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楊貴妃 | 上頁 下頁


  「同中書門下」,即是宰相。冊楊玉環為壽王妃,有年月日可查考。冊妃,等於現在的訂婚。「冊」後,尚有不少繁文褥節(見開元禮),大約需要半年或一年才能結婚。估計:楊玉環嫁到壽王李瑁那兒,應在開元二十四年夏秋,再推遲些,或開元二十五年初春,要再遲,便少有可能了。(按:舊、新兩唐書的楊貴妃傳,對楊玉環出身,似有故意的錯亂或隱蔽,舊唐書連楊貴妃的父名都弄錯,且完全不提先嫁壽王事,新唐書主修者不敢太抹煞事實,加入先為壽王妃語,但對楊玉環的父叔,卻蒙混過去,因為新唐書取舊書資料,二傳皆亂采傳說,荒唐不經,不必深信。)

  壽王的親母武惠妃,為皇帝所極寵,她的女兒咸宜公主嫁楊洄,據史書載:楊洄與岳母武惠妃同謀,陷害三位皇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李隆基於開元二十五年四月,將這三個兒子廢為庶人,隨後又賜死於城東驛。武惠妃這樣做,據說是為她親生的兒子李瑁奪取太子地位,這是可信的。然而,武惠妃本人,卻在同年十二月死了,死時才四十歲。史書說,武惠妃是被三位皇子的鬼祟而死的。

  至於楊玉環入宮,中間有一個轉折,並不是名義上直接由壽王妃變成貴妃的,「唐太詔令集」卷四十有「道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中曰:「……壽王瑁妃楊氏,……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宜度為女道士。」

  此敕文不曾留下年月,但仍可以考據的:第一、度楊玉環為女道士,必然是皇帝先和她奸好之後的事,據《新唐書》本紀第五玄宗紀,開元二十八年條下雲:「十月甲子幸溫泉宮。以壽王妃楊氏為道士,號太真。」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雖缺了年月,但參照本紀,我們可以定出:皇帝和兒媳楊氏奸好,當在開元二十八年十月(或稍早,但以十月赴溫泉宮時帶到驪山以供淫樂的可能最大)。如此,則度為女道士的正確時間就容易考出了,李隆基的親母竇氏(太后)死忌在正月初二。敕文中「屬太后忌辰」,當是開元二十九年的正月初二。(公元七四一)

  楊玉環做壽王的妻子,應當有三年多或四年多,結婚至四年,豈有再是處女之可能?何況,唐朝人又並不重視處女膜的。

  楊玉環入宮為女道士(在內宮的太真觀,不是長安市的太真觀),過了四年多,才被冊立為貴妃。

  父、子之間共妻奪妻,以「女道士」作為過渡,說起來,也可以算避了一下,父親娶的是女道士,並非兒媳。兒子則在這四五年間沒有正式妻子了。天寶四年(公元七四五)七月二十六日壬辰,皇帝再為兒子壽王冊韋氏為妃,冊韋氏為壽王妃詔,亦存,同見「唐大詔令集」卷四十,皇帝為兒子再冊妃後,八月六日壬寅,即冊楊太真為貴妃。兩冊時間頭尾在內共十一日。雙重喜事來得也真快。

  楊貴妃入宮問題,自南宋末年起,就成了中國歷史、文學、乃至社會上的大問題,衛道之士,竭盡心智要縫補一個古人的處女膜。以現代觀念看,這是很無聊之事,但在過去六百年間,此事關係社會風教,大得很。

  南宋以後,中國女人裹小腳,等於半廢了二分之一的人口,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知識分子也自行在思想上裹小腳,使中國長期不能進步,這是因,而此因又可以說出在楊貴妃的身上。

  除了政治包袱之外,楊貴妃又背上了一個社會道德的包袱。

  在此,先交代了屬￿正派的有關楊貴妃的大事,這屬￿嚴肅和沉重的一面。下面,我再作一篇引言,講講馬嵬坡事件的來龍去脈。讀者們將來看故事,可以有一個概念,同時,也輕鬆一些,把楊貴妃可能沒有死而逃到海外說一說,考一考,事屬渺茫無稽,但很有趣,至少比使楊貴妃背著上面所說的包袱為幽雅和風趣一些。

