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七二


  晉封三桂為親王,乃皇帝欽定,大臣們無權再討論該不該封,而是按照皇帝的旨意,去辦晉封典禮所需要做的有關事宜。

  康熙元年六月三十日,聖祖正式向三桂頒發晉封親王的金冊、金寶。金冊詳載三桂降清後所建樹的功勳。我們依據冊文的內容,按時間順序,把三桂的戰功歸納如下,也是對三桂前半生的一個總結。

  第一,順治元年,「開關迎入」清軍,又隨多爾袞「破賊兵數十萬,底定中原,大功茂著」。十月十三日,「授以冊印」,封為平西王。

  第二,出征陝西,在階州(甘肅武都)地方「殺偽秦王朱生福、偽定遠侯趙榮貴並賊7000有餘」,獲定遠侯印1顆、總兵官印10顆;在碧魚口「殺賊兵300餘名」,擒斬總兵官王應選;在富平縣、延安府等州縣、美園等處殺經略王永強、高友才及總兵官、副將、參將、遊擊郭玉麟等540名和兵士20600余人,獲定國將軍印1顆、其他「偽印」11顆;共攻克山西、陝西兩省58城。又派遣官兵在同官縣、臨縣等處殺經略平四、總兵官、副將、參將、遊擊等官26名及兵士5500余人,獲印6顆,在延安府、府谷縣招降總兵官2名,道員官1名、副將1名及兵士600人。

  順治八年九月初八日,特授金冊金印,仍封為平西王。

  第三,奉命入川,戰敗嘉定州總兵官龍名揚及其所部千餘人,斬敵700餘人,擒斬總兵官龍名揚,行文招撫四川3州16縣。

  駐守保寧城,擊敗孫可望部將撫南王劉文秀部馬步5萬餘眾,殺敵4萬有餘,擒斬將軍王複臣、總兵官姚之員等200餘名,獲撫南王金印、象3只、馬騾2 300餘匹頭。

  順治十四年五月十九日,以三桂「親身督戰,剿滅大寇,勤勞行間」之功,加俸1 000兩,「所有功添入冊內」。

  第四,收復重慶,歸入版圖,降服遵義,招撫總兵官郭李愛等及其將士家口5000餘人,獲象3只、馬500餘匹。招撫興甯伯王興及其將士家口7000餘人,獲馬騾300餘匹頭、繳敕印紮。

  進軍雲南,追剿鞏昌王白文選,獲象5頭、馬100餘匹,又剿殺總兵王國勳等,活捉其兵士11名、太監1名、獲象3頭,馬180匹、鞏昌王金印1顆、孔雀尾傘1把、銷金龍傘1把;收復永昌府、騰越州,招撫「偽侯」狄三品等,計獲慶陽王馮雙禮,把撫其將士2000餘及家口4000餘人投誠,又有「偽伯□□恩等」率將士2 000餘人、「偽□山侯王會」帶領「官□□千餘人並官印投誠」。

  在川南永寧,招降偽總兵官陳希賢等及其將士與家口1 400餘人。

  在迤西,招撫文職官員張佐宸等150餘人、武職官員曹延生等50餘人。

  攻取沅江,剿殺沅江首領那嵩等,活捉將軍高應鳳等人,獲關防印一顆,招撫黔國公沐天波之子沐忠顯及家口投清,剿殺將軍那倫等人,獲馬200餘匹,招撫公安伯李如碧等,各帶家口將士6600余人、馬1 960余匹、偽金銀銅印共16顆、敕紮236張。

  「偽將軍」楊武帶領□兵共3400餘人,家口共7500余人、馬一千□百八十匹、象4頭並官印4顆、敕紮69張;遊擊胡國才率兵400余人、印防14顆來清軍投誠;還有副將孫崇雅等及兵七八百餘、家口700餘;「懷仁侯」吳子聖等率將吏士兵760余人、家口960余人、馬230余匹、印敕2張、官印8顆先後來歸。

  陽武伯廖魚帶將士690餘人、家口690余人、馬150餘匹、官防印6顆、敕紮88張投誠。

  明淮國公馬寶、敘國公馬惟興、漢陽王馬進忠之子馬自德等帶將士4550餘人、家口一萬一千七百五□余人、馬一千四百□十余匹、印防35顆、偽敕紮□□七十余張、金冊二□投誠。

  總兵王然、李景瑜等人帶領所部900餘人、家口800餘人、關防印1顆、紮70張投誠。

  招撫土舍、那傑等並印1顆、象1頭;總兵何起龍等帶領所部730余人、馬120匹、關防印6顆投誠。

  成陽侯祁三升、孟津伯魏勇等帶部屬、家口7 900余人、馬1 340餘匹、象3頭、金銀銅印12顆、敕諭紮89張投降。

  派官兵剿殺馬乃,擒獲首逆龍吉兆等;副將丁仲柳帶所部與家口500余人、印防4顆、諭1張、馬56匹、象1頭投誠。

  冊文在詳載吳三桂歷年戰功之後,寫道:

