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一二四


  形勢突變,給進軍平涼帶來了不利影響,聖祖很生氣,下詔嚴厲責備陝西總督哈占及諸將領,說:輔臣初叛時,朕以蘭州要地,關係「三邊」,令哈占發兵鎮守。哈占稱:西安要地,不便分兵,致使蘭州諸地淪陷,「三邊」搖動。哈占又以西安重要,屢次請援兵,因而把荊州大軍陸續調至西安,致使荊州、彝陵兵力單薄。朕以延安為諸路要衝,曾令鄂善、四川巡撫周有德等駐守,哈占又撒謊說鄂善等兵少,留之西安,致使延安陷落。哈占為封疆大臣,每當議事,不從全域一體籌劃,但只顧自己所在之地,常欲置之重兵以自衛,不求速定地方,貽誤非小。今又稱叛軍與川寇聯合,欲分諸將率部都開赴西安。哈占但知有西安,竟置他處於度外!

  聖祖在嚴厲地批駁了哈占後,命令「諸將當益急攻平涼,勿得稍緩。」為保證攻取平涼,他令駐守榆林的土默特、鄂爾多斯兵「速赴西安」。【《清聖祖實錄》,卷57,3~4頁。】

  在聖祖的嚴督下,董鄂、畢力克圖、阿密達等部已於八月十五日抵達平涼。兵力不足,圍城不嚴。這時,輔臣給董鄂一封信,稱:他曾派官員王起鳳赴西安,談判受降,已過兩月,不見回來,因此士卒都很疑懼不敢降。董鄂為輔臣請命,請求聖祖再頒赦免詔書,遣還王起鳳,他就會傾心來降。聖祖批評董鄂不速率兵圍攻平涼,專主招降,替輔臣求情。他指出,輔臣目的是「誘我緩師」,諸將不要中其奸計。他要求各將「速行圍城,務期剿滅。」至於王起鳳,可以遣還平涼。【《清聖祖實錄》,卷57,17~18頁。】

  董鄂等率大軍至平涼,既未圍城,也未進攻,而是離城遠駐,靜觀形勢而已。輔臣見狀,並未過於驚慌,相反,還派出部分軍隊分別增援固原、慶陽等城叛軍。這兩處叛軍兵力頗強,如固原多達萬餘人。輔臣的增援,無疑又進一步加強了它的實力。特別是慶陽叛軍已受招撫,卻又被輔臣派遣的周養民率部包圍,重新奪回來。

  清軍向平涼地區集結的消息,使三桂頗急,先後遣雲貴少數民族士兵「猓猓數萬到平涼助王輔臣」【《清聖祖實錄》,卷265,10頁。】,命令四川叛軍應援平涼。於是,王屏藩親率大軍進犯秦州,吳之茂率部出川,進屯單家和等處,譚弘以所部向平涼增援。還有興安的叛軍進犯商州大峪口……【《清聖祖實錄》,卷57,28頁。】

  本來對清軍很有利的形勢,又陷入被動的局面,這正如聖祖所分析,因為王輔臣未滅,大軍集於平涼,故諸叛軍乘隙發動進攻,欲分清兵力,以援輔臣。從主觀上看,他認為,董鄂到平涼日久,兵力不少,卻「高坐不即攻取」,致使王輔臣敢於分兵援助其他處叛軍;由於清軍集結平涼,又招致四川叛軍前來會戰。如果及早攻取了平涼,那麼叛軍應援之念絕,窺伺商州之計也不得施展,「陝西可無慮矣」!他質問董鄂:你們擁大軍於平涼,「所司何事」?現在不攻取,「更待何日?」他又下了一道命令:趕快策劃,「速取平涼,剿除逆賊」!【《清聖祖實錄》,卷57,28頁。】都統海爾圖又節外生枝,聲稱:運炮的屯夫都逃跑了,請求從京師調發熟悉火炮的滿漢軍前來平涼。聖祖不勝惱怒,下旨斥責;董鄂對此事不置可否,只知照轉他人請求,拖延時日,他下令解除海爾圖參贊的軍職,令董鄂仍遵前旨,速攻平涼。【《清聖祖實錄》,卷58,3~4頁。】

  據報:清軍僅與平涼叛軍發生一次戰鬥,即九月二十三日,輔臣令叛軍出戰,雙方剛一接戰,不意清副將賈從哲、遊擊張太經忽然退縮,清軍驚擾,戰鬥失利,提督陳福等於二十八日退至靈州(甘肅靈武)。聖祖閱戰報,提筆批示將賈、張兩人就地斬首處死,並指示清軍或攻取固原、或會合大軍取平涼,視具體情況而定。【《清聖祖實錄》,卷57,26頁。】十二月,清軍再攻平涼,克取第一關廂,離城三裡許,在南山屯營,欲前進攻城,因溝深地險,難以下營,城未能速下。聖祖指示,叛軍長據平涼,皆因有糧有恃無恐,如斷其糧道,叛軍自困。城西北通固原要路,你們要速斷糧道以困之。【《清聖祖實錄》,卷58,15頁。】

