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五〇


  而朱棣竟要求岷王楩凡事與命將計議而行,其地位不是一落千丈了嗎?建文四年九月戊申,朱棣對各王府官軍進行了一次沒有先例的賞賜。「賞分三等」,「第一等比奇功,第二、第三比頭功例,第四等比次功例,不升官者加賞鈔十錠,典膳仍在本職,食俸同正六品,賞准次功百戶例,舍人准次功總旗例,凡五百八十七人,賞鈔有差」。《皇明祖訓》規定,「凡王國有守鎮兵,有護衛兵。其守鎮兵有常選,指揮掌之,其護衛兵從王調遣」。王府護衛是親王控制的軍隊。朱棣通過這一賞賜,至少是擴大了皇帝對王府官軍的影響,削弱了藩王的控制力。十月,朱棣令晉王濟熺在其護衛內撥馬步官軍四千隨高平王、平陽王于平陽衛府暫居,「分原給本府符驗二道與之」。

  這就是在變相地縮小王府護衛的編制了。至於與甯王的「中分天下之約」,更是早已拋到腦後。朱棣做了皇帝後,絕不提此事。甯王朱權找到朱棣要求改封到江南。他提出蘇州,朱棣以「畿內」為由不予批准,頗有榻下豈容他人安睡的味道。朱權提出錢塘,朱棣說:「皇考以予五弟,竟不果。建文無道。以王其弟,亦不克享。」依然不同意。朱棣擺出建甯、重慶、荊州、東昌幾處,說:「皆善地,惟弟擇焉。」最後,朱權于永樂元年二月改封南昌,此事就算了結。朱棣是玩弄權力的高手,他憑藉手中實力,將眾親王任意置於股掌之中。此後,藩王的權力、地位進一步削弱,仁、宣之後,諸王甚至有出城之禁。二王亦不得相見。親王便成了徒糜祿餉的寄生蟲。

  永樂即位之初,面臨著缺官的局面。不久,由於「悉復舊制」,被黜官吏只要「以奏牘付科」,即可以複職,再加上湧現出一大批靖難新貴,官僚隊伍迅速膨脹起來。到永樂二年六月,「中外官數」竟「比舊額增數倍」,迫使朝廷不得不給予注意。由此不難看出建文省官吏、並州縣的必要性,也可以看出永樂刻舟求劍的復舊政策所帶來的問題。

  朱棣的復舊,甚至偏頗而極端。以田賦而論,建文中革去江南蘇松重賦,解除蘇松人不得做戶部官的禁令,本是一件有惠於民的好事。但這一政令也在復舊的名義下被朱棣取消了。據說,朱棣對要求降低江浙地區官田重賦的官員十分痛恨,蘇州知府金炯就因此被檻車徵至京而死。永樂中,農民實際交納的賦稅要遠遠超過定額。特別是在遷都之後,農民要負擔龐大的運輸費、手續費等等。因此,論者曰:「太宗即位,盡革建文之政,民力不堪,明制徵及分者,官得遷轉,又數赦免。然歲積逋糧,至宣德末,蘇州一郡已七百九十萬石,常松亦然。」「吳民大困,流亡日多,一郡逋賦至七百九十餘萬。督使相繼,終不能完……宣德中雖名減賦,實則同洪武之舊。」甚至連建文年間僧道每人限田五畝,其餘均給農民的規定也被廢除。朱棣的復舊,並不問其是否有利於國計民生,但是建文所出一律推翻,有些感情用事。

  朱棣絕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守成之君。任何祖宗成法都不能束縛他的手腳。他宣稱「刑名一以大明律科斷」而實際上濫施殘刑酷法,任意殺人,毫無章法。至於南征安南,親征蒙古,遷都北京,派鄭和下西洋,又有哪一件有祖訓可援?朱棣的許多做為都與祖訓不合,甚至與自己在《聖學心法》中的說教相左。朱棣率領靖難之師進入南京時,要不是楊榮攔馬提醒,幾乎忘了應該先去拜謁朱元璋的陵墓。他所宣稱的尊崇祖制,率由舊章云云,與他的先謁孝陵後登寶座一樣,是做樣子給人看的。

