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一三


  且說,朱棣聽說朱元璋的死訊,帶領軍隊赴京奔喪。即將到達淮安。齊泰與朱允炆商議隨即派人帶了敕符根據太祖遺詔勒令諸王返回自己的封國。朱棣見到這個敕符大怒,仍要下令進舟。只因見到江口已經設兵把守,才沒有下令。時諸王子皆赴京奔喪吊,朱棣被阻,也無可奈何。僧道衍對燕王說:「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為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也。他日風雲感會,羽翼高舉,則大江只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這一番話深深打動了朱棣的心。現在渡江條件不成熟,不僅不能成就大事,反會留下不孝之名,來日方長,只待將來風雲際會展翅高飛了。於是朱棣又帶兵返回了北平。

  明朝人朱鷺認為不准諸王赴京臨葬是不高明的,他造成了皇帝與諸王之間的嫌隙。按封建禮制,天子七月而葬,朱元璋的親子是應該臨葬的。不准他們赴京,必然使他們產生怨忿之心。當時四方平靜無事,國家鞏固,諸王雖以叔父之尊,以藩王之重,必不肯利用父皇之死來發難。以遺詔止臨葬是過於謹慎了,它向諸王示以猜疑,諸王反過來持有猜疑之心就是不可免的了。他因此批評了齊泰、黃子澄的見識短淺。朱鷺又說:「若詔書未至而文皇(指燕王朱棣)先來,弗可止也;其不奉詔,亦弗可止也。」其實朱鷺所見並不全面,如上文的分析,詔止臨葬是事勢所然,它棋高一招,使諸王猝不及防,又師出無名。不過,也可以說諸王安于封國按兵不動卻也並非全是遺詔和敕符的作用,他們與朝廷的對抗尚未準備成熟。一旦時機成熟,什麼遺詔、敕符都是不放在眼裡的。然而談遷更認為朱元璋臨死時召朱棣入京這個情節出於永樂時的偽造。他說:

  實錄於末,命特持符召燕王,建文用事者矯詔卻還之淮安。疾劇,上問第四子來未,此永樂時飾說也。先是敕燕王備虜,蓋無一日忘者。甯溺愛啟嫌于諸王哉?淺之乎,窺高皇矣!

  他將此前朱元璋給燕王的有關備禦邊防的一系列敕令聯繫起來看,認為以朱元璋之精明,必不如此。我想這是有道理的。實錄不過借此突出朱棣的地位而已。

  看來,皇太孫朱允炆嗣皇位是決定了的。但這皇帝之位能否保住,還另有分說。

  §二、建文帝

  天降下民,作之君。我皇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統有萬邦,宵衣旰食,弘濟民囏,凡事有益於天下者,無所不用其心。政教休明,規模宏遠。朕以眇躬纂承大統,恭依遺詔,於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日即皇帝位。夙夜祗懼,思所以克相上帝,以無忝皇祖之大命,永惟寬猛之宜,誕布維新之政。其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於戲!德惟善政,政在養民,當遵先聖之言,期致雍熙之盛。百弼卿士,體朕至懷。

  這就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同一天,安葬朱元璋於孝陵。他被諡以高皇帝,廟號稱太祖。守成之主仿佛都是受命於危難的。老皇帝的死像沉重的愁雲,壓在紫禁城上。那些未能醫好朱元璋病的醫官除一個外都被朱允炆殺了。建文帝下詔行三年喪。群臣請求以日易月。建文帝說:「朕非效古人亮陰不言也。朝則麻冕裳,退則齊衰杖絰,食則膻粥。郊社宗廟如常儀。」他讓禮部制定治喪的禮儀。結果決定,京官聞喪的第二天,身著孝服,頭戴烏紗帽,系黑角帶,赴內府聽遺詔。京官一律在本署齋宿,朝晡詣幾筵哭。越三日成服,朝晡哭臨,一直到下葬而止。自成服後始二十七天之後服除。命婦要身著孝服去掉首飾從西華門進入宮內哭臨。諸王、世子、王妃、郡主、內使、宮人都要斬衰三年,二十七日服除。同時派行人頒遺詔于天下。在外百官,詔書到日素服、烏紗帽、黑角帶,四拜,聽宣遺詔,然後舉哀再四拜,三日成服,每日設香案哭臨,三日除。另外還要分別遣官到京致祭,祭物由禮部置備。

  這時建文帝所倚重的有兩人,一是齊泰,一是黃子澄。

  齊泰,溧水人,原名德。在洪武十七年舉應天鄉試第一,第二年成了進士,曾任禮部和兵部的主事。朱元璋以九年無過之臣陪祀,齊德被選中,賜名為泰。洪武二十八年從兵部郎中擢升為左侍郎。朱元璋曾經向他問詢邊將姓名,齊泰歷數無遺。又問各種圖籍,泰則從袖中拿出一本手冊請朱元璋覽閱,手冊所載簡要詳密,朱元璋大為驚奇。朱允炆做皇太孫時,很尊敬齊泰。朱允炆做了皇帝,便讓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提拔他做了兵部尚書。

