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七四


  民間對朱棣的黷武,也表現出種種不滿。明朝政府是獎勵生育的。丁多可以打仗,可以服役,可以供賦。因而明廷對「一產三男」之家給予格外優待。但是,永樂時期,由於兵役不止,勞作不休,民間甚至不希望多生男子:「京師愚民有厭多男子,生則棄之不育者。」這是多麼悲慘的現象。唐人哀歎:「信是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殆與之同心。和御用文人歌頌朱棣武功相反,一些邊塞詩反映出民間厭惡戰爭的情緒:「曾逐嫖姚出漢關,故鄉寧負老來還!到家莫恨無金印,數畝青山夢亦閑。」「無家亦歸去,勝作異鄉塵。」「多少還家夢,中原有弟兄。」

  明朝軍隊總數,洪武時期為一百五十萬到一百七十萬人,到永樂時期膨脹到三百一十萬人之多。洪武時王淑英上疏,已哀歎兵過多,造成「賦斂之難平」,「儲蓄之未豐」,永樂時軍費負擔可想而知。龐大的軍事開支和無止境的揮霍,都來源於軍民的血汗。以屯軍而論,宣德初年龔翊上言說,「官軍屯田,子粒繁重」,田土所出「除工費及本力外,抵官數常恐不足,已周歲月糧,夫複何望?忽遇欠歲,尤更狼狽,是以凍餒交迫。強者取於觸法為非,弱者甘為溝瘠以死」。以民間而論,永樂二十年八月戶部尚書郭資言:「天下郡縣所上永樂十七至十九年實征之數,分豁本色折色……率未完。」洪熙元年四川雙流知縣孔諒言,「貢賦應納稅糧外,複有買辦、採辦等事」,「致有吏曹交通攪納,巧立辨驗折耗之名,科取數倍,奸弊百端,重為民害」。百姓由於軍費而造成的沉重負擔是極為嚴重的。因而,朱棣的一再北征如前文所述遭到了眾多大臣如方賓、夏原吉的激烈反對。另外,朱棣的頻年出師也遭到了鄰邦的批評和恥笑。比如,第一次北征的消息傳到朝鮮,其君臣有如下這樣一段對話:

  廷顯啟於上曰:「帝欲以二月十五日親征韃靼,抄諸路軍,諸路城子,男無餘丁,老弱婦女亦不得出於城外。禁兵侍衛而立食,外卒牽車而轉輸。」

  上問:「達達先來侵歟?帝欲先往征乎?」

  廷顯言:「達達之來侵,臣等未之聞也。但聞沂國公率禁兵見敗於賊,故帝欲雪其恥,將往征之。」

  上曰:「彼來侵我,不得已而應之可也。若我先勞民而往征於窮荒之地,可乎?不勝則為天下笑矣。」

  §十、內遷大寧都司——始料未及的遺患

  朱棣奪取皇位對明朝政治的影響是深刻的,它同時也給明朝的北部邊防留下隱患。為了奪取和鞏固皇權,朱棣借助邊防力量,使之調頭向南,塞王的內遷、北京的經營都是為著鞏固統治和對付國內的反對勢力。朱棣的地位鞏固了,北部邊防卻空虛了。隨著國內秩序的穩定,朱棣把重點轉移到控制四夷的宏偉事業上來,為的是做一個超邁千古的蓋世雄王。然而,他的蒙古政策,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北部邊防困擾了明朝近兩百年。

  明朝弘治年間的兵部尚書馬文升說:

  太祖高皇帝平一四海之後,以西北邊境與胡虜密邇,慮為邊患,故于甘州設立陝西行都司,寧夏設立五衛所,大同設立山西行都司,宣府設立萬金都司,古營州設立大寧都司,于遼東古襄平設立遼東都司,各統屬衛如臂指之相使,氣脈之相屬,以捍衛夷虜,又分封肅、慶、代、谷、寧、遼六王于甘州、寧夏、大同、宣府、大寧、遼東,凡百軍馬俱聽節制,以藩屏王室。若有寇賊侵犯,就命各王掛印充總兵征剿,各邊初無總兵鎮守巡撫官之設,彼時胡虜遠遁,邊方寧謐。

  朱棣的即位,打破了北部邊防的這一格局。

  朱棣以一隅之兵爭天下,必須先安定後方,鞏固地盤,並需要擴大自己的力量。安定後方,有兩點十分重要,一是號稱「善謀」、實力僅次於燕王的甯王朱權不要做梗;二是韃靼諸部不要乘機搗亂,如果能爭取他們加入自己的營壘則更好。《明史》說:

