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九七


  吳三桂的這篇「討清」檄文,論文采雖比不上駱賓王的名篇《討武曌檄》,卻也大有氣貫長虹之概,不失為名士精心之作。如從內容上考察,此文多有不實之詞,巧飾偽裝,隨處可見,且回避要害,掩天下人耳目。檄文開頭一大段,以當年「討賊」自任,歷數複君父之仇的蓋世之功,向天下人自我誇耀。可是,他當時騎牆山海關,首鼠兩端,對一度降李自成一事避而不提。此其一。

  他大書不得已借清兵復仇之苦衷,並以最終滅掉李自成而自詡,這也確是事實,但卻掩飾了自己完全降清的真相。聲稱他委曲求全,「養晦待時,選將練兵,密圖恢復」明朝已有三十年,云云。可是,他無法解釋這三十年他為清朝效命疆場,剿滅農民軍,掃蕩南明,尤其是擒殺永曆帝等血的事實。他坐鎮雲南,希圖永鎮,千方百計保存自己的權勢與地位,何曾為恢復明朝而做什麼準備!因此,對這些事,他只好避而不書一字!他叛明降清,這是不容篡改的歷史,無論時人和今人,有誰能質疑呢?即使有人為之辯解,不過是嘲弄歷史,徒勞無益!此其二。

  檄文聲稱,當年他曾奉三太子,欲恢復明朝。三太子何曾到過他手?這是從來沒有的事!根本談不上奉三太子入都即位。此事顯系三桂偽造,不足為據。如今,已過去三十年,忽然又冒出一個「三太子」,要「恭登大寶」了,這又是彌天大謊!他自己的行為,自稱周王,自立年號,就使自己的謊言不攻自破!此其三。

  檄文聲討清朝罪行,說得如此嚇人,卻是誇大之詞。清入關後,廢除了明朝一些苛政,採取了恢復生產的措施,特別是到聖祖親政後,整個形勢日見好轉,不像三桂說的,如天怨、地怨,仕、民、商、工皆「怨」,還未達到這種程度。此其四。

  檄文的最後一段,極力渲染他兵多將廣,勢力之大,有氣吞中華之概,以此動員人們響應和支持他的行動。他規定數項政策,目的是爭取同情者,嚇唬那些擁護清朝的人。僅此而已。

  檄文表述了三桂的目標,是要推翻清朝的統治,建立一代新王朝。但看起來,好像是三桂的自白書,或叫做自我「辯解書」。如果我們不加分析地全部相信他所說的話,那就錯了,可能會把我們的認識引向歧途!

  奇怪的是,三桂的這道檄文,不見諸任何清官方或私人著述。在官方書中只說三桂「偽檄」四處傳佈,對其中內容不及一字。這證明三桂當時確實發佈過檄文。為何置而不書?細想起來,也不難理解。檄文畢竟觸及了當年三桂與多爾袞訂盟等事實,清聖祖和他的廷臣們也不敢做出回答;尤其是檄文無處不痛駡清朝,這對清朝是不光彩的,如刊於官方史書,倒是替三桂做了宣傳。因此寧可不保留一字,勿使其傳世。至於私家著述,為避諱也不敢刊登此文。這可能就是檄文在清代文獻中失載的原因吧!

  三桂的檄文,是他叛清、抗清的宣言書。為動員全國漢人反清,他大量複印檄文,派人奔赴各地傳送,他親自致書平南、靖南兩王,並向貴州、四川、湖南、陝西等省跟他有關係的將官去信,動員他們起兵響應。

  雲南是三桂直接控制下的努力範圍,省城昆明是他的「棲息」之地,他的心腹和黨羽分佈各要津,他一聲令下,全省與昆明同聲聽命。朝廷命官、地方官吏大多投降應叛,像雲南提督張國柱、永北總兵官杜輝、鶴慶總兵柯澤、布政使崔之瑛、提學道國昌等等一大批漢官漢將都響應了三桂的叛清號令,接受三桂的職務。【《逆臣傳·吳三桂傳》,卷1,14頁;《逆臣傳·張國柱傳》,卷2,2~3頁。】只有少數官吏,如按察使李興元、雲南知府高顯辰、同知劉昆抗拒不從。三桂本意,並不想殺死他們。責令胡國柱把他們押送到「審事堂」。劉昆斥責說:「要死就死,有何事可審!」國柱笑著說:「需等待命令。」說著,很客氣地給他們座位坐下。李興元慷慨激昂,罵不絕口,痛斥三桂:「你內為國戚,外封親王,受恩最重,為什麼要背叛朝廷?我為丈夫,義可殺,不可辱,惟有一死報朝廷!」【《清史稿·李興元傳》,卷253,9734頁。】三桂的刑曹官楊彥光上前勸道:「您不必如此,且等劉先生(指劉茂遐)一言。」另一刑曹官傅奇棟接著說:「您與旗員不同,您是明朝世家,今日正要恢復明朝,您應該效力。」

