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七七


  朱棣遷都的目的,其初主要是為了鞏固皇位,是為了防止國內反對派的東山再起。有大量的事實可以證實這一點。朱棣即位之初,朝野洶洶,天下不穩,連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也不明。朱棣既以北京而起,便有必要鞏固他的基礎地盤。基礎地盤鞏固了,才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朱棣君臣援引朱元璋建中都的先例,不過是為了標榜祖制如此,增加他遷都的合法性。

  為了加強北京的地位,朱棣主要採取了兩方面的措施。一方面,他大規模地向北京移民屯田,加強它的經濟力量,穩定它的秩序,另一方面,徵調軍隊佈置在它的周圍,以加強保衛它的軍事力量。

  先說第一方面,移民屯田: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九月乙未,命戶部遣官覈實山西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各府州縣仍戶給鈔,使置牛具種子,五年後征其稅。

  永樂元年,令選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四川、廣東、廣西、陝西、河南及直隸蘇、松、常、鎮、揚州、淮安、廬州、太平、甯國、安慶、徽州等府無田糧並有田糧不及五石殷實大戶充北京富戶,附順天府籍,優免差役五年。

  永樂二年九月丁卯,徙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民一萬戶實北京。

  永樂三年九月丁巳,徙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沁、汾民一萬戶實北京。

  其時,也有一些人戶自願赴北京種田:

  永樂四年正月已未,湖廣、山西、山東等郡縣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願為民北京。命給道裡費遣之。

  還有一些軍士被放歸鄉里種田: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十二月壬申,戶部尚書掌北平布政司事郭資奏:北京、保定、永平三府之民,初以垛集充軍從征,有功者已在爵賞中矣。其力弱守城者,病亡相繼,輒取戶丁補役,故人民衰耗甚至戶絕,田土荒蕪。今宜令在伍者籍記其名,放還耕種,俟有警急,仍複徵用……從之。

  或者收流民以複業:

  永樂元年正月庚辰,北平布政司奏,諸郡流民複業者凡十三萬六百餘戶。上命戶部令有司加意綏撫,勿重擾之。

  永樂元年十一月戊寅,書諭世子曰:山後官員軍民,本皆無罪之人,曩因建文殘害骨肉,禍及無辜,不得已逃遁,飄零艱窘,深可哀矜。今既來歸,其令官仍原職,兵仍原伍,民仍原業,鹹加綏撫。後有歸者悉如之。

  或者釋罪囚以種田: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九月乙巳,命武康伯徐理等往北平度地,以處民之以罪徙者。

  永樂元年六月庚戌,戶部致仕尚書王鈍言三事。一,種田囚人……宜不分籍貫,於保定、真定、順天等府所屬州縣挨程安置,先近後遠,庶幾聚落易成,屯種有效。

  永樂元年八月己巳,定罪囚北京為民種田例。先是,刑部鄭賜、都察院左都禦史陳瑛等上言……北京永平、遵化等處,壤地肥沃,人民稀少,今後有犯者,令於彼耕戍,涉歷辛苦,頓挫奸頑,庶幾良善獲安,詞訟簡息。凡徒流罪除樂王、灶匠拘役,老幼殘疾收贖,其餘有犯俱免杖,編成裡甲,並妻子發北京永平等府州縣,為民種田。定立年限,納糧當差……上是之。

  永樂元年十一月戊戌,諭世子曰:朕念北京兵變以來,人民流亡,田地荒蕪,故法司所論有罪之人,曲垂寬宥,悉發北京境內屯種。意望數年之後,可以助給邊儲,省饋運之勞,且使有罪者亦得保全。

  當時,朱棣殘酷鎮壓政治反對派,以嚴刑苛法臨天下,所在囚徒累累,此問題之又一面也。為了保證屯種的進展,官府給予牛具種子: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八月甲寅,上以北平、山東、河南累年經兵,民缺耕牛,特命王部于直隸鳳陽、淮安等處以官牛給之。

  永樂元年十二月戊寅,工部尚書黃福奏,陝西行都司所屬屯田,多缺耕牛耕具,合准北京例,官市牛給之,耕具於陝西布政司所屬鑄造。

  永樂二年三月丙寅,撫按江西給事中朱肇言:比者工部遣人于江西買牛,令有司遞送淮安轉運北平給軍屯種,未免勞民。今江西、浙江、湖廣所屬郡縣積歲沒官牛共計五千餘頭,俱在民間牧養,若停收買,以民間見養之牛轉送給軍,則官民皆便。上命工部勘實,先以牛給本處屯軍,有餘者送北京給軍屯種。

