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
八〇 |
|
這時明軍諸將多畏縮怯戰,而宣宗則主張放棄交阯。黎利聲稱已經訪得陳氏之後,請求「循太宗皇帝繼絕明詔,還其爵土」。這樣,問題便又回到二十年前的出發點上了。宣宗打算順水推舟,借此息兵,「欲如洪武中使自為一國,歲奉常貢,以全一方民命」。但撤兵之詔未到,交阯已經丟失。明朝所設的三司官及鎮守中官全部撤回。一共得以回還者僅八萬六千人,「為賊所殺及拘留者,不可勝計」。正如蹇義、夏原吉所說:「太宗皇帝平定此方,勞費多矣。二十年之功,棄於一旦。」夏原吉掌握著國家財政,他非常清楚征交阯所花的代價是多麼大。他不同意放棄交趾,對於宣宗撤兵的命令,他說:「臣以為非是。」他們曾是朱棣出兵安南的支持者,他們希望維護先王的業績,同樣可惜二十年中拋在戰場上的血汗呀! 且不說征交阯所耗費的財兵、物力,單說八十萬大軍離鄉背井,就從農田中奪走了多少勞動力。永樂年間的無休止的征戰,給經濟造成的負擔是巨大的,給人民生活造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戶部尚書夏原吉的一首《鳥夜啼》,正描述了戰爭給人民造成的離亂之苦: 慈烏啞啞清夜啼,飛來飛去無枝棲,天空月冷聲慘切,更深夜永情悲悽。東家織婦年二五,良人萬里操干櫓。冬衣未寄春複臨,機杼勞勞不勝苦。耳邊忽聽慈烏聲,炎炎萬感焚中扃。掀襟抆淚罷機杼,披簾促步趨前庭。悲悲咽咽對烏說,莫向清宵學啼血。妾夫別去三逾年,魚雁迢迢至今絕,願烏將妾相思情,西飛啼向夫郎聽。夫能聽兮妾情達,妾情達兮夫心寧。夫寧豈欲終忘返,恩義須期兩無赧。夫能努力樹功名,白髮歸來未為晚。 遠在戰場的軍士日子也不好過。他們不僅有奔波之勞,還有殺身之患,連糧餉也常常難以繼給。我們也錄一首詩看,《交州病中錄諸友,時軍中絕餉,以手帖幹主帥索糧》: 問病尋方事總虛,漫勞車馬慰躊躇,三年玉署蘭台筆,學寫顏公乞米書。 官員尚且如此,士兵可想而知。他們只好哀歎和祈望了: 不有轅門賢主帥,飄零誰與慰我魂! 無論如何,這場戰爭是結束了。它使明朝官民大大松了一口氣,但是到明朝中後期,不斷有人對明軍撤出安南的政策提出批評。 然而,明軍在交阯堅持下去能夠成功嗎?安南脫離中原政府的控制到永樂時已經有「四百四十六年」。以元之強悍,僅能「屢破其國」。明朝雖然在交阯設立了郡縣,但那裡「群盜蜂起」,「或聚或散」,蓋「交人久外聲教,寬縱不堪官吏將卒之擾,往往思其舊俗,一聞賊起,相扇以動。賊酋所至,輒為之供儀隱蔽。以故賊潰複聚。如前所述,中官貪暴虐民,甚至黎利的九歲女兒也被中官馬騏攜歸明廷以充宮婢,病死在內地。因此當地人民更為不滿。二十餘年中,反抗從未停止。明軍是被打出來的。谷應泰說是「城下之盟」,「割地之議」,誠然。情況十分淒慘:「旌節符紱,狼藉裔土,將吏公卿,流離草莽,戰士汙魂,哭聞中夜,孤臣噀血,碧化千年……死者君其問諸水濱,生者不望生入玉門。貽笑蠻方,損威中國。」谷應泰責備于宣宗君臣,我們不是更應該責備朱棣嗎?永樂時期,國力可謂盛矣,不是一直打了近二十年嗎?如果堅持下去再打二十年,損失恐怕會更大。 交阯撤兵之議,非自宣宗始。洪熙元年,宣宗即位不久,與楊士奇、楊榮有一段對話: 上禦文華殿,召士奇、楊榮曰……「朕有一言,懷之久矣。今獨與卿二人說,未可輕洩也。昔在南京,皇考因交阯擒叛賊至,曾與朕言:『太祖皇帝初定天下,四夷惟安南最先歸化,後來黎氏篡陳氏而奪其位,所必當討。而是時求陳氏之後立之不得,故郡縣其地。果若陳氏今尚有後,選擇立之,猶是太祖之心,而一方亦得安靜。』朕對曰:『朝廷若行此事,誠帝王之盛舉。』皇考笑曰:『此語未可輕洩。』然藏在朕心未嘗忘。朕今思之,若陳氏果有後,選一人立之,使供藩臣之職,三年一貢,如洪武之制,用寧其民,而中國亦省兵戍之勞,豈不可乎?如此,不免論者謂朕委棄祖宗之業。然繼絕興滅,實我皇祖之志。』其時朕雖髫年,尚記一二……卿二人但識朕意勿言。三二年內,朕必行之。」 