  劉昆駁斥說:「你說的完全錯誤。順治元年,吳三桂等輩迎王師入關,至十八年,又於緬甸擒永曆。前明之亡,是誰幹的?在明朝,亡明朝;事清朝,叛清朝,是兩朝亂賊,天地不容!我恨力不能殺你們,還想污辱我這七尺之軀嗎!」

  劉昆等三人至死不屈,審問他們的人非常痛恨,又無可奈何,只得轉告三桂,下令查抄劉昆的公署衙門,除了圖書外,只有兩件衣服、米二石、錢三千文,馬一匹,夫役二人,餘無他物。三桂轉恨為欽佩,怒責左右人:「你們平日總說他貪,今『貪』如此!幾乎被你們誤了事。」對胡國柱說:「劉某清廉能幹,我行大事,不可無此人。你們替我勸降他。」半夜,三桂派人來到審事堂,轉達了他的願望。劉昆怒斥來使,來使說:「如不從,將有殺身之禍。」劉昆怒目圓睜,厲聲斥責,操起鐵索向來使擲去。來使不得已,急忙回去覆命。三桂不禁發怒:「難道真倔強如此嗎?」指示國柱說:「要給他特殊的苦頭,再降他!」十一月二十七日,給劉昆上了刑具,押送到三市街,與高顯辰一起,各杖四十,然後把高顯辰發往永昌衛、劉昆發往雲南西部邊遠的騰沖衛充軍。這兩地多煙,讓他們備嘗苦頭,將李興元投入監獄【《庭聞錄》,卷5,1~2頁。】,不久,他服毒自殺身死【《逆臣傳·吳三桂傳》,卷1,14頁。又,《清史稿·李興元傳》,卷253則載:興元被三桂孫子世璠刺殺於獄中。】

  三桂毫不費力地消除了「親情」派的微不足道的反抗,雲南迅速成了他的一統天下。他公開打出了獨立的旗號,立即準備出師戰鬥。他迅速著手組織他的軍隊,重新建制,部署兵力,選將命官,使之適應即將開始而又不可避免的軍事鬥爭。

  按照三桂的意圖,設金吾前後左右四將軍,為各軍的首領,其次設左右兩翼將軍,以下設左右兩掖將軍、鐵騎前後左右將軍、驍騎前後左右將軍;命名奮威、仁威、親威、建威、龍威、綏遠、懷遠、廣武、勇略等將軍。其下便是各路總管,設征朔、討朔、覆朔、滅朔、殄朔、破朔、剿朔、靖朔八大將軍。各級將領均以「將軍」稱之,在「將軍」之前冠以各種響亮、富有征戰意味的名號。所設「征朔」八大將軍,都加一「朔」字,是對起自東北的滿人的蔑稱,前冠以征、滅、殄、覆、破、剿、討、靖八個字,都是徹底消滅清朝的意思。從這些新起的名號,都可窺見三桂誓與清朝血戰到底、「漢賊不兩立」的決心。

  三桂按此名號分封他的將領:封郭壯圖為留守雲南路總管,料理核查雲南府屬印信,催征銀兩,保證軍餉的供給。以胡國柱為金吾左將軍,夏國相為金吾右將軍,吳國貴為金吾前將軍,吳應期為金吾後將軍;馬寶為鐵騎總管將軍;【以上見《平吳錄》,7頁。】王屏藩、衛樸為驃騎前後將軍;陶繼志、張足法為驃騎左右將軍;王會、高啟隆為驍騎左右將軍;線維明、田進學為鐵騎前後將軍;范齊韓、廖進中為鐵騎左右將軍。【《庭聞錄》,卷5,2頁。按,三桂所設職官與「將軍」,各書略有差異,今參酌各書記之。】

  任命各部職官:以方光琛為吏曹、來度為戶曹、錢點為禮曹、韓大任為兵曹、馮蘇為刑曹、呂忝子為土曹。以郭昌為雲南巡撫。三桂所設「六曹」,亦即清廷的「六部」。顯然,三桂開始仿照清制來建設他的新政權。他採取的一系列組織措施,就把他所掌握的軍政力量都組織到一個政權之內,形成了上下相維的比較嚴密的整體。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三桂自雲南發兵北伐,向清朝展開了戰略進攻。軍隊所使用的戰旗皆用白色,步騎兵頭戴用白氈做的帽子,表示為永曆掛孝,不忘明朝舊恩。【《逆臣傳·吳三桂傳》,卷1,14頁。】三桂派吳國貴、夏國相率步騎為前驅,兵鋒直指貴州。他自率馬寶等諸將隨後進發。在此之前,三桂已派王屏藩率部獨取四川、陝西。三桂很信任他,說:「王屏藩前去取四川,如同我去。」馬寶請求自任兩廣方面的軍事,率部取兩廣。三桂說:「兩廣只須一辯士口舌可下,不煩派兵,我已派人前去遊說。」【《平滇始末》,3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