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崇煥 | 上頁 下頁


  敵人攻寧遠就可以用島上的兵襲擊敵人的後方三岔河一帶,以為牽制。寧遠所需的軍需品,也可以由海道運到覺華島,把覺華島作為一個補給基地。島上的水師又可以和山東、遼東沿海一帶通聲氣,一有機會就可互相配合襲擊敵人。這是水陸聯合、可攻可守的作戰方略。在當時明朝水師佔優勢的情況下,此種佈防十分有道理。同時,寧遠距離十三山不過200裡,還可以就近把前次戰役失敗後逃到十三山的難民十萬人救將出來,這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可是王在晉不同意袁崇煥的這種主張。因為此事關係到明邊防得失之大要,袁崇煥在幾次力爭不得以後,就向東林黨魁首葉向高申述,並自告奮勇,表示情願去守寧遠。

  葉向高一時不能自己作出決定——這不能憑想當然做決定。這時同為閣臣的孫承宗自請巡邊,親往裁決。

  孫承宗,字稚繩,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考中進士。天啟初曾充當熹宗的講官。廣寧潰敗後,擢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親自勘察了關外的山川關隘,認為寧遠的形勢是包山阻海,「天設重關,以護神京,必不可不守」,駁斥了築鎮八裡鋪的種種理由,接著,孫承宗召集眾將討論戰守:「閻鳴泰主覺華(今菊花島),崇煥主寧遠(今興城);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不可。」在意見紛紜的情況下,他宣佈休會,後經勘察,下令以袁崇煥守寧遠的建議為決議。袁崇煥的正確主張初步得到了採納。

  當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王化貞在廣寧失敗之後,義州大俠招集明朝潰散的兵士、難民十萬人閉城堅守,誓死不肯投降後金。他又令畢麻子兄弟率領一部分人在十三山紮營結寨。後來畢麻子合併了楊三的部下,派勇士陳無民入關求救說:「十萬義民忍死待救。」王在晉置之不理。袁崇煥請求自帶5000人駐所寧遠,以壯十三山的聲威氣勢,並請另派勇將前往救援。袁崇煥認為對於這些義民決不能坐視不救,而且把他們救出來安置在寧遠和覺華島,挑選精壯者編成軍隊,其餘的教他們屯田放牧,足以增強抵抗後金的力量,將來可以進一步向錦州推進。相反,如果坐視義民之危難而不予以援救,這十萬人被金兵擄走,勢必會增強敵方的力量。

  袁崇煥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孫承宗的贊同。孫承宗同薊遼總督王象乾商議此事,王象乾認為山海關的明軍士氣很低,恐怕不能夠前去,打算另派軍隊前往。孫承宗就把這個計劃告訴了王在晉,結果膽小怕事的王在晉不敢這樣做。他在表面上雖然也上疏請救,然而實際上卻未有絲毫的行動。結果大好戰機錯過,九月裡,十三山被金兵攻破,只有極少一部分6000人冒雨逃出,投入明朝兵營,被收編入軍中,其餘義民悉數為金兵所擄。

  七月,孫承宗回到北京,上疏力言「在晉不足任」。同時薦舉「崇煥英發、貼實,綽有擔當。(並)自願為大將,臣取其志,尚欲練其氣,遂罷八裡鋪築城之議」。自此,熹宗批准孫承宗「以原官(兵部尚書)督理遼東、薊鎮、天津、登萊等處軍務」。八月,王在晉去任;九月初三,孫承宗到職。原任山石道的閻鳴泰升任遼東巡撫。因孫承宗親眼所見袁崇煥在自己「行邊」期間力圖勇救十三山難民的事蹟,於其深夜疾行奔廣甯前屯衛之事亦有耳聞,所以,「承宗鎮門關,益倚崇煥」。袁崇煥改任山石道,駐守寧遠,承宗格外信用。從而,袁崇煥就獨主一方,有了放鬆手腳、施展才略的用武之所。

  在孫承宗的領導下,袁崇煥充分地發揮了才能。

  《明史》記載他這時「內撫軍民,外飭守備,勞績大著」。孫承宗還以前輩身份對他進行教導。有一次袁崇煥查核軍伍,發現了有人以空名支餉,未報經上級批准,就把一個軍校斬首。孫承宗責他道:「監軍能擅自殺人嗎?」袁崇煥頓首謝罪。天啟三年(1623年),孫承宗派袁崇煥與副將滿桂駐守寧遠,以貫徹守寧遠以保衛山海關的計劃。

  不久,張鳳翼代閻鳴泰為遼東巡撫,又主張放棄關外專守關內,和孫承宗意見不合。九月中,孫承宗召集將士商討到底該守何處。許多人都主張守關內。

  袁崇煥力排眾議,仍堅決主張守寧遠。孫承宗聽取了他的意見,毅然地說道:「我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辦法報國了!」就命袁崇煥和滿桂一起守衛寧遠,並且重築寧遠城。

  寧遠東邊靠渤海,西邊是山嶺地帶,形勢險要。

  起初,孫承宗派遊擊祖大壽築寧遠城。祖大壽認為明政府不會真正遠守關外,因此只築了十分之一,而且城牆築得非常單薄,不合要求。因此孫承宗欲斬祖大壽,袁崇煥力救方免,祖大壽遂成為袁崇煥最得力的心腹之一。袁崇煥著眼於百年大計,制定了築城的規格:城高三丈二尺,牆基寬三丈,牆頂寬二丈四尺,城牆頂上的護身垛高六尺,城周九裡一百二十步。他親自擔任築城總指揮,令祖大壽和高見、賀謙等將領分別督工,認真修築。經過廣大軍民一年的艱苦勞動,寧遠城按照袁崇煥的標準全部竣工。自此,寧遠城就成為關外的一個軍事重鎮。這時,袁崇煥的父親去世了,按當時的習俗,父喪應卸任回家守孝三年。但是,為了抗金大業,他斷然奪情留任,誓與寧遠共存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