  為了適應北京經濟發展和建設的需要,朱棣到北京時曾「取南京民匠戶二萬七千以行」。

  在靖難之役中,北京地區發揮了根據地的作用,軍民多所勞苦。朱棣即位後,對他們很是眷顧。他說:「時皇太子居守北京,賴軍民竭忠效力,不避艱難,供給軍需,饋運糧餉,馳驅負挽,晝夜不寧,攻守戰鬥,披堅執銳,冒犯矢石,父母妻子不保朝夕,甚為勞苦,使朕無北顧之憂……朕自即位以來,念爾將士人民,飲食夢寐,時刻不忘。」為此,朱棣曾多次詔免北京稅糧。一次,順天府老人三十余人謁闕謝,朱棣諭之曰:「往者連年軍旅,北方之民供給勞困,朕未嘗忘之。比歲農種如何,民力復舊否?」又諭諸臣曰:「北方之民,如人重病初起,善調理之,庶幾可安。不然病將愈重,朕所以夙夜拳拳也。」

  朱棣厚遇北京之民,採取了種種措施。如,令罪犯于北京納米贖罪,或充軍餉,或輸官倉;遇百姓乏食,或停天下中鹽,專于北平開中,或詔民采鹽易米者勿禁,;有災則急治,民饑則給鈔,量免其差,屢蠲其稅,較之他地,優恤特甚。朱棣還將「初日所受王莊田地,薄其賦稅,歲收租入,建倉積貯,賜名黃垡,於以備一方之民凶荒給賑,而又複除其身,有司差役一切不得與。且當其時,縣令賀銀,兩遷至少司空,寵榮之極,振古所無。」明人沈榜稱:「此非湯沐重地,故厚其民,以培植王業,因重其令以肇啟太平乎!」「培植王業」,「肇啟太平」,是朱棣強化北京地位、厚遇其民的根本目的。朱棣在永樂九年曾說過:「皇考以五州府興王之地,特加優恤,而蠲其田租,所以固邦畿也。」朱棣所做正仿此,優恤「興王之地」,「以固邦畿」。

  除此之外,朱棣於永樂四年詔建北京宮殿,永樂七年營山陵於北京昌平天壽山,十四年作北京西宮,詔文武大臣集議營建北京,十五年命陳矽董營建北京,十八年命蔡信重修北京誠垣。朱棣「焦勞聖慮幾二十年,工大費繁,調度其廣」,可以說為經營北京費盡了心機。

  再說第二方面,加強守衛北京的軍事力量,以對付國內的政治反對派。為此,他不惜動用防禦蒙古的兵力,破壞朱元璋苦心經營的北邊防禦部署。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九月乙巳,命都督陳國用、孫岳、陳賢,移山西行都司所屬諸衛官軍于北平之地,設衛屯種:雲川衛於雄縣,玉林衛於定州,高山衛於保定府,東勝左衛于永平府,東勝右衛於遵化縣,鎮朔衛於蔚州,鎮虜衛於涿州,定邊衛於通州。丙午,改大同中護衛為定州衛。

  永樂元年三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指揮使司,隸後軍都督府,設保定左、右、中、前、後五衛,隸大寧都司。調營州左屯衛於順義,右屯衛於薊州,中屯衛于平峪,前屯衛於香河,後屯衛於三河。設左、右、中、前、後五所,仍隸大寧都司。(已見上節)

  按,是年大寧都司新城、富峪、會州、榆木、全甯、開平左、右、前、後衛、宜興守禦千戶所均廢,營州諸衛,興州諸衛、開平衛、開平中屯衛、寬河守禦千戶所均內徙。可以看出,朱棣調來加強北京的軍隊衛所,都是原來用以防禦蒙古的。在將大量衛所軍隊遷移部署到北京周圍的同時,朱棣還規定北京地區原有衛所兵力不得輕易減少。楊士奇記載朱棣有這樣一道令旨:「北京人民有在各處充軍者,今後勾補,不復發去,只就河開立一衛或一所,就此當軍。原衛軍伍別著人當。若北京衛分當軍的不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