  成祖從燕王起靖難,患甯王躡其後,自永平攻大寧,入之。謀脅甯王,因厚賂三衛,說之來,成祖行,甯王餞諸郊,三衛從,一呼皆起,遂擁甯王西入關。成祖複選其三千人為奇兵作戰。天下既定,徙甯王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遂盡割大寧地畀三衛,以償前勞。

  這裡講燕王「靖難」之後做了三件事:徙甯王南昌,徙行都司保定,割大寧之地。朱棣不惜削弱北部邊防以奪取和鞏固皇位,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沉重。

  關於「盡割大寧之地畀三衛」,明人的記載是很多的。然而《實錄》、《明會典》等官書並無記載。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說:「靖難兵之起,三衛夷人從戰有功,故畀之(大寧之地),國史不書,莫可考焉。」茲舉私史數例:

  鄭曉:《皇明四夷考》:

  靖難初,首劫大寧兵及召兀良哈諸酋率部落從行有功,遂以大寧畀三衛,甯王移封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為大寧都司。今三衛歲二貢,貢衛百人。

  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十八三衛志:

  文皇從燕起靖難,使使以賂請,而兀良哈以騎來從戰有功,……文皇帝乃移王與其軍內地,而以其地畀兀良哈等,使仍為三衛,其官都督至指揮千百戶有差,約以為外藩,歲給牛具、種、布帛、酒食良厚。

  嚴從簡:《殊域周諮錄》卷二十三:

  靖難兵起,……盡拔大寧諸軍及兀良哈三衛胡騎,挾甯王入松亭關,趣援北平。永樂元年敕諭兀良哈部落曰:……今仍舊制。設大寧、福余、朵顏三衛,俾爾等統處軍民,鎮守邊境……乃廢大寧鎮,空其地給賞三衛夷人,每歲朝貢以為東北外藩。

  朱鷺:《建文書法擬》上:

  建文元年十月,靖難兵以甯王權及大寧諸軍、兀良哈三衛胡騎入松亭關,趣援北平,大寧空。(大寧既破……從官稍稍入城,陰結諸胡並思歸之士,瀕行甯王餞送郊外,伏兵擁甯王去,遂詔諸胡及護衛官校,皆從甯府畢發,而城為之空。其後,大寧棄與朵顏諸虜,而行都司遷保定。)

  屠叔方:《建文朝野彙編》:

  燕王靖難初,兀良哈騎兵先韃靼來助,遂棄大寧故地與之,以內邊為界。

  談遷:《國榷》卷十七:

  義旗初建,首下大寧,簡兀良哈三千騎為奇兵,立三千營,不忘其德,盡捐大寧地予之,割雄鎮以資伏莽。

  此外,還有相當多的文章奏議均同此說。

  在蒙古方面,記載此事的則有《蒙古黃金史綱》。

  朱風、賈敬顏譯:《蒙古黃金史綱》:

  永樂皇帝統帥自己少數護衛與山陽之六千兀者人,水濱之三萬女真人又黑城的漢人整兵來伐洪武皇帝之孫建文皇帝,捺銀印於頸而廢逐之。於是……永樂皇帝為君……號曰永樂大明。以擁立之功而賜與六千兀者人以三百大都。

  這段話雖未確指以大寧地畀兀良哈之事,但卻有力地證明靖難時朱棣與兀良哈之間有過一筆政治交易。

  日本和田清先生對以大寧畀三衛的說法表示懷疑。他認為此說是由於人們對建文帝的同情而將事實演義了。他說「三衛遠在北方的根據地,它既沒有被成祖收買的可能,也沒有脅從甯王的可能」。「成祖不但沒有得到三衛的援助,反而曾為制馭三衛費盡心機」。而且成祖還說過「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以永遠無事矣」這樣的話。成祖棄大寧,有「徐圖他策」的打算。只因為他的死,重置大寧的志願才未得實現。

  類似的說法在明朝時便已出現,或為和田清之說所本。陳仁錫在《皇明世法錄》中說:

  論曰:三衛地界宣、遼,為薊門之肩背,自大寧失而宣遼隔絕,昔人有血脈雍滯,肩背拘孿之恨,豈不信哉!世多以文皇畀虜為口實,爰考永樂、宣德有剿捕之詔,有宣捷之敕,除惡務本,曷嘗不廑門庭之誠乎?且文皇帝嘗語大學士金幼孜曰:今守開平、興和、大寧,邊境可幸無事。當日無棄大寧之意甚明。大寧棄斯開平難守,開平棄斯古北可慮,胡馬雲擾,誰階之厲?初以三衛偵虜,亦略仿漢倚烏桓伺匈奴。或謂喜處之可因以為間,雖藩離失而耳目在,計非全拙。乃市賞無藝,至為東西虜攘臂掛藉,譬養鷹而絛絏去手,又如之奈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