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陽明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第三節 以心悟道 超凡入聖 首先,問廣大小讀者一個常犯疑的小問題:當你在吃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時,是怎麼判斷出好吃與不好吃呢?還有,當你和父母一起去看一部電影,你覺得這部影片精彩絕倫,激動地都快跳起來了,而你的父母卻因為它是兒童片子不感興趣,再加上工作勞累,已經躺在椅子上睡著了。你說,看著酣睡的父親,你覺得這部影片對每個人都很好看嗎?其實,當一個人看待周圍的事物時,如果仔細想想,勤動腦筋,就會發現有許多小疑問藏在其中,如果你靠自己的智慧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那該有多高興啊!上面那個看電影的故事,不正也說明了對於一個事物,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標準,可能會因為背景,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但它們都是人內心的一種很貼切、真實的體驗。 而陽明所悟的道,也正是在這個方面做了具體詳細地闡述。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說:其實聖人的道理,天底下事物的對與錯,是先天就存在於我的心中,根本不用去外界尋找。陽明還以為,「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原來王陽明把人心放在了一個高尚神聖的位置,認為人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世界的本源,是萬物的造物主,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心所派生出來的,是內心在外界的顯露與表現。 陽明還在他的著作《傳習錄》中提了一個非常生動形象的事情:有一天,陽明同友人一起去南鎮遊玩,忽然看見在遠處岩石間有一株高聳入雲的大樹,樹上開滿了嬌嫩可愛,清香撲鼻的粉花,同來的友人想難倒陽明,就問:「你不是說天底下沒有不在我心外的事物嗎?可這株花樹,在少有人煙的深山中自開自落,它和我的心有什麼關係呢?」本想難住王陽明,不料陽明沉默不語,思索片刻,開始侃侃而談:「你還沒有看這株花時,花同我的心一樣歸於靜寂,與世無爭,這是我心的表現;當你千里走來看花時,花的顏色便如同人的心境一樣豁然明亮,這難道跟我的心沒有關係嗎?」這一番話駁得友人啞口無言,也開始相信陽明的思想。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認識事物,評價事物的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它真像王陽明所說的那樣,心能包羅萬事萬物嗎?這個問題先留給善於思考的讀者,等後面的論述中再讓我們共同尋找正確的答案。 那麼,具體而言,陽明怎樣用「心」來認識事物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叫「格物致知」,「格物」自己心中以往所形成的儒學框架來建構自然物,建構事物,建構自己從事的低層次的活動。「致知」就是在「格物」的基礎上達到認識事物的境界。這有點兒像兒時我們搭積木的過程,先看著圖想好框架,然後再一點點搭出美麗的房屋,長長的火車。真沒想到有時一個小小的遊戲中也能蘊藏著深奧的道理。在「格物」的活動中,客體(一般無生命的事物)存在的種種屬性,哪些可以注意,哪些不予注意,哪些需要誇大,哪些需要縮小,怎樣重新組合,就完全可以由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來決定了。 陽明的「格物致知」乍聽起來有點兒象天方夜譚,只有深入其精髓才能明白其要領。那麼,這深奧的思想又是怎樣產生的呢?其實,早年,他已有自我擴張,宰製萬物的野心,根據《年譜》記載:他十五歲時「即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詢諸夷種東和,悉聞備禦策」,開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二十六歲時「念武舉之設僅得騎射搏擊之士,而不可以收韜略統馭之才。於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書莫不精究。」他剛中舉做官,便立功心切,不顧眾人的非議,上奏皇帝「便宜八事」。劉謹權勢極大,殘害大臣,破壞朝綱,他毫不畏懼,毅然挺身而出,向皇帝直言。由此可見,王陽明早年對於事物的認識,對於理想的選擇是以聖人為參照,心目中聖人的形象就是文可當治國良臣,武可當安邦的統帥,還要有不懼邪惡,能捨身扶正的一身正氣。 然而,到了龍場,這聖人的標準就像色彩絢麗的肥皂泡一樣一一破滅。環境忽然變成虛空,基本生活不能保證,還哪有心思去考慮治國安邦。更何況在這荒山野外,又哪兒有條件讓他當文臣武將,哪兒有不平讓他拔刀相助,孤身一人,形影相弔,為了生存拼命幹活,這才是他的生活的最生動寫照。正如世界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生「五大需求」: 一是生理上的需要,即維持生活所必需的各種物質,如衣食,住房,醫藥,休息的最起碼要求;二是安全上的需要,生活上要有所保障;三是感情和歸屬上的需要,獲得純真的友誼,真摯的愛情;四是自尊的需要,如有職業自豪感,受人尊敬;五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即事業心。一般來說,這五大需要是逐層遞升的,但也可以犧牲低級需要來滿足高級需要。像古人不食「嗟來之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這一切對王陽明,卻簡單至極,只有生存下去,並且生存的更好,才有柳暗花明,路轉峰回的一天。 於是,王陽明放棄了早年形成求聖心切的參照系,另尋成聖的出路。陽明便開始以一種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去面對過去沒有遇到的艱難險阻,很快就站穩了腳跟,找到了生活的樂趣,精神上更是茅塞頓開,領悟到了真知。這一切好像都是完全觸感而發,隨事應對,是吾心本如此,是人的本能即這樣。 所以,陽明得出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格物致知」的結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