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陽明 | 上頁 下頁
三二


  第一,考試態度要端正。考試並不是上刀山,下火海,只是平時學習成績的一次檢驗,千萬別把它看得太重。用王陽明的話說:「心重志分,非無益,而又害之。」人心不能二用,如果心中總掛著能否考好,既要惦記著得失,又要惦記著考試,注意力分散,就不能抓住題目,保持思路的通暢。什麼私心雜念都不想反而好,只要你準備充分了,「一分辛苦「必定會「一分收穫」的。第二,考試審題是關鍵。王陽明說「場中作文,先須大開心目,見得題意,即放膽下筆,縱昧出處,同氣亦條暢。」因為古代科舉考試只考作文,所以王陽明著重論述作文的審題。其實考試中的任何科目無不這樣。放下思想負擔,放開思路,運用平時的知識,考試怎麼會考不好呢?第三,考前的身心準備。王陽明說:「將進場十日前,便須練習調養。」平時為了多學知識,常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

  到了考試前,就該改變這種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每天雞一打鳴就起來洗漱,然後精神抖摟地進考場。否則還不得精神恍惚,哪有好的思路答題呢?第四,考前保持平靜心態。進考場的前兩日,不要再翻閱書刊,或者盲目猜題,而應當保持內心的平靜。正如王陽明所說:「每日只可看文字一篇以自娛,若心勞氣耗,莫如勿看,務在怡神適趣。」看來王陽明對考試的心理還是頗有研究的。不知這考試四秘訣是否能使讀者朋友從中悟到點兒什麼?在平時的考試中,得心應手。

  二、老師怎樣教導學生?

  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想事半功倍,不僅要學生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課方法也至關重要。一個好的老師,能抓住學生特點,寓教於樂,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有的老師卻恰恰相反,他們或許責任心很強,每天加班加點,為學生佈置了大量的作業,並且為學生批改作業直至深夜,然而效果卻往往不盡人意,學生們都學成了「小木瓜」,對學習早已無興趣可言。由此可見,好的教學方法是通向知識宮殿的一條捷徑,王陽明也正是在不斷探索如何走捷徑。

  首先,王陽明認為教育要順其自然,千萬不可拔苗助長,要根據各人的「良知分限所及」來發展人性和知識才能。「良知」的發展與人的年齡階段有著直接的關係,童子有童子的「良知」,成年人有成人的「良知」,老人有老人的「良知」。王陽明常常將人性的發展與成熟的過程比作樹木的生長過程。一個根深葉茂的大樹也是先由嫩芽破土而出,長出枝幹,葉,開花,結果,經過風吹日曬才長成參天大樹。人就像樹的生長過程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智力也漸漸地發展。根據身心的發展水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比如說對剛上學的小朋友,就要讓他們學一會兒休息一會兒,否則連著上好幾個小時的課,學生們都得睡著不成。

  現在,有的家長求才心切,望子成龍,平時孩子有做不完的功課,週末放假也難得清閒一下,又被英語,微機各種家教擠得滿滿的。殊不知王陽明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曾說過,「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浸壞他了。」若對孩子過度的教育,就像有一桶水全倒在剛破土而出的小嫩芽上,不僅不會促使他生長,反而把它淹死了。我們現在的家長也該聽聽王陽明的忠告,對孩子有張有弛,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陽明還認為,「良知的發展水平並非完全由生理條件決定。即使相同年齡的兩個孩子,身心發育相同,但還是存在著不同的個性差異。有的資質好的人,智力水平高一些,表現出來的才能和知識也就超出一般人的智力水平。於是聖人、賢人、常人、愚人的認識能力就各有不同,便有了「生知」,「學知」,「用知」的區別。所以王陽明說:「人品,力量,自有階級,不可踏而能也。」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千萬不要把它忽視了呀!除此之外,每個人心中的「良知」還會受個人的「私欲」和習慣的影響,但不論是誰,只要經過教育,「良知」都是可以達到的,達到心靈的最高境界。王陽明曾不無調侃地說:「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既然人因為私欲,習慣等存在個性差異,那麼又怎樣去教育呢?王陽明說「對症下藥」的良方就是因材施教。

  王陽明的弟子來自于四面八方,出身於不同的階層,有的是官宦子弟,有的是貧苦百姓,又從事於不同的職業,每個人的性格,志趣,學習的目的都不同。

  就像他的得意弟子王艮、王畿,從小就自命不凡,長大後勢氣不減當年,又願為民除害,安邦治國,要做一個敢為天下先的豪傑志士。王陽明從學生的身上,仿佛看見了自己當年的身影,他時常對王艮、王畿說:

  「今夫天下之不治,由於士風之衰薄;而士風之衰,由於學術之不明;學術之不明,由於無傑之士當為之倡焉耳。」王陽明層層分析,勸導學生要耐下心來研究學問,有報國救民的聖人之志,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向良性方向發展。

  《年譜》中記載了一個很興趣的小故事,可以充分說明王陽明的因材施教。王陽明的弟子王畿本來是一個自命不凡的狂士,但是對老師卻十分尊敬。一個非常炎熱的夏天,王畿穿戴整齊,規規矩矩地坐在恩師的對面,聽恩師講解。因為穿得多,又不敢用扇,汗珠從王畿的臉頰上一點一點流下來,穿的衣服也快被汗漬浸透了。王陽明自己邊扇著扇子,邊對王畿說,「你也用扇吧!」王畿畢恭畢敬地回答:「有恩師在,恩重如山,弟子不敢。」王陽明不滿地批評他說:「聖人之學,不是這等捆縛苦楚的,不是裝做道學的模樣。」王陽明提倡學習聖人的才華,而讓弟子決不要拘泥於「假道學」的表面形式。

  還有一次,是嘉靖五年發生的事,錢德洪、黃正之等人進京趕考,沿途宣傳王陽明的思想。只見錢德洪往路邊一站,雙手插腰,便滿嘴「孔子雲」、「聖人曰」之類的言語。錢德洪原以為一定有許多人圍觀,來聽自己的聖人之道,哪料共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還聽了幾分鐘,搖搖頭便走了。錢德洪大為驚奇,猜不出其中的奧秘,只有等返鄉詢問恩師。王陽明一聽,笑著說:「你們儼然一個聖人去講學,大家一見聖人來了,嚇都嚇走了,何況滿嘴詩呀曰呀的,有幾個人能聽懂呢?」幾個學生一聽,茅塞頓開,原來因材施教,不僅要針對學習對象不同的理解能力、知識水平,而且教育者與被教育者要在內容上、情感上常溝通。在以後的講學中,眾弟子更是有所改進。弟子王艮就一反道學家正經八板的講學方式,不是裝著長袍,拿著經書,踱來踱去地裝作高深的樣子,而是像貧苦百姓一樣穿著粗布衣裳,故意擺出稀奇古怪,荒誕可笑的「愚夫」模樣,從老百姓關心的柴米油鹽講起,慢慢深入到為人之道,為國之道。講到高潮時,還手舞足蹈,筆劃開來,逗得圍觀的百姓哈哈大笑,笑過之後,也感到的確是這個道理。所以王艮的講學,往往聽者雲集,很受歡迎,這不也正說明因材施教對學生的教育有多麼重要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