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陽明 | 上頁 下頁
二八


  同時,「致良知」論無時無刻不在強調一個「變」字。首先,他大膽地否定了封建倫理道德的死框框,死架子,而允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個性,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處事方法。比如說,社會地位低下的人就不必為自己的粗俗而自卑,粗俗也並不影響一個人勤學苦讀,去當聖人。總有一天,粗俗的人照樣會同地位高的人一起平起平做。王陽明總結為「人腦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被埋倒了。」他教導人們善於發現自己心中「良知」的標準,而不要總跟著別人人云亦云。他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花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這下可要把統治者的肺都氣炸了。幾千年的古訓,人有地位差別,你老百姓就該安於現狀,逆來順受。

  現在王陽明可好,要讓老百姓與達官貴人平起平坐,這還了得?由此看來,王陽明一生所受的誣衊、陷害也就在所難免了。不過王陽明既然告訴每一個人運用「良知」運籌帷幄,在他的心中,也早有一套對付「小人」的高招。他說,對待壞人不宜作公開的揭露和抨擊,這樣當朝廷腐敗時,不但告不倒他,反而會讓他。應該抓住他的弱點,運用巧妙的辦法狠狠治他一下,讓他明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後打心眼兒裡再不敢幹壞事。在用兵上,陽明也講求在變中講求效果,他常常把「便宜八事」(最省力地辦事),「期於成功」掛在嘴上,甚至提倡重用有才幹的貪財人士。他說,如果能用一些金銀財寶換來戰爭的勝利,社稷的平安,以小換大,為什麼不用呢?這個觀點讓大家大為驚奇,要知道古代可是把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啊!公開必談論「廉潔,至孝」,這不是又一次衝擊了當時的官方思想嗎?

  不僅如此,王陽明還特別瞧不起死守清規,而不知變通的人。陽明雜著中曾記載了一件非常典型的事:補生傅鳳,因家境困難而無法養活年邁的父母和傻子弟弟,於是不顧性命日夜苦讀,因為吃不飽,再加上學業辛苦,竟然臥床不起,患了大病。要是按當時傳統儒家的思想,只講動機而不講效果,傅鳳的舉動可以說非常孝順,要受到世人的稱讚。可是王陽明偏偏不欣賞,反而說他不孝順父母,如果人累病了,甚至累死了,父母弟弟又將無人供養,就算你動機再好又有什麼用呢?而王陽明贊成照顧全域,用「良知」找出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做到事半功倍,而不用總拘泥於舊的形式,舊的框框。

  王陽明的「致良知」是王陽明一生提出的最後一個學說,是他心學體系中最成熟的部分,也是他對以前所有學說的最高概括和總結,是一種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正是在這個學說的指導下,王陽明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遊刃有餘,前面驚濤駭浪越多,王陽明越能乘風破浪,向前開拓,而從來沒有翻船落水過。

  他留給後人的「八大事功」,豐功偉績莫不歸功於學說、思想的成熟。現在大家一定深刻體會「理論引導實踐」這句話有多麼重要了吧!

  只可惜,「致良知」的認識論並不是適合於每一個人,並不是「人人心有仲尼」,並不是「誰人不有良知在」,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悟到陽明學說的真諦。

  這樣許多倫理道德培養不深的人,就假借王陽明所說「人人心中有良知」,不必拘泥于道德條文的幌子,隨心所欲,幹一些傷天害理之事。尤其是王陽明死後,他的後學無論是泰州學派還是江右五門,都自以為深知「致良知」的真諦,而妄加評判、扭曲,最後導致了王陽明心學的解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