  「王(三桂)鎮守秦蜀,綏輯滇黔,撫順剿逆,茂著勳勞。偽永曆以明室遺孽,煽集黨羽,妄稱尊號,竊據一隅……」以下,與上引聖祖指示禮部的話相同,故刪而不錄。最後,冊文特別強調,「特仿古制」,進封親王,「以示眷酬」,賜之金冊、金寶,鼓勵三桂「益勵忠勤,屏藩王室。欽哉無!」冊文不載【《清聖祖實錄》,見《明清史料》丁編第8本,701~707頁。】

  吳三桂以永曆父子的鮮血染紅了鑲嵌在親王冠上的寶石,是那樣鮮豔奪目,大放異彩!聖祖說得很清楚,特加三桂以「殊禮」,是因為獎勵他為清朝立下的特殊功勳。同時,他也毫不隱晦地表明,他給三桂晉封親王,目的是鼓勵他繼續為朝廷效忠,以他的力量「屏藩王室」,維護清朝的穩定統治。三桂能否做到這一點,且讓後事來證明吧!

  在朝廷為三桂加官晉爵,舉朝額手相慶之時,似乎忘記了在雲南與老撾交界處還有李定國的勢力的存在。他已退到景線一帶駐紮。三桂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他為防止李定國由車裡進兵,特令提督張勇領兵萬餘,分佈普洱、沅江一帶堵剿李定國。【《逆臣傳·吳三桂傳》】遲至十月十九日,朝廷得到雲南巡撫袁懋功奏報:據車裡(雲南景洪)宣慰使刀木禱的報告:「李定國逃奔景線地方,染病身死。」【《清聖祖實錄》,卷7,17頁。】

  李定國之死,是由於哀痛永曆父子被害所致。當永曆及其家屬被三桂擒獲時,他一無所知,以為還在緬甸,專派副將劉子遠率八百精騎赴錫波江偵察緬人動向。未過十天,劉子遠疾馳回報永曆已被擒獲的消息。定國如五雷轟頂,哀痛難抑,絕望地喊道:「恢復事還可為嗎?我負國、負君,何以對天下萬世!」劉彬:【《晉王李定國傳》,載《滇粹》】他哀憤過度,病倒了。又過了一段時間,永曆被縊死的消息傳來,他痛不欲生,哭天號地不止。他披散著頭髮,赤著腳,「號踴搶地,兩目皆血淚」。他不想再活了,只求速死。七天不進一粒,于康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去世。【《庭聞錄》,卷3、《南疆逸史》,卷52,411頁。如《行在陽秋》,卷下,載李定國去世時間為七月二十九日。《小腆紀年附考》,卷20,只載六月,不注日期。】死前,他把部將靳統武和兒子嗣興召至面前,囑咐說:「任死荒郊,無降也。」【《小腆紀傳·李定國傳》,卷30,366頁。】不久,靳統武也相繼去世。定國的兒子嗣興沒有遵從父親的遺願,率部投降了三桂。

  李定國的去世和其子率餘部投降,標誌著永曆政治與軍事勢力的徹底覆滅。吳三桂在雲貴的一統之局已成。從戰爭轉入和平時期,三桂開始努力經營自己的小天地,自成一地方的巨大勢力。

  十一、獨擅特權

  順治十六年三月,朝廷命三桂留鎮雲南,總管雲南軍政一切事務。康熙元年十二月,在三桂已全權掌管雲南後,聖祖和四輔臣又把貴州交由三桂全權管理。聖祖(實則是四輔臣)指示吏部、兵部說:「貴州接址雲南,皆系疆要地,且苗蠻雜居,與雲南無二,其一切文武官員、兵民各項事務,俱照雲南例,著平西王管理。」【《清聖祖實錄》,卷7,25頁。】

  由於朝廷的特許,吳三桂取得了對雲貴兩省的完全支配權。這樣,便形成了三桂王雲貴、尚可喜王廣東、耿繼茂王福建的「三藩」並立的局面。「三王」中,無疑三桂占地最多,兵力最強,勢力也最為雄厚。

  終清之世,異姓受封為王的,只有五人,最先受封的是,「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合稱「三順王」。他們是在清入關前天聰七年、八年間先後降清,而受封為異姓王。順治六年,「三順王」改封號,尚可喜為平南王,平定兩廣,藩守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在南下途中死於江南,其子耿繼茂襲爵,後病死,其孫(繼茂之子)耿精忠嗣繼。孔有德為定南王,進軍廣西,于順治九年兵敗桂林,自焚死。因無子承襲,爵除。吳三桂歸降稍晚,遲至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在山海關前率部投降,即封為平西王,再進封為親王。原封爵四王,孔有德死後,剩吳、耿、尚三王,各據藩地,並稱「三藩」。最後是孫可望,他于順治十四年降清後,封為「義王」,駐京師,無轄地,亦無政治作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