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七五


  儘管陳仁錫做了這樣一番辯護,但仍不能否認大寧失于朱棣之手:「兀良哈從征有功,文廟嘉其績,秩以都督,寵以三衛,於是徙鎮入于薊南,而畀其地。」即以「養鷹而絛絏去手」而喻之,其中也不無批評之意,至少得以「不慎」、「決策失誤」歸咎之吧!勞堪則將大寧的丟失,歸於朱棣等過分相信兀良哈的「誠款」所致,「永樂宣德之間,但知兀良哈之誠款,開平之艱遠,東勝之丁口不立,甘心棄土,略不顧惜,非往事之恨乎?」明朝滅亡後,顧炎武曾到北京一帶考察山川利病,他同樣認為大寧是由於靖難而放棄。

  不管怎樣,朱棣無法逃脫丟棄大寧的責任。

  朱棣以塞王起家,對擁兵守塞的諸王的力量有深刻的認識,因而對之十分戒備。除燕王外,塞上之王以甯王朱權的勢力最大。同燕王一樣,甯王也有爭奪皇位的野心。朱棣做了皇帝,甯王就成了最危險的人物。甯王要求徙封內地,正中朱棣下懷。但甯王請蘇州、錢塘皆不獲准,終於徙封南昌。《太宗實錄》載:

  永樂元年二月己未,以大寧兵革之後,民物凋耗,改封甯王府於南昌。

  三月壬午,改北平行都指揮使司為大寧都指揮使司,隸後軍都督府,設保定左、右、中、前、後五衛,隸大寧都司,調營所左屯衛於順義,右屯衛於薊州,中屯衛于平峪,前屯衛於香河,後屯衛於三河。設左、右、中、前、後五所,仍隸大寧都司。

  如果不是有意放棄大寧,在內徙甯王之後完全可以保留原大寧都司衛所以戍守之,大寧都司遷于北京城南之保定,其衛所亦散置於北京周圍而于原大寧之地卻完全不設防,顯然是故意放棄大寧。與內徙甯王棄守大寧的同時,朱棣對兀良哈三衛則恩寵有加:

  永樂元年五月乙未,敕兀良哈三衛官軍(按:三衛既已歸附,且從戰有功,故稱官軍),人等曰:朕嗣位之初,已嘗詔喻爾眾,……但有來朝者,悉授以官,俾仍居本地,歲時貢獻,經商貿易,一從所便。前阿哥歹、那海帖木兒、納哈出來寇廣寧,守臣擒送至京。朕矜其遠人,且各有父母妻子之思,曲宥其死,就令尚都等送還並諭爾知之。

  不僅授官互市,而且為寇者亦曲宥之。固然,朱棣懷柔遠人的政策是一貫的,問題在於,為什麼明知兀良哈之不可靠,卻還要從大寧撤防呢?朱棣第三次北征,以兀良哈「黨逆」,曾回師擊之,為什麼不因而恢復在大寧的防禦設置呢?和田氏說:朱棣「出師未捷而崩於榆木川,重置大寧之志未得酬現」。我想,以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虜庭」之威,以南征交阯、遠出外洋之盛,是完全有能力恢復大寧的,不必臨死再為之嗟歎。他可以遠出漠北,邊防線大大向北推移,因此用不著在大寧再設防,大概可以說朱棣就根本沒有「重置大寧之志」!

  進而放眼看去,無論是明人陳仁錫等,還是日本人和田清氏,都忽略了一個前提,即朱棣是以普天下之主自居的。他自認為四海一家,無分內外,兀良哈與任何異族異類一樣都是他的臣民,對於那些殊方遠夷朱棣尚可不分彼此,厚往薄來,對於有功靖難的兀良哈格外眷顧就十分自然了。朱棣自己並不認為是放棄了大寧,因而也便無須有「重置大寧之志」。問題在於,朱棣的這一四海一家的宏偉構想,在國力強盛、君主有為之時尚可維持一定局面,而一旦國力削弱,主暗臣庸,非只「天下一家」不可能實現,就連近在咫尺的邊陲之地也難於控制了。歷史事實已經證明朱棣好大喜功,大而無當反不及朱元璋的穩紮穩打來得可靠。

  在蒙古地區脫離中原政權的控制時期,大寧是明朝邊防的戰略要地。顧炎武說:「大寧居遵化之北一百里,沿山海以逮獨石,一牆之外皆其地。獨石、山海離京師皆七百里,與大寧正相等。國初建谷、寧、遼三王,與代朔若運雉,以屏藩東北,其為計深矣!」其時,大寧與宣府、遼東並列為第一道防線,朱元璋又命徐達西自古北,東至山海修關隘一道,為第二道防線。因此,控制大寧,對於制馭兀良哈、女真,遏止韃靼東進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經營大寧,朱元璋曾花費一番苦心。洪武二十年,為了對付納哈出,朱元璋下令築大寧、寬河、會州,富國四城,並駐兵防守,隨之,設大寧都指揮使司及大寧中、左、右三衛,並以木榆、會州、新城等衛隸之。洪武二十四年,甯王就藩大寧,又增置衛所十餘處。朱元璋甚至在大寧衛設立儒學,教授武官子弟,設教授訓導,「仍選識達達字者教習達達書」,並「頒經書,以廣文教」。這些,在朱棣下令拔大寧於保定後,全被取消了,大寧「遂為空城」。朱元璋的心血,被朱棣做皇帝的野心和大而無當的規劃淹沒了。

