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夏完淳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醴泉有源

  夏完淳出生於崇禎四年,即公元1631年,這時的明朝社會離滅亡只有13年了,可謂內憂外患,積重難返。自天啟以來的虐政,弄得民窮財盡,崇禎上臺後雖決心挽回敗局,但已是強弩之末。再加上他剛愎自用,多疑少信,不喜歡聽逆耳之言,信任貢諛獻媚的宦官,因此不但促成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尖銳化,而且還「自毀長城」,中了離間計,殺害了袁崇煥等忠心為國的良臣,給予關外清兵入侵的機會。同時,自1628年起,在饑荒最為嚴重的陝北又爆發了農民起義。焦頭爛額的崇禎帝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剿匪」上,大力徵收苛捐雜稅,抓丁入伍以對付農民起義,使得國家一片混亂,政治已紊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同時,在文化思想與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南方,要求個性解放,反對理學桎梏的時代精神也在廣泛發展,許多飽讀詩書、憂國憂民的士人按照文學觀念或活動地域形成各種流派或社團,與腐朽的閹黨進行鬥爭。這裡面就有著名的東林黨。繼東林黨之後,又有組織地主階級中下層知識分子及小市民的複社和幾社,而夏完淳的父親夏允彝就是幾社的創始人之一。

  一代奇才夏完淳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在大雷雨即將來臨前的江南,松江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縣)

  夏完淳出生後,夏家上下歡天喜地,親朋好友也紛紛前來祝賀,祝賀夏允彝35歲喜得貴子,更祝賀夏家單弱的門庭終於有了生機。大家都湧到搖籃邊,嘖嘖稱讚這有著一雙黑亮眼睛的嬰兒天庭飽滿、聰明可愛。此刻,這個躺在搖籃裡,乳名端哥,大名完淳,號存古,別號小隱的孩子還不知道,那些歡喜地俯在搖籃上向他微笑的人是多麼地優秀,他們的才華,他們的教誨將影響他短短17年的有生之年,並使這17年在歷史上永遠留下光輝的一頁,並且因為了他,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因此留在了歷史的書頁中。

  如果說夏完淳是一株挺立的青松的話,無疑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根莖供給了他養分,支持了他每一點一滴的成長。在夏完淳成長的周圍,有一個極良好的環境,上至先人遺風,父母教誨,下至姐妹及親戚朋友的影響,這一切都成就了他的才華與品格。

  讓我們先從夏家這條根說起。夏氏先世是晉朝人夏統,因此夏家也算是詩禮後裔。夏統生活的時代也是亂世,他不肯與奸臣同流合污,隱居家鄉會稽,並在《晉書·隱逸傳》上留有清名。這種剛直不阿、清白做人的家風遺訓一直為後人所繼承,同時又在明末這個歷史上的特殊時期染上了新的色彩。

  夏完淳的祖父夏時正是一位很有個性,卻不為世所重用的知識分子。他身世很苦,由於父親夏鳳早逝,幼年時他便被過繼給了叔叔夏鸞。由於是被出嗣的,心理上自然有些悲涼,再加上他的新父母嚴禁別人談論他親生父親的事情,因此夏時正對自己的親生父親只能靠幼時的記憶來瞭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

  但夏時正天生警醒,非常早慧。據說他4歲時,親生父親還沒有去世,有一天,他看見父親和客人玩叫做「雙陸」的遊戲(一種賭博,類似於今天的擲骰子),好奇心動,便替父親叫點,誰知百發百中,父親大驚,自以後便非常喜愛他。他卻天性馴謹,不因為父親的喜愛而失去規矩、沾沾自喜。還有一次,他因為某事而訓斥家裡的小廝,這在封建時代是極其正常的,一般人並不以為怪,但父親夏鳳卻非常生氣,他告誡夏時正說:「他(指小廝)也是父母的孩子,難道他就不能呵斥你嗎?」幼時親生父親的教育給夏時正的感觸是終生難忘的,從此他再也沒有斥責過僕人,直至生命結束。

  進私塾後,夏時正的才華得到了充分體現。據說他只要通讀一遍書籍就能倒背如流,記憶力極其驚人,年齡稍大時,他已有了自己的主見,竟常常問倒老師。

  在參加童子試時,他通過了極嚴格的測試,名列榜首。

  一天,在考試前夕,他為散心溜到市場上去默記各個攤位上貨物的名稱,從各種各樣的鞋子到家具、醫藥、生活用品數千樣無一不記,回家後竟然倒背如流,據查只遺漏了兩件!

  然而聰明的頭腦並沒能使他在陳腐的考試制度中脫穎而出。雖然童子試優秀,但長大後參加八股取勝的省試時,他卻名落孫山。讀過《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一節的人,大概都知道這種考試制度的腐敗和可惡。好在夏時正不像範進那樣迂腐,既然不能中舉,他便潛心鑽研詩詞歌賦,與當地朋友唱和,頗受大家推崇。這其間他曾有過被提拔的機會,但欣賞他才華的學使突然得病死亡,似乎是老天有意和他作對,他的考卷又神秘地丟失。這場打擊之後,夏時正終於感歎人不可違命,便無心再考,他曾說:「命憎才,才亦憎命。」昔日的清高變成了苦難後的謙恭。過去,他自恃才高看不起任何人,現在則是覺得任何人都有強於自己的地方。失敗後的他,過起了一種瀟灑的隱居生活,整日不拘小節,與朋友們吹奏樂器,占射誹諧,喝酒取樂,並借東晉人張季鷹的話說:「吾今而知醉之名人,甚于名之醉人也。」但是,無人知曉,在他那顆曾經嚮往過經天緯地的心中,是否還存有一絲的悔恨與遺憾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