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四四


  吳三桂趁戰事結束、回鎮錦州之際,為自己和部屬,反復請恩,多要地,要好地,要官職,要世職、加特權,求優恤,等等,不一而足。凡他所求,朝廷無不慨然應允。他想要的都得到了,但只有一樣珍貴的東西,他不敢要。這就是榮譽至極、尊貴無比的「親王」稱號。他征剿李自成農民起義軍返京、回鎮錦州前,順治以朝廷的名義給他加封親王的稱號。三桂稱「親王」,可與多爾袞兄弟中稱親王的同列,位至人臣的極限,無以復加。大概吳三桂覺得這一切來得太快、太突然,他沒有思想準備,做臣子的誰不想飛黃騰達!「親王」是個多麼光輝燦爛的稱號,但這一尊號對於每個人來說,幾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因為「親王」爵號,只在皇室的範圍內實行,也只有他們中功績卓著的人才能得此殊榮。

  三桂以異姓、異族而突然得此稱號,他不禁有些惶惑。但他很快就清醒過來,此稱號萬不能接受。他在辭「親王」的奏摺中寫道:「臣傾心剿寇守關,不過臣子職分。荷蒙聖恩,特授王爵,又複蒙恩加稱親王,萬難祗承,伏懇允辭『親』字,以安愚分。」【《清世祖實錄》,卷20,9頁。】短短幾句話,已透露出吳三桂因得「親王」稱號的惶恐心情。他明白,以自己後降而得此尊號。難免遭人所忌,使自己處於眾矢之的危險地位。朝廷也將疑心自己不安其本分,有貪得權勢之野心。他不願因得「親王」而招致上下的疑忌,臣尊主疑。以他久處政治旋渦中,是深通此中奧秘的。因此,他明智地辭去,用「萬難祗承」,表示自己的堅決態度。順治命部大臣速議,同意了三桂辭去親王的請求。這使人強烈感到,多爾袞等人並非真心誠意給他加親王稱號,或許有意測試他對朝廷的忠心、降後的思想動向。直到康熙元年,又一次進封他為「親王」時,朝廷出於誠意,他亦不拒絕。兩相對比,不難看出這次晉封似有測試之意。

  吳三桂請地、請賜恤,為部屬請賞,這在一般人看來,是無政治企圖的表現,不過是追求安樂享受,不會引人注意的。而在至關重要的加封親王這個問題上,他採取了激流勇退的態度,看出他在政治上頗富有理智,因而贏得了朝廷的進一步信任。

  山海關外,遼河兩岸,昔日曾是明清常年爭奪和較量的戰場,而清入關時,它的軍隊、家屬及其子弟皆「從龍」進關,留下一座座空城、廢堡,令人觸目悲涼。隨著戰爭的進程,戰場已遠遠地移向長江以南和西南、東南沿海地區,早年烽火連天的遼東已成為不知兵的大後方了。吳三桂攜家眷與部屬又回到離別才兩年多的家鄉,好像進入一個無人區。當年曾是為明駐守這裡的一名總兵官,如今以平西王的高貴身份返回,人事變化之大,誰能料及!憶及往事,雖不免慷慨,甚至有點感傷,畢竟從多年的奔波中得到了安寧,既無往日長途跋涉之苦,也無戰場上的拼死活的千鈞一髮之險。試想三桂此刻的心情,他會從這暫歇中感到慰藉吧!

  吳三桂和他的部屬已經不打仗了,周圍也無敵人威脅,他感到從沒有過的輕鬆。除了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就是料理農事。生活倒也安閒。朝廷並沒有忘記他們,就在三桂返回錦州的第二年,即順治三年(1646年)七月,他奉詔進京覲見皇帝。他帶了一批將官陪同前往,親睹「天顏」,皇上也要讓他們感到皇恩浩蕩。二十二日,以順治的名義在武英殿設宴,三桂和他的總兵官一員、副將十一員、參將、遊擊三十二員應邀赴宴。【《清世祖實錄》,卷27,11頁。】二十六日,又在武英殿單獨賜三桂宴,恰好孔有德、尚可喜兩王與續順公沈志祥奉詔來京,與他一併受宴。宴後,賜給每人蟒衣一襲、帽一頂、靴襪一雙、鞍馬一匹。為酬勞三桂這次「遷移勞眾」,格外加賞十匹馬、白銀二萬兩。【《清世祖實錄》,卷27,12頁。】朝廷頻頻向吳三桂加賞,極示特殊恩寵之意,往往在孔有德「三順王」之上。

  不僅如此,朝廷還通過禮儀來提高吳三桂的權威。順治四年五月末,禮部專為三桂應否乘轎請旨。順治帝指示:平西王以及「三順王」允許在其駐鎮地方乘轎,至北京時,「令乘馬行走」【《清世祖實錄》,卷32,12頁。】。六月初,禮部又為三桂的儀仗請旨,順治批復:平西王儀仗可依「三順王」的規定製造:貼金紅羅傘一柄、臥瓜一對、骨朵一對、吾仗一對、坐纛一杆、小旗八杆。【《清世祖實錄》,卷32,12~13頁。】順治五年四月,當三桂將出鎮漢中時,更定他的儀仗:銷金紅羅傘二柄、繡紅羅團扇二柄、立爪一對、臥瓜一對、骨朵一對、吾仗一對、條纛一杆、大纛一杆、小旗八面、馬四匹。【《清世祖實錄》,卷38,12頁。】經此更定,其儀仗之盛,又遠出「三順王」之上,與皇室王爵同等,這又使三桂的地位上升一步。所謂儀重則威,三桂有了這套儀仗,頓時八面威風,顯示出高貴的身價與令人敬畏的地位。三桂從受封平西王,到規定和更立儀仗、禮儀,真正具備了一位王爺的一切象徵。他這時不過35歲!

  吳三桂受到的恩寵,連他的部屬也大受其益,不僅有功必得高升,甚至犯有過失,也可輕易獲得赦免。有一件事,很能說明問題。那是在順治二年底,兵部處分隨阿濟格出征陝西犯有過失的將官。其中有一員護軍統領,名叫巴克勇,是三桂部將,他犯有「隨眾私逃」罪。兵部議定予以革職。清朝法令頗嚴,這個處分已經照顧了三桂的面子,還是很輕的。但以順治名義(實際是多爾袞)發下的旨意,否決兵部意見,予以「免罪」,不給任何處分,也不做什麼說明。當然,誰都明白這是朝廷對吳三桂的格外優待,不再提任何異議。順治四年時。這位曾犯有嚴重過失的副將被授予三等梅勒章京的較高世職!【《清世祖實錄》,卷22,15頁。】吳三桂所得到的恩寵,還僅僅開始,對他來說,更光輝的前程還在頻頻向他招手呢!

  吳三桂在錦州的安閒日子並沒有過多久,他又奉命進關,踏上新的征途。命運的安排,使他一去不復返,而在遙遠的南疆開闢出新天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