  黃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癸亥貢入太學,明年京闈鄉試第二,乙丑會試第一,進士及第第三,先任翰林院編修,升為修撰。後兼春坊官,在東宮伴讀。朱允炆即位,提升他做太常寺卿,讓他與齊泰同參軍國重事。

  另一名重要的謀臣,便是方孝孺。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寧海人。少年從學于宋濂,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以舉止端莊為朱允炆所重。蜀獻王聘其為世子師。建文帝即位召他為翰林侍講,第二年提拔為侍講學士,凡國家大政,都要向他諮詢。

  這些人輔佐朱允炆,頗想有一番作為,企圖對明朝政治有所更張。

  朱允炆即位不久,朝廷便連連下詔:下令文臣五品以上及州縣官推薦人才;下令省並州縣,革黜冗員;下令赦死罪、寬刑獄、蠲逋祖,賑災荒;下令天下軍戶單丁者放為民;下令天下直言,並舉山林才德之士。這年底,又下令賜明年田祖之半,釋放黥軍民囚徒還鄉里。新政於是次第展開。

  朱元璋在遺詔中稱朱允炆「仁明孝友」,並非虛誇。他自幼聰穎好學,秉性純孝,很得朱元璋喜愛。洪武二十三年朱允炆十四歲,他父親皇太子身上長了個大瘤子,疼痛起來呼天搶地,十分痛苦。他侍候在身邊,含淚撫摩,晝夜不離。朱元璋看到這個情況,感動地說:「有子孫如此,朕複何憂?」兩年多以後,太子又得了重病,朱允炆侍病曲盡了苦心。不久,太子死了,儘管他十分悲痛,還是事事不逾禮制。居喪期間,允炆搞得形銷骨立。朱元璋很是心疼,安慰他說:「毀不失性,禮也。爾誠純孝,獨不念朕乎?」這時,他已經五天沒吃沒喝了。聽了朱元璋的話才吃了一點粥。他又提出要為太子服喪三年,太祖也不同意。但在三年內,他笑不露齒,不飲酒吃肉,不舉樂,不禦內。有人勸他,他說:「服可例除,情須自致。」這時他的三個弟弟都還年幼。他親自撫育他們。白天一塊吃飯,晚上一同睡覺。朱元璋對此十分滿意。有一天他來到了允炆的寢宮,兄弟四人都在,朱元璋便隨口說出兄弟相懷本一身,允炆對道:「祖孫繼世宜同德。」得到了朱元璋大大誇獎。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後,朱元璋便常常將軍國大事交給他裁決,一方面由於朱元璋年事已高,政務繁重,同時也想讓他練習政事。原來在太子在處理章奏時,就常常出於仁厚對刑獄多有減省。皇太孫仍然如此,當時朱元璋行嚴酷之政,朱允炆則濟以寬大。他曾經遍考禮經,參考歷朝的刑法志,將洪武名例律改定七十三條。朱元璋十分高興。他說:「吾當亂世,刑不得不重。汝為治世,刑不得不輕。所謂世輕世重也。」朱元璋臨死前不久,因有病常常暴怒,許多人因此遭到遣戮。朱允炆總是和顏悅色地侍候他。吃藥要親自嘗,如廁則親扶起,唾壺溺器都親手提獻。夜裡大家都睡了,朱元璋叫允炆卻呼無不應,應無不起,常常是一夜一夜地不睡覺。這樣,朱元璋的心情也稍稍好些;因此許多獲罪的人得了救。朱允炆的這些品性道德,很得遠近的讚頌。

  但是仁厚與柔弱往往相連。朱元璋對此也不是沒有擔心,特別是他有著那麼多強悍的叔父。據說朱允炆生來臚骨稍偏,朱元璋因此常常叫他「半邊月兒」。一天夜晚,明月初升,有如一支銀鉤在雲間穿行,朱元璋正在讀書,恰巧讀到宋太祖詠月的詩。詩有「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萬國明」這樣的句子,很得朱元璋的讚賞。這時太子和朱允炆都在身邊,他想看看他們的才學,便指著天上的新月,讓他們以新月為題賦詩。

  太子賦道:

  昨夜延陵失釣鉤,何人移上碧雲頭?
  雖然不得團圓象,也有清光照九州。

  朱允炆賦道:

  誰將玉指甲,搯破碧天痕,
  影落江湖裡,魚龍不敢吞。

  雖然他們才思敏捷,但朱元璋對他們的詩都覺得不滿意,既缺少蓬勃的活力,又沒有帝王氣象,特別是「不得團圓」、「影落江湖」更是不吉利,因而慘然不樂。

  相反,燕王的氣質在吟詩作賦上,也反映出與他們的不同。一次,朱元璋出句,讓子孫們屬對。朱元璋說出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炆對道「雨打羊毛一片氈」。對雖工整,但仍是柔弱無力。而朱棣在一旁則對出了「日照龍鱗萬點金」這樣氣概非凡的句子。朱元璋不免為朱允炆暗暗擔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