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崇煥 | 上頁 下頁


  崇禎初,閹党首領魏忠賢被誅,東林黨重新執掌政權。但閹党殘餘勢力尚存,能量猶在,他們利用思宗缺乏政治經驗又剛愎自用、多疑好察的弱點,以隱蔽的方式鬥爭,東林黨最終為閹黨排除,由閹党殘餘分子溫體仁等攫取了政權,組成反東林內閣。

  綜上所述,明王朝在袁崇煥出生前後這一段時期,不但邊患嚴重,而且國內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統治階級又嚴重分裂,確有內外交困、土崩瓦解、大廈將傾的趨勢。特別是黨爭激烈,埋下了袁崇煥終被捲入其中,並成為犧牲品的禍根。

  廣東的步兵素以「勇捷善戰」著稱。東莞一帶更有尚武的民俗傳統,群眾從軍的風氣很盛。

  邊患嚴重、國家多事的時代和民俗尚武的生活環境,對袁崇煥有很大的影響。在青少年時期,他就胸懷大志,立志要激濁揚清、報效祖國、安定邊疆、澄清天下。因此,他除了用功讀書、在詩文書法方面取得可觀的成就並從事著述(《率性堂記》)以外,還特別留意邊防、學習兵法、練習武藝。《明史》本傳說他:「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以邊才自許」。

  他自己在《過河林寺口占》詩中也有「多了從前學殺人」的句子。袁崇煥的這種胸襟報負與早他一百多年的英雄人物于謙「拔劍舞中廷,浩歌振林巒。丈夫意如此,不學腐儒酸。」的志趣完全一致。袁崇煥十分喜愛於謙的詩,他們都是意氣軒昂、文武兼習、準備報國安業、有所作為的大丈夫,決不願做酸腐無用的儒生。因為受同樣的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影響,袁崇煥的弟弟袁崇煜也是一個慷慨知兵、擅長武藝之人。

  「磊落丈夫誰好劍?牢騷男子爾能兵!才堪逐電三軀捷,身上飛鵬一羽輕」。可見袁崇煜襟懷磊落,憂國憂民,身手矯健,武藝過人。此外,做堂樂府推官的堂叔袁玉佩、做薊鎮督糧推官的親戚林翔鳳也都懂得軍事或者擅長武藝。另外,他的師友中也有不少熱心國事、有文才武略的人,有的還是沙場老將。

  這些人與袁崇煥志同道合,相互影響,同氣相求,漸漸形成了一個以愛國主義為思想基礎、以袁崇煥為核心的愛國群體(當時只是一個鬆散的群體)。袁崇煥兄弟倆還十分留意尋找英雄人物,與他們結為知己,以便將來報效國家。他們交往的人很多,其中有武舉、典史,也有平民百姓。他們中不少人後來隨袁崇煥一起走上遼東前線,抵抗金兵的進攻,立下過汗馬功勞。

  從上述情況來看,袁崇煥在年輕的時候,就有衛國安邊的遠大抱負,並且為了實現這種抱負作了相應的充分準備,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他後來建功立業的基礎。

  袁崇煥在14歲的時候,在藤縣應考進學,23歲中舉,36歲考中進士。中進士時的座師是韓爌。

  韓爌是東林黨著名領袖之一,曾做過泰昌、天啟、崇禎三朝的大學士、首輔,思宗認為他「清忠有執」,曾予以通報表揚。袁崇煥和韓爌建立師生關係以後,就和東林黨有了密切的聯繫,並把自己的命運和東林黨聯結在一起。而且不論從政治觀點、師友淵源、平生交誼哪一方面,他都可以被視為東林黨的一員。不過,因為他長期駐守邊疆,和朝廷諸位大臣的交往過節極少,加之他勞苦功高,邊境情勢緊急,閹黨暫時還不敢加以打擊,或者還欲加以利用,故沒有將他列入東林名單。袁崇煥曾經在自己的詩中表達他對閹黨的深惡痛絕、義憤填膺;對東林推崇備至,引為同調。

  並把自己未被列入東林名單,不得與諸東林正義之士共傳千古視為平生憾事。袁崇煥與東林黨人志同道合,榮辱相關,於此可見。

  袁崇煥出生在「終歲拮据」的家庭,從小養成了儉樸的生活習慣,並且看到了一些民生疾苦。再加上他的堂叔袁玉佩在粵林做官,親戚林翔鳳在薊州做官,二人都以「廉潔」見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

  這對於袁崇煥踏入仕途以後能夠保持廉潔的作風,並且對窮苦人民給予幫助,有密切關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