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永樂大帝朱棣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驍勇的燕王

  §一、出生

  按朱元璋所使用的大宋政權的年號,今年是龍鳳六年。早在四年前朱元璋便奪得了江南首府集慶(今南京),他將它改稱應天府,作為自己事業的基地。而後他相繼佔有了鎮江、長興、常州、甯國、江陰、常熟、徽州、池州、揚州、婺州、諸暨、衢州、處州,多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地。朱元璋從大宋政權的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升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朱元璋不僅在戰場上節節勝利,而且把自己的領地內也治理得頭頭是道。兩年前,他設置了營田使,專責興修水利,督勸農耕,命將士所在開荒種田以產糧多少為獎懲,同時,他又設立了管領民兵萬戶府,抽點民間壯丁農時耕作、閒時習武,農戰一體、兵民合一。在群雄中朱元璋逐步加強了自己的實力地位。

  今年三月初,江南名士劉基、宋濂、章溢、葉琛一同來到應天。在一群虎將之外,朱元璋又多了一條臂膀。歷代帝王之都的應天府裡一派興旺,四月十七日(癸酉),這一天朱元璋心情特別好,夫人馬氏就要臨盆了,連一向深沉穩重的朱元璋也不能掩飾心中的焦急與喜悅。朱元璋正在案邊盤算如何向浙東發展,忽然內侍和宮娥相繼前來報喜,原來夫人馬氏生了一個男孩。說來奇怪,這孩子一出生,屋裡頓時充滿了五色光氣,把門窗映得通明,經日不散。一時宮裡宮外傳為異聞,在喜氣充溢之中添加了幾分神秘。

  朱元璋得子自然十分高興。後來他給這孩子起了個名字叫做棣。朱棣及諸子的命名是在吳元年十二月,他的幾個兒子都用帶木字偏旁的字為名。長子標,今年六歲,朱元璋打算讓他和剛來的宋濂學習經書。次子樉,三子,也都生得靈透可愛。他們雖然年幼,但都是朱元璋的希望。將來,一旦成就大業,這些鳳子龍孫,就是帝室的羽翼。皇子越多,羽翼越眾,皇室就越不會感到孤立無援了。但現在畢竟是創業時期,仍多艱難。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無不雄心勃勃。

  雖然,去年十月,方國珍歸降了朱元璋,但他懷二心,竟推託有病,不接受朱元璋給他的福建行省平章的官銜,僅僅留下了朱元璋送去的符印。而同時元朝政府亦讓方國珍當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令他每年漕運十萬石糧到京師大都。朱元璋派人讓他「滌心改過」,方國珍不予理睬,朱元璋亦無可奈何。去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常遇春帶兵攻打杭州,數戰不利,元帥劉忙古歹,椽史商尚質都戰死在城下,朱元璋不得不把常遇春召回。

  皇四子的出生對朱元璋是個吉兆,五月裡便傳來了徐達在池州大敗陳友諒軍的捷報。陳友諒攻打池州,徐達、常遇春按照朱元璋的謀劃,以五千人守城,派一萬人埋伏在九華山下,待陳友諒兵臨城下,城上揚旗鳴鼓,伏兵盡發,緣山而出,循江而下,打他個措手不及,同時徐達等切斷陳軍的歸路,城中守兵又出城夾擊,把陳軍打得落花流水,斬首萬餘級,生擒三千人,大獲全勝。

  天氣乍晴乍陰,形勢也忽明忽暗。不到一個月,閏五月,陳友涼挾徐壽輝率領舟師引兵東下,攻陷了朱元璋佔有的太平。這一仗打得很慘。太平守將朱文遜戰死,行樞密院判花雲、王鼎及知府許瑗被俘殉難。不久,陳友諒殺其主徐壽輝,自稱大漢皇帝,盡有江西湖廣之地。據有西南的明玉珍,原為徐壽輝的部屬,聽說徐壽輝被殺也自立為隴蜀王。陳友諒又與張士誠相約合攻應天,江東一時大震。朱元璋與諸將商議戰守,竟有人提出或投降、或放棄應天奔鐘山的意見。

  烏雲夾著春雨壓迫著鐘山。石頭城裡,朱棣誕生所帶來的喜悅已被上上下下淡忘了,只有朱元璋和夫人馬氏還時時把他掛在心間。朱元璋看著繈褓中的朱棣,想著他有一天會替自己在疆場南征北戰,無敵於天下。這一天一定會來到的,就像緊鎖著鐘山的烏雲,一定會散開,陽光一定會再灑滿石頭城一樣。

