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陽明 | 上頁 下頁
二七


   §第三節 「致良知」的修身論

  人本來是善還是惡呢?這個問題可能早已伴隨著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上,復旦大學和臺北大學激烈地辯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深深地刻在了每一個讀者的腦子裡。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話題,早在春秋戰國,我們的聖人學者就開始探索它的奧秘。既然女媧用泥捏出了世界最聰明、最富有創造性的人,那麼就應該清楚明白地瞭解人本性是什麼,是善還是惡。

  只可惜,哲人學者探討了幾千年,各執己見,百家爭鳴,這個問題仍是個有爭議的「謎」。而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孟子和荀子。他們倆都是「大聖人」孔子的學生,同得孔子的嫡傳,各自學說卻大相徑庭,甚至背道而馳。孟子贊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連,習相遠。」也就是說,人一生下來,本性是善的,這是每個人都共有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只是後來的習慣不同罷了。他又補充說:

  「仁義理智,吾固有之。」善良、正義的本性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並不是天生沒有,後天通過學習獲得的。

  而孔子的另一個得意弟子荀子卻不贊成孟子的觀點。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本身啊就是惡的,善良正義都是人為的、假的。荀子對人性的態度也太悲觀了,這不是要把人自己「一棍子打死」

  嗎?不過仔細想想,也有一定道理。若人都是善,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殺人放火,燒殺搶奪,那為什麼還有金庸筆下的四大惡人,「惡貫滿盈,無惡不做,兇神惡煞,窮凶極惡」呢?

  看來,人性善惡這個小小的問題引起了先有古人,後有今人的一個大大的思考。王陽明也在潛心研究。

  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何以成器。王陽明正是在「琢玉」的過程中,悟出真知,開闊鍛煉思維的。

  王陽明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這就是說,人天生就有區別善惡的良知,這是人的本性,人有時去偷去搶是因為人有強烈的佔有的欲望,人到底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是根據他本身所定的標準來言的。看來,王陽明還是相信孟子所言「人性善」,並作了有益的補充。

  於是,王陽明就有了「良知」這個概念。就是人生來就有是是非非,喜善厭惡的心理。就像一個剛「呱呱」落地的小孩兒,初來到這個絢麗多彩的人世間,在他眼裡,天是藍的,水是清的,樹是綠的,一切都是這般美麗而純潔。而這善的情感就是人人遵守道德,修身養性的源泉。當然,人除了有良知,還有私欲,有時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為了能獲得它,也不去管是不是傷害別人。這突然讓我想起世界著名的基督教「教父哲學」的創始人奧古斯丁所講的一個小故事,正說明了他小時候面對良知與私欲的困惑。

  小時候,奧古斯丁是一個非常聰明懂事的孩子。

  有一天,天氣炎熱,奧古斯丁要到很遠的奶奶家,給奶奶送東西。走到半路,實在饑渴難耐,突然他看見前面果林裡,梨樹上一個個成熟的大梨正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發光,好像在招喚小奧古斯丁:快來啊,吃了我就不渴了!小奧古斯丁當然知道偷拿別人的梨不對,要是在平時一點也不渴,他不僅自己不會拿,要是看見別人去拿,他一定還會站出來去制止呢!可今天不同了,他已經渴得無法忍受,連想也沒想,摘了一個就塞進嘴裡等到他長大了,就非常懊悔這件事情。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聽完這個故事,是不是也有同感。有時候心裡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對,可又偏偏擋不住誘惑,等到做完之後又開始懊悔不已。那麼,怎樣才能既心知又手知,不去做它們呢?一方面,我們可以學習孔融讓梨,望梅止渴的故事,遇事多想想他人。比如說,媽媽做了一條你特別喜歡吃的鯉魚,這時候可千萬別什麼也不顧,一個人獨自享受。先夾一塊給疼你的奶奶,再夾一塊給辛苦的媽媽,剩下的就是你的了,好東西大家一起吃才覺得香呢!而且媽媽一定會誇獎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而王陽明也為修身養性,培養良好的道德觀總結了一套非常好的辦法。這就是「靜處體悟,事上磨煉。」當你閒暇無事時,要勤學讀書,從書中去體會別人如何克服名利的誘惑;也要自己思考,將好色,好貨,好名這些私利一一追究,搜尋出來,然後像貓捉老鼠一樣,斬釘截鐵,毫不留情地將它除去,又如同人們生病,一次就要拔去它的病根,讓它永沒有復發的機會。平時,在具體的事情中,也要時常告誡:

  克己奉公,善良正直,把它體現在一言一行之中。

  克服人欲,稟公守法,這些都正如奧古斯丁所說,心裡明白,做起來難。有時人欲也像一些人抽的大煙,戒了又犯,犯了又戒,來來去去,往往復複,卻無論如何也除不了根。那麼王陽明又是如何身體力行呢?

  說起來,還有一段很有趣的經歷呢!

  有一次,王陽明去遊地勢複雜險要的九華山,當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爬到高聳入雲的山頂時,王陽明勝利般地松了一口氣,也深深地被周圍的美景所打動,周圍群山層巒疊嶂,都被繚繞的雲氣所包圍,只留下突出的山頂依稀可見,這裡沒有塵俗的紛憂,沒有雜亂的聲響,有的是清脆的鳥鳴,流淌的溪水,「一覽眾山小」的開闊視野。在這天地合一的境界裡,王陽明深深感到天地的宏偉,自身的渺小。怎樣讓自身由渺小走向偉大呢?王陽明從九華山的險要複雜的地形中體驗到了人的韜略深晦,領悟到宏偉的山勢與吾心的志向遠大是同一的,這就要克服「小我」,不總是婆婆媽媽地去計較個人的一些小得失,而應該走進世界中的「大我」,去尋找內心超越。超越平凡生活,超越自我,在更大的空間去尋找自我。這樣,王陽明的心靈得到更大的安慰,於是精神煥發,頓覺自信倍增,對那些蠅頭小利也都不在乎,在心目中穩固地建立了「致良知」的認識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