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崇煥 | 上頁 下頁


  §二、初露鋒芒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35歲的袁崇煥第二次進京會試,考中進士第三甲第四十名。

  從此,袁崇煥踏入了仕途。踏入仕途的袁崇煥最初在工部任職,不久便被派到福建省邵武縣做知縣。

  他的《初至邵武》詩中認為要當好知縣這一親民之官,受任之初就該謹慎從事。他要輕刑簡政,做好徵收錢谷、安撫百姓兩件大事,閒暇時讀詩文書賦以開闊視野,或放鬆放鬆身心。

  袁崇煥在任職邵武知縣期間,因為他既有才幹又有操守,所以治縣成績卓著。《白冤疏》中說他自從身為縣令到官至大將,一貫是「恤貧扶弱」、「加意寒生」、「恩施井邑」。《乾隆邵武府志》說他「明決有膽略,盡心民事,冤抑無不伸」。又「矯健有力,嘗出救火,著靴上牆屋,如履平地」。這些記載說明這位父母官有膽有識,有極高的判斷能力和工作成績,同時又能全心全意為民眾辦事,為百姓伸冤理屈。尤其是他能急人之難,見義勇為,親自上屋救火也不怕有失官顏就更為難能可貴。這在當時的官場中是極為罕見的。至於「著靴上牆屋,如履平地」則更見他身輕如燕,武藝不凡。此等文武兼得的人才,確是鳳毛麟角,實為人中龍鳳,世所少有,況於江河日下之明王朝,天災人禍不斷、國家多事、邊患嚴重之時,袁崇煥的出現于國於民實在是一大幸事。

  最讓人折服的是袁崇煥的操守:他在邵武任知縣期間,上不賄賂大吏,下不欺壓小民,真正做到「一錢不入」。後來,他做監軍時,曾對熹宗說:「臣自為令至今,未嘗余一錢以負陛下。」他在生活方面也自始至終是「第宅肅然,衣食如故」。他為官以後一直「家亦無餘資」,至「死之日所沒者皆同產崇燦子兆基與弟崇煜及祖產」。可以說他的一生頗知人間甘苦,故袁崇煥才能夠在當時明王朝吏治敗壞、國患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出淤泥而不染,成為佼然出群的人物,這也正是後來魏忠賢閹黨專權,他從不趨炎附勢,和那些腐敗官僚同流合污;在遼東前線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共曆風霜雪雨、出生入死,為邊防大業作出貢獻的思想基礎。

  明王朝自喪失撫順、清河之後大為恐慌,趕緊從各地調集兵馬,任命兵部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以總兵李如柏、劉綎、杜松、馬林分東南西北四路,領兵20萬,加之葉赫、朝鮮援軍數萬,號稱47萬。明軍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誓師遼陽,企圖合圍赫圖阿拉,徹底摧毀後金勢力。不料明軍的作戰計劃和出兵日期事先都洩露了,對方早已有了相應的準備。努爾哈赤率領後金的全部兵力約6萬人,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主動迎擊。明軍兵力分散又人生地疏,三月,明大將杜松勇而輕敵,在撫順東南的薩爾滸山的一場戰鬥中全軍覆滅,杜松戰死。

  努爾哈赤立即揮師轉進,兵鋒直指馬林的一路明軍,馬林臨陣先逃。努爾哈赤又用計誘使劉綎率軍深入,然後在中途設下伏兵,加以夾擊。劉綎力戰陣亡,他所率的一路明軍也全部被殲滅了。四路明軍只有李如柏的一路沒有和後金接仗,他聞風鼠竄,倉猝撤退。

  數十萬明軍僅僅一個月間便丟盔棄甲、一敗塗地。這就是歷史上的薩爾滸大戰。薩爾滸戰役充分暴露了朝廷和明軍的腐敗,也給明朝的有識之士敲響了警鐘。

  從此以後,明朝在對後金的戰爭中就一直處於防禦的地位,而後金對明的戰爭則成為攻掠性的戰爭了。

  袁崇煥開始做邵武知縣的時候,正值楊鎬所率之師薩爾滸慘敗之後,遼東形勢岌岌可危。深具報國壯志、大丈夫應先天下之憂的他,決不以做一個一塵不染、超凡脫俗、節操罕有的廉吏為滿足。事實上,他從未曾有一刻忘懷邊疆之事。抗清志士夏允彝(著名少年愛國英雄兼詩人夏完淳之父)在《倖存錄》中說:「袁崇煥從少年之時就喜歡談論軍事,見了人就拜為同盟,引為知己,為人豪爽、俠義,肝腸很熱。他做福建知縣時,分房閱卷,每天叫一個熟悉邊疆戰事的老兵跟他談論軍事,寧可把閱卷的事情暫時放置一旁。」這說明他認為研究邊疆防務比用毫無實用價值的八股文取士重要得多,這體現了袁崇煥憂國憂民、虛心下問、重視調查研究的精神。這和孫承宗為遼東將領之時常向材官老兵詢問遼事形勢與險要厄道的作法十分相似,是深深值得稱道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