我想,這絕不僅是修實錄的史臣為以後不得已撤軍杜撰出來的遁詞伏筆。相反,正是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宣德皇帝才對交阯的戰事不積極,對戰敗者不加重罪,直至正式撤軍。 安南之役在周邊地區也有反響。朝鮮聽到這個消息後,太宗李芳遠對群臣說:「聞皇帝征安南,安南人束手就戮,無有敵之者。」工曹判書李來回答道:「以天下之兵,伐此小國,誰敢有敵之者!」李芳遠說:「不然,兵在精不在眾,豈可執一言乎?且安南國王奔告于皇帝,則帝之此舉,不得不爾。我皇帝本好大喜功,如我國少失事大之禮,必興師問罪。我則以為,一以至誠事之,一以固城壘、蓄糧餉,最是今日之急務。」諸小國是願意與明朝和平交往的,他們甚至不惜俯首事大。但是,如迫不得已,也會起而反抗。 郡縣交阯,無疑也是朱棣「英雄之略」的一部分,然而卻正是朱元璋所告誡的「倚富強,要戰功」。事實證明,「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不在於其地小民少,而在於難於控制。朱元璋主張「以不治治夷狄」,把安南等定為「不征國」,其用心是深遠的。朱棣聲稱「四海之內皆赤子」,雖然應當地軍民耆老請求郡縣其地,結果還是造成了連年戰亂。最後撤車是必然結果。 §二、鄭和下西洋——震驚世界的壯舉 自明初以來,中國東南海上局勢很是動亂,不僅有安南的四出擴張侵略,而且還殘存著許多反明勢力,有元朝的餘孽,有方國珍、張士誠的餘黨,還有沿海一帶反抗明朝統治的豪強武裝。他們不僅不遵守明廷的通海禁令,而且私自交通外國,往往為寇。廣東人陳祖義等因犯事逃到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招慕流亡,控制了這一通往西洋的交通孔道,許多海外貢使被攔劫,使明朝向海外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同時,南洋一些地方對明朝的情況不甚瞭解,或抱有敵對態度。靖難之役後,建文帝下落不明,是否會在海上糾集力量與朱棣對抗,也是未知之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為了顯示明朝在海上的存在,早在永樂元年朱棣便派了宦官馬彬出使爪哇諸國。但更重要的是朱棣想要通過鄭和下西洋建立他理想中的天下秩序。 1.天朝禮制體系——明成祖的遠大理想 天下秩序在一心要成為「盛世名王」的朱棣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十分看重明朝、他自己的形象。鄭和下西洋是明成祖為實現他的天下觀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的的一部分。朱棣所要達到的是政治目的。那麼明成祖是怎樣設計他所理解的天下秩序,又依據什麼來設計這種天下秩序?我們可以通過一封敕書,看出朱棣想要建立理想世界。這封敕書是永樂七年(1409年)三月,由鄭和帶給「四方海外諸番王及頭目」的: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淩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鹹錫皆賞。故此敕諭,悉使聞知。 這封敕書,表達了來源久遠的儒家的天下觀:天子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無論遠近,無論種族,華夷無間,一視同仁。天子是天道、正義的代表,在他的主持下要建立和諧共存的天下秩序。而天子對四夷遠國是無所取的,在物質交往中實行「厚往薄來」的原則。香港黃枝連教授把這種天下格局稱為「天朝禮治體系」,我把它稱作「天朝禮制體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