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七三


  時和甯王、瓦剌、兀良哈三部落之眾,不相統一,彼此疑畏,各先遠避,保其種類。是以天兵如入無人之境,直至黑松林以北。但俘其老弱,並獲其馬牛羊以歸。

  《實錄》等幾種記載,多含混誇張之詞,但總之都說這次出征的主要目的並未達到。阿魯台遠遁,明軍未能與之交鋒,回師擊兀良哈,亦僅俘其老弱。本為伏虎,卻以擒兔搪塞,總算不枉出塞一場,也算給朱棣掙了點面子。王世貞說「是舉最為得志」,然後接著又說「阿魯台竟遁去,未伏誅」。是得志呢?還是不得志呢?王世貞的「微言大義」是很清楚的。

  以上就是所謂「三犁虜庭」了。

  至於以後兩次北征,均是「無功而還」。《明史·夏原吉傳》說:「已,複連歲出塞,皆不見敵。」

  第四次北征,永樂二十一年征韃靼:「六師深入,寇已遠遁。帝方恥無功,見其(也先土幹)來歸,大喜。賜姓名,封忠勇王。」也先土幹之歸,使出師而不遇敵的朱棣喜出望外,此事可聊掩朱棣勞師無功之恥,因此朱棣禮遇也先土幹甚隆。然而,也先土幹的歸附並無補于對阿魯台的控制。王世貞在記載也先土幹的歸附時,同時點出也先土幹是「別部酋長」,即並非阿魯台所部,又是一番春秋筆法。

  第五次北征,永樂二十二年征韃靼,仍不見敵。「車駕次天馬峰,複行數十裡,甯陽侯陳懋等遣人奏:臣等已至答蘭納木兒河,彌望荒鹿野草,虜只影不見,車轍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久。」「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餘裡,無一人一騎之跡。」

  這時朱棣本人也感到北征沒有什麼希望了。五月甲申,大軍在開平,朱棣召楊榮、金幼孜至幄中,諭之曰:「朕昨夜三鼓夢有若世所書之神人者,告朕曰『上帝好生』,如是者再。此何祥也?豈天屬意此寇部屬乎?」朱棣簡直以為是有上帝在暗中保護韃靼人。今人黃雲眉先生說:「假夢神人告語,知成祖鑒王師四出之徒勞,犁庭之願於是乎弛矣。」甚是。

  這年六月甲子,朱棣死在班師途中的榆木川。「五出漠北」就這樣結束了。

  朱棣好大喜功,欲效古名王標榜於後世,第一次出塞尚未遇敵,就忙於勒石刻銘以誇示天下。玄石坡銘曰:「維日月明,維天地壽,元石勒銘,與之悠久。」擒胡山勒銘曰:「瀚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胡塵,永清沙漠。」廣武鎮勒銘曰:「于鑠六師,用殲醜虜,山高水清,永彰我武。」氣勢何等雄壯!但是,朱棣殫盡畢生精力,其志竟未得伸。王世貞感歎朱棣北征是「遠慕雄略而近遺廟算」。說他「披堅馳輕,冒犯霜露,以媒叵測。北望而抱遺弓之痛,至今猶若新矣」。真是千古遺恨。朱棣麾數十萬大軍,竭全天下之人力,頻年出師,「竟不能貽數年之安」。朱棣遠遠沒能解決蒙古問題。不僅在永樂以後明朝仍然受到韃靼、瓦剌的騷擾,就是在永樂時期,這種騷擾也未能完全解除。

  史稱朱棣「善戰」,實也有可議之處。

  第一,朱棣為燕王時,曾與秦王、晉王同時出塞,其時燕王雖有功,但秦、晉二王亦非敗北,而是未遇敵。只是在秦、晉二王死後,燕王始得脫穎而出。

  第二,《明太祖實錄》經過永樂朝兩度重修,其用意之一便是貶抑諸王而抬高朱棣,凡記燕王之事多誇飾之詞。而野史如《吾學編》、方志如《雍大記》,則皆言秦王「嚴毅英武」,晉王「聰明英銳」,於其事功亦有記述。

  第三,靖難之役時,朝廷元戎宿將早被朱元璋收拾乾淨,朱棣久駐塞上,擁有重兵,又有長期的統兵經驗,而三年所得唯北平三府,其間圍濟南久不下,東昌之役、白溝河之役幾潰不成軍,後以中官為內奸武臣多臨陣叛降才輕易取勝。

  第四,朱棣即位後,數次麾師出塞,既不顧遠離根據地,又不考慮饋運之艱難,而每出師又對敵情茫然不知,進入敵境才想起偵察。永樂二十二年出塞,「獲虜諜者」,方知「虜去秋聞朝廷出兵,挾其屬以遁,及冬大雪丈餘,孳畜多死,部曲離散。比聞大軍且至,複遁往答蘭納木兒河,趨荒漠以避」。決策既不高明,指揮亦欠周詳。

