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八二


  5.鄭和航行到了哪裡

  鄭和所下之西洋,一般說是印度洋。當時東、西洋在什麼地方分界呢?

  不同時期所說的東、西洋範圍不同。明代初期,鄭和航海時所謂的東洋、西洋,繼承了元朝的說法。鄭和所指的西洋,應該以隨同鄭和一起下西洋的馬歡所說為准。馬歡在其《瀛涯勝覽》一書中「南渤裡國」條寫道:「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所指大平頂峻山,是馬六甲海峽西口的韋島(Pulauwe)。那麼,韋島即是當年東西洋得分界,其東為東洋,其西為西洋。

  鄭和出航一般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江蘇太倉劉家港,編隊集結出海,駛向福建長樂縣太平港駐舶,等候東北季風,冬天,從福建閩江口五虎門開洋遠航。鄭和下西洋第一次。經南中國海—占城(今越南歸仁)—爪哇(在今印度尼西亞)—滿剌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舊港、阿魯、蘇門答剌、南巫裡(以上在今印尼蘇門答臘島)—錫蘭山(今斯裡蘭卡)—小葛蘭(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欽)—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返航。

  鄭和第二次下西洋,船隊還到過渤泥(今文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以上。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到過淡馬溪(今新加坡)、加異勒(在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阿拔巴丹、甘巴裡。

  第四次航行,到過彭亨、急蘭丹(在今馬來半島)、溜山(今馬爾代夫群島)、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島),跨越了印度洋。

  第五次航行,到過木骨都束(今索馬裡摩加迪沙)、不剌瓦(在今索馬裡)、麻林(今肯尼亞馬林迪);祖法兒、阿丹、剌撒(在今也門),以上。

  第六次航行,到過竹步(今索馬裡朱巴河)、幔八薩(今肯尼亞蒙巴薩),以上。

  第七次航行,從竹步再向南,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

  當時說,鄭和七下西洋,所曆「大小凡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餘裡」。

  永樂年間,鄭和所到過的海外各國,派使臣來華的就有318次(不包括朝鮮、日本、琉球)。有四個國家的11位國王親自來華,有浡泥(在今加里曼丹島)國王、蘇祿(在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國王、滿剌加(在今馬來西亞)國王、古麻剌朗(今屬菲律賓)國王等。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6.鄭和下西洋影響深遠

  永樂四年(1406年)鄭和的船隊來到爪哇,正值爪哇東王與西王相攻殺。東王戰敗被殺,屬地為西王吞併。鄭和船隊經過東王治所,官軍登岸貿易,竟有一百七十人被西王都馬板兵殺害。鄭和為了自衛,剛要興兵致討,西王聞訊趕忙遣使到明廷謝罪。由於都馬板遣使表示謝罪悔過,朱棣決定「止兵不進」。但一百七十人死於無辜,都馬板必須輸黃金六萬兩償命贖罪。如不然,「問罪之師,終不可已」,爪哇表面悔過,實際並不服罪,鄭和於第二次下西洋時再至爪哇,都馬板才派使臣獻黃金萬兩謝罪。禮部臣以爪哇償金尚欠五萬兩,請治爪哇使者之罪。朱棣說:「朕於遠人,欲其畏罪而已,豈利其金耶?今既能知過,所負金悉免之。」後來爪哇「比年一貢,或間歲一貢,或一歲數貢」,與明朝關係一直較好。

  鄭和的使團又曾到渤泥國(渤泥在今加里曼丹北部及文萊蘇丹國),封前渤泥國王馬合漠沙世子麻那惹加那乃為渤泥國王,給印符誥命。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麻那惹加那乃率其妃及弟妹男女並陪臣來中國朝見。朱棣派中官杜興等前往福建宴勞慰問,迎接進京。朱棣對麻那惹加那乃遠道前來十分高興,設宴款待,「嘉勞再三」。麻那惹加那乃稱頌「天子功德加于我者,與天地同其長矣」。因而「遠方臣妾,不敢自外,逾曆山海,躬詣闕下,以伸其悃。」朱棣對渤泥國王的至誠也很受感動,說:「王之至誠,貫于金石,達於神明。」