  朱棣的人格是矛盾的。我們要考察的是朱棣怎樣將截然不同的說與做集於一身,如何使這種雙重人格在他身上得到平衡。

  永樂四年閏七月己巳,朱棣召見北京儒士武周文,勞諭甚至,特命為翰林侍講學士,賜冠帶金織羅衣一襲。第二天,武周文入謝,朱棣便因其老而令致仕。這樣一個普通的老年儒士,為什麼會受到朱棣的如此優禮?朱棣對翰林侍讀胡廣等說:「朕守藩時,閒暇喜觀《易》。時王府官亦有三二人知《易》,然皆不若周文切實。但所言亦有拘滯不流動處。」原來這位武周文是朱棣在《易》學上的知音,但似乎不如朱棣對《易》理解得深。朱棣說:

  蓋《易》道妙在變通不失其正耳。古人「隨時從道」之說,最得要領。

  又說:

  為學不可不知《易》,只「內君子,外小人」一語,人君用之,功效不小。

  看來,朱棣深得《易》經「變通」的要領。他從「隨時從道」引申出左右逢源的權術,凡事取其適於自己者曰「從道」,去其不適於自己者亦曰「從道」;以「內君子,外小人」作為自己行為辯解的理論,君子之所為者行之,小人之所為則以「外小人,內君子」為說詞。他既是小人,又是君子,隨時變通,為我所用。

  §三、煌煌文治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率兵南下時,他的主要謀士僧道衍要求朱棣在功成之日要保留讀書種子,就是預見了時勢將要發生這種變化。

  朱棣做了皇帝後,立刻適應了這種變化。他知道,人民絕不歡迎一個暴虐好殺的皇帝。永樂元年朱棣對他的群臣說:

  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禮樂刑政有其序……朕皇考……撥亂反正,不得已而用刑,特權一時之宜。及立為典常,既有定律頒之天下,複為祖訓垂憲子孫,而墨劓剕宮並禁不用。朕以菲德繼承大統,仰思聖謨,夙夜祗服,惟欲舉賢材,興禮樂,施仁政,以忠厚為治……以上不負皇考創業之艱,而朕于守成之道,亦庶幾焉。

  又有一次,通政使趙彝等引奏一個山東男子,進獻陣圖。這本來是要迎合朱棣,獻媚取寵的。不料遭到了朱棣的批評。他說:

  自古帝王用兵,皆出於不得已。夫驅人以冒白刃,鮮有不殘傷毀折。其得不死,亦幸也。朕居軍旅數年,每親當矢石,見死於鋒鏑之下者,未嘗不痛心,但出不得已耳。今天下無事,惟當休養斯民,修禮樂,興教化,豈複當言用兵。此輩狂妄,必謂朕有好武之意,故上此圖,以冀進用。好武豈盛德事?其斥去之。

  為表示自己是一個偃武修文的明君,朱棣大肆張揚其事。他倡導儒學,優禮孔裔,不斷聚集文士編纂圖書,在他身邊總是簇擁著一批文人學士。朱棣本身似乎也真的溫文儒雅了起來。永樂朝的御用文人楊士奇稱頌說:「太宗皇帝禦天下,慨然欲作新人,興起斯文。」朱棣將首先降附且長於文學的解縉、胡廣、黃淮、胡儼、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人羅置內閣。這些人「既榮稱於其身,暨其家之父子兄弟」亦皆「與被其榮」。然而,他們是以參贊機密、參與決策的名義進入內閣的。

  1.文官制度趨於完善

  正是這些人進入了內閣,肇始著明朝政治制度的重大轉變。洪武廢除丞相之後,由皇帝直接統轄六部,在行政管理上卻了一個環節。朱元璋曾一度設立四輔官。四輔官品位列公侯都督之後,但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不久罷設。後來,又仿宋制設立殿閣大學士,正五品,不過「侍左右,備顧問」,幫助皇帝處理公務而已。當時幫助詳看奏章的是翰林官和春坊官,他們可以「兼司平駁」。解縉、胡廣、楊榮等七人入直文淵閣,是在朱棣即位的當年九月。以文學侍從之官,進入決策行列,說明文官制度趨於完善,這是文治的重要標誌,也是國家成熟的標誌。但這時入閣的都是編修、檢討、講讀之類的官員,品秩不高,沒有部屬,也不專管什麼部門,各部門奏事也不得相關白。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內閣的地位越來越高,超越六部,成為決策的中樞,對後世政治制度影響甚大。

 2.延攬人才,重視學校科舉

  明朝自洪武以來,國學及府州縣學在全國普遍建立。朱棣繼承其事,重視學校教育。永樂四年三月初一,朱棣親自到太學祭祀孔子。在他親撰的碑文中說:「朕惟帝王之興,必首舉學校之政,以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致天下之治。」他強調尊禮孔子,是因為孔子之道「至大」,「天下不可一日而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