  兀良哈三衛設於洪武二十二年,而「久之皆叛去」。靖難之役後,朱棣雖加意攏絡,「欲使受國恩,永為外藩,共享太平之盛」。但兀良哈三衛「當成祖之世已煩駕馭」,不時剽掠邊地屯堡,甚至與本雅失裡合謀寇邊。因此,放大寧雖貽患後世,但永樂年間就已顯出禍端。

  大寧之棄,使遼東到宣府的防禦線被切斷了。而且,大寧既棄,開原逼塞不可居,不得不將韓王朱松改封平涼。再加上東勝諸衛遷於內地,開平遷于獨石,北邊第一道防線完全崩潰,只有靠近北京的第二道防線可守。自是「諸夷列我險阻,闖我門庭,要我官員,殘我吏民」,「畿輔之間騷然多事矣」。永樂以後的邊患,不少與兀良哈有關,加之國都遷於北京,其威脅益顯嚴重。後人對此批評甚多!

  正統己巳,嘉靖庚戌,諸敵犯內,皆從此(指大寧)至,則(兀良哈)陽順陰逆,亦臥榻鼾睡故也。

  泰甯、福余常與東虜合,而朵顏常與西虜合。弱則乞賞,強則要挾。少則鼠竊狗偷,眾則稱兵入犯。或聯姻於西虜而藉其勢,或鄉導於東虜而假其聲……使我薊邊疲於奔命,此賊寔為之耳。

  明朝許多有識之士,看到這種局面潛伏著更大的危險,有練兵振武之謀,有恢復大寧之議。大學士丘浚指出:「京師東北藩離單薄之甚,異時卒有外患,未必不出於此。」明末東北邊警頻仍,完全證明了丘浚的這一預見。

  此外,在內遷遼王的同時,朱棣又將谷王從宣府、遼王從廣寧內遷。塞王內遷,固然解除了諸王對皇位可能構成的威脅,但也大大削弱了北邊的防衛力量。這樣,就形成了國都靠近前線,天子坐鎮守邊的局面。儘管朱棣雄心勃勃,長驅遠駕,揚威塞外,但留給後世的卻是北部邊防退縮的格局。

  朱棣的措置失當留於後世,極大地影響了明朝政權的穩固。明末清初,不少人追究明朝滅亡的責任,都不免要歸罪於朱棣。傅維鱗說:「太宗定鼎幽燕,居外馭內,南面以臨海宇。獨迫在邊陲,則守禦為艱。然而大寧之內徙三衛之外向,獨石之孤懸,東勝之淪沒,撫今追昔,寧無歎慨!而況于數千里嚴疆,一旦波沉陸海,則明季邊臣之偷玩,有不忍言者。而跡其始境,寧不罪有所歸哉!」讓朱棣承擔一定罪責是不冤枉的。

  §十一、遷都北京——一個天下共主的偉業

  朱棣即位,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就把北平改稱順天府,建為北京,稱做行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又改北京為京師,正式遷都北京。早在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就下令營建北京宮殿,並開始從全國各地徵集物料。永樂十五年(1417年)北京宮殿正式開始營建,經過三年半的時間,永樂十八年(1421年)十二月建成。整個京城的建築包括城牆、城門,皇城、紫禁城、宮殿和壇廟。其設計精巧,宏偉壯麗,令人歎為觀止。北京城的宮殿壇廟,其規模、型制被清朝所沿襲,一直保存至今,是中國建築史、乃至世界建築史中的瑰寶,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永樂遷都北京,是明朝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自遷都之日起,政治家、史學家便對其利弊爭論不休,數百年後而不已。一些明朝人認為,北京地理上有許多優越之處,他們將北京與長安、洛陽、汴梁相比較,認為北京形勢最優。他們說:

  天地間之形勢,大抵無如燕京,其次則關中,洛陽四面受敵,非用武之地,然視汴猶為上游焉,若金陵則僻在東南,不足控馭西北,非勝地也。

  至於其優越之處,無非是:

  滄海遶其東,太行峙其西,後枕居庸,前襟河濟,饒谷馬魚鹽果窳之利。順天為皇居,東南轉漕,秦晉入衛,形勝甲天下。

  然而,另一些人也常常批評永樂遷都北京,他們對北京的地位十分擔心。大學士丘浚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