  儘管聖祖屢下命令,董鄂遲遲不動,奪取平涼仍然看不到希望。而且四川叛軍正向平涼方向進發,有與輔臣會兵之勢,將給平定陝西帶來很大困難。如果曠日持久地拖下去,勢必影響到進剿湖南乃至整個戰局。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聖祖決定派遣都統、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授以全權,總轄陝西滿漢大軍,前赴平涼,剿滅王輔臣。離京時,率每佐領護軍二名,組成一支數千人的部隊,增援圍攻平涼的清軍。【《清聖祖實錄》,卷59,20頁。】在此之前,新授寧夏提督的趙良棟至京陛見,聖祖命他兼程赴寧夏。【《清聖祖實錄》,卷59,18~19頁。】同時,又授都統畢力克圖為「平逆將軍」,負責統轄現駐寧夏的滿洲與蒙古兵,鎮守地方。【《清聖祖實錄》,卷59,21頁。】

  圖海,姓馬佳氏;滿洲正黃旗人,初任筆帖式加員外郎銜。順治二年,改授國史院侍讀。後被世祖賞識,授秘書院學士,累升至宏文院學士、列議政大臣、加太子太保,管刑部尚書事。後因犯律被去職。至聖祖即位,再次起用,授滿洲都統,康熙二年,剿滅李自成余部郝搖旗、李來亨有功,職位屢次上升。至吳三桂、耿精忠先後叛變,聖祖以其才能優異,命管戶部尚書,專管籌餉。不久,察哈爾蒙古首頒佈爾尼叛變,他被任命為「副將軍」,同「撫遠大將軍」信郡王鄂劄率師征討。他大智大勇,迅速平定布爾尼叛亂,為朝廷解除了北顧之憂。聖祖非常賞識他的文武全才,敘功一等男爵。在陝西問題遲遲不得解決,叛亂又進一步擴大之時,特命他全權總管陝西軍政事務,儘快平定輔臣之亂。【《清朝先正事略·圖海傳》,卷2,5~6頁。】

  聖祖就任命圖海一事,向董鄂等陝西諸將作出說明,指出,我國家自創業以來,克敵攻城,必主帥奮勇先登,軍士效死苦戰,方能建樹大功。而你們凡遇敵,大都觀望不前,只叫士卒前驅沖陣,其督撫也多坐失機宜,故勞師匱餉,不見成效,因此特命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前往平涼,統率諸軍。你們要痛改前非,殫心圖效,若仍蹈前轍,一經圖海指示參劾,必置重典!為鼓舞清軍士氣,聖祖特別頒給諸軍一道敕諭:你們年來各處征剿,為國效力,朕已悉知。今聞你們圍平涼,屢次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嚴冬掘壕,遠道采木為柴,備嘗艱苦,朕甚為同情。雖然目前國用繁多,經濟困難,但惦念你們勤勞已久,特發帑金五萬兩,由大學士圖海帶到軍中,普加恩賜,以表朕優恤關懷之意。你們同心協力,益勵忠義,速滅賊寇,朕不吝再加優賞。你們勉之!【《清聖祖實錄》,卷59,30頁。】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二十六日,聖祖接見圖海,賞賜珍貴的御用之物。然後,又為他舉行隆重儀式,鄭重地送他率師離京出征。【《清聖祖實錄》,卷59,31頁。】

  圖海離京前後,陝甘形勢又加深了危機。四川叛軍正向鞏昌、秦州逼近。其中,吳之茂所率川軍已臨秦州城,屯兵於北山,阻斷臨鞏之路。二月二十五日,陝西提督王進寶會同「振武將軍」佛尼勒等向北山川軍發動進攻。吳之茂率部迎戰,竟被清軍擊敗,他的總兵徐大仁被俘,四名總兵在交戰中被殺,還有二百餘名參將、遊擊也都死於激戰之中。【《清聖祖實錄》,卷60,2頁。】

  三月初,王輔臣命總兵陳甲率步騎一萬五千餘人,進犯靈州;【《清聖祖實錄》,卷60,10頁。】命總兵李國良率叛軍八千由靖甯來援秦州。【《清聖祖實錄》,卷60,11頁。】四月十六日,叛軍萬餘人直犯通渭縣,城守將棄城逃。【《清聖祖實錄》,卷60,20頁。】自寧夏提督陳福被害,叛軍進攻寧夏,堡鎮多陷。【《清聖祖實錄》,卷61,4頁。】雖然各處叛軍進攻屢次得逞,又屢被清軍擊退,雙方相持不下。而叛軍的頑抗,每每把清軍置於困難的境地。局勢仍然是嚴重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