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夏完淳 | 上頁 下頁
二九


  人們還沒有從悲痛震驚中清醒過來,大規模的逮捕就開始了。凡是藏匿過陳子龍的人,如顧天遠父子及其兄弟、陳子龍的弟子張寬等都為清軍逮捕,夏之旭和侯岐曾自縊身亡。侯岐曾的母親龔老夫人兩年前曾經受過大兒子峒曾父子的死難,今天又失去了唯一的二兒子,悲痛欲絕,自殺身死,侯岐曾的妾劉氏也陪著婆婆一起赴死,所謂「白首同歸」,又是無數的人血濺廳堂,為國捐軀。

  侯岐曾死後,侯家只剩下了幾代寡婦。夏淑吉擦乾熱淚,掩護好兒子侯檠,挺身而出,在深夜雇人劃著小舟費盡千辛萬苦打撈到投河而死的侯岐曾的母親龔氏和妾劉氏的屍體,又親自帶人將屍體埋在侯氏祖墳旁。隨後又打點周旋,終於找到了公公的屍體,並妥善收殮。這時她的妯娌孫儼簫也亡命於上海。她一方面籌劃營救被捕的侯氏宗親,一方面又將孫儼簫留下的兒子侯榮接來撫養。諸事盡壓在她一人身上,她咬住牙關應付種種難題,表現出驚人的耐力和卓越的才幹。

  夏完淳先聽到老師的死訊,已是痛不欲生,又聽到姐姐一家和叔父的慘劇,更是悲憤填膺,難以平靜,只想立刻就沖出去,為自己最敬愛的老師和戰友陳子龍報仇,為叔父夏之旭報仇,為侯岐曾報仇,為所有被冤死的烈士報仇!然而,憑他一人之力,又能起什麼作用呢?

  妻子秦篆走到他身邊,愛憐地撫摸著他的肩膀,含著熱淚說:「存古,別太傷心了,要當心自己的身體。」

  夏完淳痛苦地搖搖頭:「父親、老師、朋友,死的死,逃的逃,國勢如此,我個人還有什麼好珍惜的!」

  秦篆輕輕為丈夫拭去臉上縱橫的淚水:「不,就是為他們,你也得好好地活著。還有那麼多的人也希望你活著:你的兩位母親、姐妹、朋友、我爹,我,還有我們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完淳一把抓住妻子的手,「秦篆你……」

  秦篆莊重地點點頭,把手放在腹部說:「這是你的骨血,也是夏家的傳人。我真希望他能是個男孩,那麼,你就有後了,公爹也就有後了。」

  聽見妻子懷孕的消息,完淳分外激動。幾年來他目睹了父親、老師、朋友,目睹了無數人的死亡,今天卻又聽見了新生命即將誕生的聲音。生命,在這個萬物凋零的日子裡,忽然聽到了生命的號角,怎能不使他熱淚盈眶?

  這時岳父錢彥林也走了進來,他見完淳終於又露出了笑容,心裡也很欣慰,不由得抹了一下縱橫的老淚,上前道:「存古,為了秦篆腹中的孩子,你也要保重自己啊。要知道,你已經是一個父親了。」

  完淳望著一向疼愛自己比疼愛親生兒子還甚的岳父,心裡很感動。岳父也老多了,幾年來的征戰、失子、憂慮。使這個曾在和平日子裡「絲竹滿堂」,浪漫倜儻的開朗、豪爽之人變得蒼老憂鬱。這時秦篆的二哥錢默也默默地走進屋,向完淳祝賀。他雖然只有19歲,但身上的暮氣卻已使之像個老人,與義無反顧、堅定昂然的完淳形成鮮明對比。完淳忽然覺得,自己與錢默之間的距離已越來越大,這個昔日為自己寫《神童賦》,聰明絕頂的錢默,如今已變得越來越憂鬱,似乎看破了紅塵,也放棄了一切努力。完淳又想起去年去世的錢熙來,如果他還在,也許錢默的變化還不會如此巨大。

  完淳用含著歉意的眼光看看錢默,又看看熱切地注視自己的岳父與妻子,說:「我想到姐姐那裡去幫助她料理一下家事,然後再同她到松江母親處照顧她老人家。幾個月後我就回來,再與父親您共商恢復大計。」

  「你去吧。」錢彥林欲言又止,「我們這裡很好,你放心,自己要注意安全。」

  秦篆依戀地望著丈夫,眼淚盤旋在眼眶裡。結婚兩年來,這是他們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然而,他又要走了。

  「秦篆你放心,」完淳安慰著她,「等我回來後,就守在你身邊,暫時不走了,一直等到你生下我們夏家的小寶寶的那一天。好嗎?」

  秦篆嬌羞地點點頭,又叮囑道:「你可要早去早回啊。」

  完淳點點頭,又走到一直默默坐在牆角的錢默那裡,在他的肩上微微拍了拍,深情地說:「不識(錢默的字),我走了,等我回來,咱們再敘。」

  錢默抬起一直垂著的頭,用憂鬱的眼睛望了一眼完淳熱切的目光,輕聲說:「存古,保重。」

  夏完淳大步走出錢家,揮手告別了依依不捨的錢氏父女,匆匆地向前趕去。

  錢秦篆怎能想到,完淳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這,竟是他們的永別。

  夏曆五月,在松江華亭與姐姐共同照顧母親的夏完淳忽然聽到了岳父錢彥林因陳子龍一案被處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逮捕的消息。這個消息如劈雷般打得他目瞪口呆。陳子龍從未投奔過岳父,僅因他們平日關係交好就借機濫加逮捕,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岳父生死不明,妻子和錢默又沒有消息,他心急如焚,直想立刻趕回嘉善。但母親和姐姐力勸住了他,因為眼下嘉善肯定已是遍地羅網,已成險地,是絕對不能回去的。完淳憂心忡忡,只等著風聲稍停,就立刻回去打聽岳父下落,找到妻子和錢默。

  誰知六月底,清軍忽然襲擊了華亭,捉拿完淳。

  全村人的性命系於他一身。完淳奮然說:「天下豈有為義避禍夏存古哉!」遂告別哭泣的母親和姐姐,毅然走出躲藏的地方,為清軍所獲。真所謂「我欲歸來振羽翼,誰知一舉入羅弋」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