  第五,朱棣剛愎自用,左右唯承命而已,「諸元侯銳士,徒知凜畏」,謀議畜朒。朱棣又不願諸將分其功,宿將何福從征,僅以「數違節度」,遭嫌自經。「功冠交南」的張輔,被朱棣「亟借而北」,出塞從征,但僅令其「俾之督運」而不預軍政。因而,難說朱棣是位好的軍事統帥。相反,朱棣所征之敵又具有許多優勢:「馳突,北虜之所便宜。沙漠,斥堠之所不及。」內地軍士「夏往有暑渴之虞,冬進有寒僕之患,樵蘇稱後,或虞於糧,邏堠暫弛,每至於失道」。因而,「今以數萬之眾,逡巡於瀉鹵不毛之地,始則求戰之無期,終則入塞之途遠。隱柳伏荻,戒心日警,鳴笳銼鏑,車變不常。而欲以有限之食,垂竭之力,群既困之敵,為盡殲之舉乎?」蒙人逐水草而居,能戰而戰,不戰則走,成敗之數,早已決定了。

  以朱棣的胸懷,是要做全天下之主的。他的征交阯、下西洋、出西域等等,均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唯獨北征蒙古,為之留下了終生遺憾。壘土九仞,功虧一簣。每讀史至此,常為惜之。朱棣憚畢生精力解決蒙古問題。韃靼的阿魯台、瓦剌的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儘管乍臣乍叛,但還是接受了明朝的封號,號稱蒙古可汗的,不論是鬼力赤,也不論是本雅失裡、答裡巴卻一直與明廷處於對抗姿態。紮奇斯欽的文章已經指出這一點。既然是這樣,不管御用文人怎樣吹噓朱棣北征「廓清妖氛」,「幾無孑遺」,朱棣都十分清楚蒙古的不臣之心。什麼和甯王、順甯王,名義雖好聽,實際並不可靠。

  永樂二十年,朱棣北征經過李陵城,發現了一通元朝留下的李陵台驛令謝某德政碑。碑陰刻有達魯花赤等名氏。朱棣深以此為慮。他說:「碑有蒙古名,異日且以為己地,啟爭端。」命隨行的侍讀王英往擊碎之。這說明朱棣完全清楚蒙古人並未誠心臣服,而且,對其將來能否臣服也心中無數。他似乎已預感到蒙古將會成為子孫之患。

  永樂北征對蒙漢雙方的破壞是巨大的,它使蒙古地區的社會經濟生活無法正常進行。數十萬大軍深入漠北,勢必使其老幼男婦無不投入戰爭。明軍每入其境,不但「斬其名王」,而且「虜其男婦」。如前所舉,永樂八年北征,明軍至長秀川,韃靼「棄輜重牛羊雜畜滿山谷及河之兩旁,連延百餘裡」,「輜重彌望」,「棄牛羊狗馬滿山谷」,明軍則「收其牛羊雜畜,焚其輜重」。又如永樂二十二年北征,韃靼「去秋聞朝廷出兵,挾其屬以遁。及冬大雪丈余,部曲離散,比聞大軍且至……複趨荒漠以避」。北征給蒙古地區經濟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

  北征給明朝造成的最大問題是「財力大窘」。第一次北征時,就遇到糧餉不足。清遠侯王友率軍運餉不至,「軍士乏食,多餓死者」,朱棣不得不「久素食」,「命以所獲牛羊悉分諸將給軍食」,甚至「供具減半」。第五次北征,「士卒饑凍,饋運不濟,死亡十二三」,楊榮「請以供禦之餘給軍,而令軍中有餘者得相貸,入塞官為倍償」,才勉強渡過難關。

  永樂北征,第一、二兩次用兵均達五十萬,第四次三十萬,其他兩次亦在數十萬之數。為了供給這樣龐大的軍隊,幾乎需要動員全國的力量。以永樂二十二年北征為例,為供軍餉,天下府庫,搜索殆遍,「查勘兩京及天下庫府藏遞年出納之數」,「點勘南京並直隸衛府州系食糧遞年出納之數」,令督山西、山東、河南三布政司,直隸、應天、鎮江、廬州、淮安、順天、保定、順德、廣平、真定、大名、永平、河間十三府,滁、和、徐三州有司造車,丁壯挽運。共用驢三十四萬頭,車十一萬七千五百七十三輛,挽車民丁二十三萬五千一百四十六人,運糧凡三十七萬石。永樂二十一年北征,命河南、山東、山西民丁隨軍供饋餉,「郡邑各遣官率之,憚行者往往為規避計」。由於道路險遠,地凍天寒,不少民夫在運糧中凍傷手足或疾病而死。

  朱棣好大喜功,征安南,下西洋,營建北京宮殿陵墓,再加上一再出塞親征,國家早已被弄得入不敷出、疲憊不堪了。因此洪熙、宣德以後不斷有人對永樂弊政提出批評。范濟謁闕上書,希望「毋以征討夷狄為意,毋以忿忿不平為念。棄沙漠不毛之地,憫華夏禮義之民。俾婦不霜,老不獨,盡力于田蠶,貢賦于上國。邊塞無傷痍之苦,閭裡絕呻吟之聲」。朱棣一死,他們把壓在心底的話一下抖了出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