛,朱高熾的太子地位才得以保住。朱棣死後一年多,朱高煦便起兵造反,想奪取皇位,這時是朱瞻基在位,親自率兵東征,兵臨城下,高煦不戰而屈,最後仍未免一死。朱棣的三子朱高燧,封為趙王。四子朱高爔,未封而殤。

  * * *

  朱棣的母親是誰?自明朝以來便眾說紛紜。按宗法制說,誰與朱元璋最親,誰便有資格做皇帝。於是朱棣反復宣稱自己「乃父皇太祖高皇帝親子,母后孝慈高皇后親生,皇太子親弟,忝居眾王之上。」這一招確實在他奪取皇位中起了大作用。但人們還是漸漸發現各種官私記載與朱棣所說大不相同,這些記載之間又互不相同。有的說朱棣與周王朱橚是高皇后所生,而太子及秦王、晉王等都是庶出。有的說朱棣是達妃所生,太子與秦王、晉王則是高皇后所生。有的則說朱棣的生母是碽妃。還有說朱棣是元順帝妃洪吉喇氏所生的,或說是元順帝妃甕氏所生的,或是說元順帝的高麗妃所生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