  §二、受教

  這一年,朱棣已經八歲,生得虎虎威威,特別為朱元璋夫婦所鍾愛,到這時為止朱元璋一共有七個兒子,長子今年十三歲,早拜宋濂為師,學習經書,在朱元璋自立為吳王時他被立為世子。老二朱樉十二歲,老三朱十歲,最小的老七朱榑也已經四歲了。雖然這時天下仍然爭戰不已,但這些王公子弟畢竟是生於安逸,長於富貴。他們不會再受朱元璋幼年時的那些苦,不用去放牛,不用吃草根樹皮,也用不著做那形同乞丐的游方僧了。朱元璋對他們寄有很大期望,指望他們將來繼承自己開創的大業。他深知不諳世事的紈絝子弟是無法擔當大任的。他希望諸子知道什麼是疾苦,什麼是勞碌。這年十月二十二,他讓老大朱標、老二朱樉到臨濠拜謁祖宗的陵墓,順便瞭解民間疾苦和自己創業的艱難,也是為幾個弟弟做個榜樣。朱標臨別時,他對諸子說:

  世稱商高宗、周成王為賢君者,汝知之乎?高宗勞於外,知民疾苦,成王早聞無逸之訓,知稼穡之艱難,故其在位不敢暇逸,能修勤儉之政,為商周令主。今汝諸子生於富貴,未涉艱難。人性習于宴安,必生驕惰。況汝他日皆有國有家,不可不戒。

  今便汝等於旁近郡縣,遊覽山川,經歷田野,因道途之險易,以知鞍馬之勤勞,觀小民之生業,以知衣食之艱難;察民情之好惡,以知風俗之美惡,即祖宗陵墓之所,訪求父老,問吾起兵渡江時事,識之於心,以知吾創業之不易也。

  十一月甲午,圜丘建成,朱元璋出視,世子從行,朱元璋命左右引導,遍歷農家,觀其居處飲食器用。回還後,朱元璋對世子說:「汝知農乏勞乎?夫農身不離畎畝,手不釋耒耜,終歲勤動,不得休息,其所居不過茅茨草戶,所服不過練裳布衣,所飲食不過菜羹糲飯,而國家經費皆其所出,故令汝知之,凡居處食用,必念農之勞,取之有制,用之有節,使之不苦於饑寒,若複加之以橫斂,則民不堪命矣。」

  就在這之後,十二月十一日,中書省左相國宣國公李善長率文武百官向朱元璋獻勸進表,請朱元璋登帝位。朱元璋推辭了一番,便於十二月二十二日祭告上天,決定登極。朱元璋已經成了實際的皇帝,就差舉行正式典禮了。但在這新朝伊始政務叢脞中,朱元璋也還想著對諸子的培養。他知道只有有了可靠的子孫,他所開創的大業,才能傳之久遠,他悉心經營所付出的心血才不會白流。在父傳子家天下的時代,朱元璋的想法是正常的。本來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對於皇帝和他的子孫來說,國即是家,家即是國,家與國是一體的,它的延續必須是以朱氏的血統為標誌。二十四日,朱元璋正式為諸子命名。他將這要寫入宗室譜牒的大事祝告給太廟。告文寫道:

  維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禮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自舉兵渡江以來,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次曰樉,曰,曰棣,曰橚,曰楨,曰榑,從孫一人曰煒,敢告知之。

  同時,朱元璋考慮諸子已經漸漸長大,應該習勤勞,以不致驕惰。他讓內侍做了一些麻履行幐,凡是諸子出城稍遠的,必須騎馬走兩程,步行走一程,非要讓他們親身體會一下勞苦的滋味不可。

  朱元璋登極轉眼就快一年了。這一年裡,明朝軍隊北討南征節節勝利。福建廣東相繼歸入版圖。北伐軍經山東、河北直逼大都,迫使元順帝帶領臣屬倉皇棄城逃跑,出奔上都,攻克了元朝近百年的統治中心,朱元璋正式取代元朝得到全國統治者的地位。

  洪武元年十一月四日,大雪覆蓋了南京城。皇城裡一片瓊樓玉宇、莽莽蒼蒼的鐘山也顯得更加雄偉壯美。昨天冬至,朱元璋到圜丘祭祀過皇天上帝,百官紛紛前來慶賀這大禮告成。今天朱元璋特意在奉天殿宴請百官。宴會剛罷,朱元璋信步來到大本堂。這是皇太子和幾個兒子讀書的地方。大本堂藏有古今圖書,教師都是各地的名儒,他們是朱元璋根據群臣的推薦親自寫信徵召而來的。朱元璋要求老師不僅能培養諸子的德性,而且要與他們朝夕論說「民間稼穡之事」和「往古成功之跡」以使諸子瞭解民情,增長政治知識。老師們輪番在大本堂夜直,另外還有一批從各地選拔的聰明伶俐的少年給諸子伴讀,這些師傅也夠認真的了。他們對諸子的管束甚嚴。諸子中有不聽教訓的,甚至要挨打。有一次,老師用管打了淘氣的皇子的額頭,朱元璋為此大發脾氣,經皇后馬氏的解勸才算完事,大本堂是朱元璋常來的地方,他不僅要檢查諸子的課業,也常與各位老師商榷古今,評論文字,有時則賜宴賦詩,相與唱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