  二、馬嵬事變和楊貴妃生死之謎

  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傳播最廣和久遠不衰的敘事長詩:《長恨歌》,作者白居易以楊貴妃的故事串連成此巨制,他寫楊貴妃在馬嵬坡事變時: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這是文學作品上記楊貴妃的死,是記實。只小有考證上的錯誤:楊貴妃死于馬嵬驛時間為:天寶十五載(即至德元載,公元七五六)六月丁酉(十五日),其時,天子只四軍,據舊唐書玄宗皇帝紀:「六月壬寅(二十日)次散關,分部下為六軍。」

  「六軍」是在楊貴妃死後五日才建制的。馬嵬坡事變,只可稱「四軍不發」。不過,文學作品上這樣的小誤,實無損記實,因為有不少專家編著的史書,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也一樣系錯了時間,甚至,連舊唐書本身,也前後錯記,六軍建制,玄宗紀系時和肅宗紀系時亦各記一日。

  我先引白居易的《長恨歌》,那是為了簡單明白,只用十四個字注出了楊貴妃之死。

  舊唐書本紀第九,記馬嵬兵變:「……丙辰(按:辰應為申字之誤)次馬嵬驛。諸衛頓軍不進,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奏曰:『逆胡指闕,以誅國忠為名,然中外群情不無嫌怨,今國步艱阻,乘輿震盪,陛下宜徇群情為社稷大計,國忠之徒,可置之於法。』會吐番使二十一人遮國忠告訴於驛門,眾呼曰:『楊國忠連蕃人謀逆。』兵士圍驛四合,乃誅楊國忠,眾方退。一族兵猶未解,上令高力士詰之,回奏曰:『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懼。』上即命力士賜貴妃自盡……」新唐書本紀第五,記馬嵬兵變雲:「……丙申,行在望賢宮,丁酉次馬嵬;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殺楊國忠及御史大夫魏方進,太常卿楊暄;賜貴妃楊氏死……」

  (按:楊暄為楊國忠之子;二書所記載,以新唐書確。)

  又:舊唐書五十一,列傳卷第一;後妃上:「玄宗楊貴妃」雲:「……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軍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複奏,帝不得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

  新唐書楊貴妃傳所載略同,文字稍有出入,有如下數語:「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

  司馬光資治通鑒引實錄記馬嵬事變較祥,錄如下:「……陳玄禮以禍由楊國忠,欲誅之。因東宮宦者李輔國(此時名李靜忠)以告太子,太子未決。令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國忠馬,訴以無食,國忠未及對,軍士呼曰:『國忠與胡虜謀反。』或射之中鞍,國忠走至西門內,(搏按:馬嵬驛之西門。)軍士追殺之,屠割支體。以槍揭其首於驛外門。並殺其子戶部侍郎暄,及韓國、秦國夫人……軍士圍驛,上聞喧嘩,問外何事?左右以國忠反對。上杖履出驛門,慰勞軍士,令收隊。軍士不應。上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愛恩正法。』上曰:『朕當自處之。』入門倚杖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錄韋諤前言曰:『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願陛下速決。』因叩頭流血。上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謀反?』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陛下則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于佛堂縊殺之,輿屍置驛庭,召玄禮等人入視之。玄禮等乃免胄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搏按:秦國夫人已早死,資治通鑒誤。)

  根據以上的記載,楊貴妃縊殺于馬嵬坡的佛堂(依唐實錄),應該無疑的了。楊貴妃死于馬嵬,葬于馬嵬,在官文書中,應已確定無疑。同時,我們只從上舉簡單的官式紀錄,即可明白:馬嵬兵變,實在是李亨(唐肅宗)所發動的。唐代皇位繼承權,自來就不穩定,李亨雖為太子,但能繼承與否,不到最後,實無由知。因此,李亨集團乘亂髮動兵變,其真正目的,並不是殺楊貴妃,乃在於楊國忠,因為楊國忠是一個有權力的宰相,如果不能去國忠,即無法弑帝或迫帝李隆基(唐玄宗)遜位。是以馬嵬兵變發生,楊氏兄妹俱死,李亨在後隊得訊,即不再隨駕赴蜀,而自帥所部趨渭濱,走奉天而赴朔方,至平涼,再轉靈武,便自為皇帝。

  資治通鑒卷二一八,唐紀三十四,據唐實錄述馬嵬事件發生之後,李隆基等待太子不來,有如下一段記載:「……上總轡待太子,久不至,使人偵之,還白狀。上曰:『天也!』乃分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從太子,且諭將士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廟,汝曹善佐之。』又諭太子曰:『汝勉之,勿以吾為念。西北諸胡,吾撫之素厚,汝必得其用。』……又使送東宮內人予太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