  渤泥國王的來朝是鄭和出使而取得的最令朱棣滿意的結果,不幸後來渤泥國王回國前病死在中國。朱棣為其輟朝三日,以示哀悼,並以王禮安葬于南京南城外。

  永樂七年(1409年),鄭和開始第三次遠航。這次遠航,受到了占城國王的歡迎,因為明朝制止了安南對占城的侵略。在鄭和第二次遠航時,曾經到過錫蘭山,向佛寺佈施香禮,並立碑于錫蘭山。此碑經過五百多年,1911年發現,現存於科隆坡博物館。當時錫蘭山國王為阿烈苦奈兒,是個暴君,對明朝及鄰國不友好,「屢邀劫其往來使臣,諸番皆苦之」。鄭和第二次出使時沒有能解決這一問題。這一次,鄭和帶了朱棣的詔書,告誡錫蘭山國王要「祗顧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淩弱」。同時照例給予賞賜。阿烈苦奈兒非但不聽,反而要謀害使者,劫奪錢糧船隻,結果失敗被俘,被解送南京。朱棣念其為遠人,不久釋放。永樂十年,朱棣派使節往錫蘭山頒給誥印,封阿烈苦奈兒的親屬耶巴乃那為王,並送還阿烈苦奈兒。這一舉措使得海道清甯更多的貢使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鄭和這次出使,還詔封了滿刺加的國王,使滿剌加擺脫了長期受暹羅控制的地位。在鄭和船隊回還時,滿剌加國王隨船來到中國致謝,朱棣親自在奉天門設宴款待,並給予厚賜。在鄭和的斡旋下,暹羅終於與滿剌加和睦相處。

  鄭和船隊所到之處,要代表皇帝給予賞賜,還要與當地進行貿易。同時明朝與許多國家之間建立了朝貢貿易關係。朝貢有定期,或一年、兩年、三年一貢,也有一年幾貢的。朝廷接受貢品,給予賞賜,還收買其餘的貨物,也准許其在市場上出賣其貨物。中國輸往各國的有絲綢、瓷器、鐵制工具及生活用品、手工業品、藥材、茶葉、貨幣、衡器、曆法、書籍,等等。輸入的主要有香料、藥材、制瓷原料、珍稀動植物,等。

  鄭和的航海是以強大的武力為後盾的。《明史》鄭和傳說,鄭和下西洋要「耀兵異域,且視中國富強」。但最近有學者在浙江寧波天一閣圖書館發現,鄭和傳最初的稿本中,「耀兵異域」為「耀威異域」。「耀威」比「耀兵」應該更符合當時的歷史實際。

  當時海上秩序混亂鄭和要達成他的目的沒有武力為後盾是不可能的。鄭和不純用武,他首先是「宣天子詔」,「給賜金幣」,如果「不服」,則「以武懾之」。鄭和明顯用武的例子在記載中有三次。一次是捉拿了舊港的酋長陳祖義。陳祖義是私逃海外的華人,又「剽劫商旅」,鄭和用武不為無因。不過,我們不妨先來讀讀明廷「部臣」通過暹羅轉給舊港前身三佛齊的移牒:

  自有天地以來,即有君臣上下之分……我聖天子一以仁義待諸蕃。何諸番敢背大恩,失君臣之禮!倘天子震怒,遣一偏將,將十萬之師,恭行天罰,易如覆手。爾諸蕃何不思之甚。我聖天子曾曰:「安南、占城、真臘、暹羅、大琉球皆修臣職,惟三佛齊梗我聲教。彼以蕞爾之國,敢倔強不服,自取滅亡。」

  它強調的是「君臣上下之分」,是「君臣之禮」,如果失分、越禮,那麼便要「恭行天罰」了。他捉拿陳祖義,也是對各國的威懾。陳祖義解京伏誅,「諸夷聞之震懾,曰『真天威也。吾曹安意內向矣』」。從此海上清寧,海道暢通。從中可以看到武力的作用。

  另一次是將錫蘭山的國王亞烈苦奈兒及其家屬捉拿至京。據說,錫蘭山僅梁時與中國通,其後與中國絕少來往。鄭和使其地,幾等於強使其與中國來往,其國王「欲害和」,「誘和至國中,索金幣」,鄭和不得已抓了錫蘭山的國王,「諸邦益震讋,來者日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