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陽明 | 上頁 下頁 |
二六 |
|
§第二節 「知行合一」的認識論 「知行合一」的認識論是王陽明在龍場悟道的第二年即正德四年提出的,此時的王陽明還在龍場。這個學說提出的時間與王陽明「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的宇宙觀相距很近,甚至可以說是緊接著後者提出來的。這是王陽明心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人們也把它看作代表王陽明思想特色的學說。 其實早在本章的開頭就曾論述過朱熹與陸九淵關於先「知」後「行」,還是先「行」後「知「的爭論。他們倆的爭論可是持續了幾十年,即使他們死後,弟子之間仍辯論不休,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個說不學習不借鑒,怎樣才能行而無錯呢? 另一個也毫不示弱,張口反駁:學得不少卻仍做錯事的可大有人在,且更心狠手辣,手段高明呢! 細細品味,兩家學派各有各的道理,旗鼓相當,難怪各不相讓呢!而聰明智慧的王陽明集兩家精華于一身,形成「知行合一」的認識論,這可真不簡單啊! 王陽明所處的年代,正是一個知行分離嚴重的時代。許多人明明知道對父母雙親應孝順,卻不給失去勞動能力,年邁的父母吃飽飯,穿暖衣。對客人卻聲稱我有多麼孝順還要請出瘦骨如柴的父母為他們編造謊言,好讓他們有個好名聲。王陽明的學生就問他,「長此以往,怎樣才能知行合一呢?」王陽明說: 「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這句話簡單來說就是,知和行本身就是互相聯繫,互相包含,缺一不可的。 當你只知不行,實際上只完成了一件事情的一半,就像你曉得盡孝道卻不去做,實際上,你根本就是未知的。 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是這樣的。有的人說自己博學,成天誇誇其談,海闊天空,遇到具體的事情讓他做,他卻傻了眼兒,就像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之戰使戰國死傷士兵45萬人,這就是只知不行的最明顯例子;有的人從小也有遠大的志向,可是又怕吃苦又覺得來日方長,日子一天天地從臉盆邊、睡夢裡溜走,自己卻一事無成。正如古語所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這「只知不行」可害了不少人,等到他們醒悟過來,已拄著拐杖,白髮蒼蒼了。 可見,王陽明的理論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他提醒每個人在知與行之間找到最適合的平衡點,這樣才能像杠杆一樣用最小的力氣來承擔起最大的重量。 但是,在我們心中,也有一個疑問:知和行明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怎麼在王陽明的學說中知和行又合一了呢?且讓我們慢慢聽聽王陽明的解釋。 首先,王陽明認為:知來自於行。王陽明曾說過,「知痛必有自痛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饑必已自饑了,知行如何分得開。」只有深切經歷過疼痛才知道什麼是痛,只有經歷過寒冷才知道什麼叫冷。這與我們感性有關的體驗(知)顯然是和我們親自經歷(行)有關的。這一點上,我們大家一定會舉雙手贊成。因為從小到大,不管是天氣的寒冷,食物是否好吃,道路是否平坦,只要我們一試就知道,而且只有親自體驗,才會有深刻的認識。就像天氣寒冷時,你偏不信,卻要穿著單衣短褲出去,結果被凍得牙齒打顫,才急急忙忙跑回來把自己全副武裝,這正是「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也一定會提早禦寒。而對於王陽明最有感悟的莫過於孟子說過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少年時的王陽明,氣大意狂,心比天高,志比海深,生活條件也很舒適安逸,他把孟子的這句話只是當作名言來記,並不能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可等到被貶龍場,條件變了,一切都變了,在嘗夠了人間之苦之後,王陽明才深刻體會到了「生於憂患」這四個字字字千金。從而在思想上形成了由「一心只讀聖賢書」到「行中出知」的飛躍。而這強調人的認識來源於實踐,無疑是正確的。 其次,王陽明明確指出:知的目的是行。現在的少年朋友常會問自己,我們每天做作業,認真聽講,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別著急,早在一千年前,我們的哲人就已經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 王陽明說:「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前面已經說過,要認識「知」,就必須通過行。 同時,行也不是一匹瞎了眼的寶馬,到處胡跑狂奔,它要有行作為指導。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更是數不勝數。比如說你的家中買了新的洗衣機、錄像機,爸爸媽媽准不讓你胡按亂動,他們要對著說明書仔細查看,然後再正確操作。現在再讓我們回到學習到底為什麼這個問題。「學以致用」現在的知識有的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文明成果,有的是從國外吸收來的精華,人們是歷經千辛萬苦,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得來的,它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我們只有掌握了它,才能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自己的貢獻,自己也會在奉獻之中體會到付出的樂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當你發現世界連網的計算機能讓你在任何時間同世界各國的朋友通話交談。當別人因為懂操作而忙得不亦樂乎,你卻因為一無所知面對計算機不知所措,那會兒你該多著急啊! 看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認識論,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就是現在,也可古為今用。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就非常欣賞王陽明的一段話:「陽言學孝,則必服勞奉養,躬行孝道,然後謂之學,豈徒是空耳講說而遞可以謂之學孝乎?學射則必張弓挾矢,弓滿中的;學書則必伸手執筆,操觚梁翰。盡天下之學無有不行而可以言學者,則學之始固己即是行矣。」 「知行合一」,毛主席是非常贊成這個觀點的。當有的同志只說不做時,他就批評他們:「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毛主席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之中,才有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王陽明正確地分析了知行的緊密聯繫,這毋庸置疑,可他過分強調知即行,行即知,而否認了知行的差異,這就有些偏激了。他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當人看到好色就會因美感而產生愛慕之心,聞到惡臭就產生嫌惡之心,這即是知,又是行,就否認了知行的差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