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四三


  也許吳三桂以為,此去關外安置,將永鎮錦州,為長遠計,就拼命多要地,要好地,把遼西走廊盡數歸於他的部屬。對吳三桂的要求,朝廷還是在可能的情況下給予了最大的滿足。

  吳三桂在請求多撥地的同時,還向朝廷要求為他的部將晉級,准予世襲,「乞加恩典,用勸將來」【《清世祖實錄》,卷31,23頁。】。順治二年八月《清世祖實錄》已載吳三桂提出此項請求,都沒有具體寫明敘升官職人員名單,但《明清史料》甲編已收入吳三桂為部將請世職的兩份檔案。一份是標明順治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收到了吳三桂的奏報,末尾署順治二年十一月初六日,當為吳三桂起草奏疏的日期;另一份是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收到,奏報末尾僅署年月,而未署具體日期,從朝廷收到兩份奏報的日期前後僅差四天,可知吳三桂在發出第一份奏報後,緊接著又起草了第二份奏報,在內容上,可視為對前者的補充。

  三桂在追擊農民軍至固關返回北京後,已為他的部將請過功;而這次自九江班師,命其還鎮錦州時,又一次請功邀賞。如果說,前兩次都已滿足他的要求,那麼,這十一月份的再申請,可謂得寸進尺之求:請求在已授職的基礎上,再加升,破格擢用。換言之,他嫌部將官職不高,有的官職已高,還嫌沒得世襲的特權,個別還有遺漏而沒有授職。請看他十一月初六日的奏疏。

  他寫道,應「計功授賞」,凡立功將士都應實實在在得到「各有應得之恩典」。他的部下,大小將吏官生不下千餘人,都與他同心協力,共謀戰守,勤勞備至。他們大多雖已得封賞,但還不夠,如副將朱運亨、任得功、劉麟圖、沈朝華、夏登仕、王天寵、冷允登與參將李顯功八人,應給予「恩加世襲」,以優獎他們「功在開創」。還有沒予敘功授賞的,有遼鎮廩監生員劉應庚等、副將等官婁繼忠、柳國粱、鄉官呂鳴章等,按他們「投誠迎駕、共戰共守」之功,他雖不敢為他們濫請「延世之賞」,但「優加職銜」,似不為過。【《明清史料》甲編第2本,130頁。】

  吳三桂為他的武職人員已專折呈請,兵部正在討論中。他在第二份奏摺中專為他的文職人員再請賞。按他前次請功,朝廷剛剛對他的文職人員做了任命。如監紀同知童達行命為江西南康府知府,同知陳全國補為延安府同知,而參謀許榮昌、錢法裕僅題授為州同職銜,尚未實授,還等待空缺呢!三桂的奏摺,中心意思是說,已給他們提拔的職務與其功勞不相當,換言之,他們功勞大,給的職務卻太低。為此他代他們請命。他首先提出童達行,對他大加推崇,極力讚揚。他寫道:童達行「功居文武諸人之首」,這是山海關和關外上下將士所共知。他概述其功績,主要有,當時「密切定策,投誠請師,血戰關門,追剿慶都」,接著「西剿備嘗艱險」。大概也惟有他可與我三桂「同生死,共患難、同事同功,以宣力於我國家者」。童達行立下了特殊功勳,其「才猷沈練,品行端方」,足以勝任朝廷對他的「大任之選」。

  在歷數童達行的功績之後,又奏說陳全國、許榮昌、錢法裕三人的功勞。三桂寫道:他們前有「協贊多功」,降清「歸命獨早」;後有「堵剿丕著,勤勞西征更曆艱苦」。他要求給予從優提拔。以酬謝他們所立下的功勞。三桂表示,人有功,而不言其功,這是「隱功」,我不敢這樣做;與別人同功,而不將別人應得之功歸於人,就是「攘功」(意即奪功),我不敢這樣做。做臣子的,不把下邊實情向聖明的皇帝報告,這是什麼行為?這就叫「蔽賢」。隱蔽和壓制賢人,我更不敢。他還表示,朝廷實行「慶賞巨典」,對一個人來說,是小事,而關係朝廷甚大。因此,「本藩乃心王室,用是不避斧鑕,冒昧再申前請」。他堅持認為,童達行之功,「實實系開國之首功」,而陳全國等「均效投誠戰守之勞苦」。最後,他請求吏兵部對童達行等重新進行審議,該破格即破格,該「升蔭」的即「升蔭」。【《明清史料》甲編第2本,131頁。】

  吳三桂的這份奏摺,實際是為童達行等鳴不平,也包含了他個人的不平。因為童達行等一批文武將吏都是其部屬,壓低他們的升賞,亦有輕視他本人之意。更深一層說,三桂為他們請賞,代鳴不平,表現出他對部屬的籠絡。如果三桂沒有誇大事實的話,以童達行等人的功勞,僅任命為一個小知府以下的官職,似不盡合理。看來,三桂確有充分的把握,才敢於一而再地為他們表功,請加重賞。二份奏疏,辭氣委婉,竭誠,又不失態度堅決,這使攝政王多爾袞和吏、兵部也不得不重新考慮他的意見,陸續調整原先的任命。

  就在三桂發出上述奏疏後,過了一個多月,即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朝廷頒佈新的任命:升江西省南康知府童達行為該省布政使司參政、遼東生員夏寅為長盧都轉運使司運使。【《清世祖實錄》,卷23,9頁。】五月,升盧部郎中呂鳴章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西道。【《清世祖實錄》,卷26,12頁。】八月,已任命為昌平副將、都督僉事的冷元登,命以原銜充任江西龍江總兵官。【《清世祖實錄》,卷27,24頁。】任得功由副將升任南陽(河南南陽市)總兵官;【《清世祖實錄》,卷24,10頁。】十一月,升山海中協副將沈朝華為署都督僉事,充陝西延綏總兵官。順治四年九月,升山海路參將朱運亨為永平副將。【《清世祖實錄》,卷34,2頁;卷29,2頁。】其他被三桂提名的將吏陸續地得到新的提升。

  順治四年(1647年)十月初,吳三桂開列了他的部屬自總兵官以下、遊擊以上共124人的名單(該件送到吏部時間為十月十二日),為他們請世職。【《明清史料》甲編第2本,179頁所載名單,與《清世祖實錄》,卷34所載升世職名單除少載1人,完全相同。】十九日,吏部呈請,順治批准,公佈了三桂所屬123人(缺「和尚」)授予不同的世職。詳見下表【此表據《清世祖實錄》,卷34,13~15頁所載名單制定。】

  姓名職別授予世職何進忠總兵二等昂邦章京楊珅副將一等梅勒章京孫文煥、吳朝忠、李可植、李應科、衛之屏、張光祖、張鑒、郭洪巍、吳國柱、佟師聖、張國忠、胡亮、何起鳳、巴克勇、吳三汲、傅文元、方成功、潘永昌、傅天福、高魁、白含真副將三等梅勒章京郭雲龍副將一等甲喇章京石國柱、邴國鈐、李雲龍、許學顏、危喇亥、佰戶克什圖、崔可顯、何起龍、陳太和、劉士選、吳國貴、趙志祥、傅三讓、陶志安、金成功、劉魁、劉尚義、曹世功、左仲魁、李奇芳、鈕成印、朱采、陳一經、夏思詵、周元、王家楫、祖邦文、於志得、吳三變、王得功、劉應瑞、金良臣、高得捷、張大經、吳效忠、劉煒、馮時先、董永顯、褚得龍、官國太、陳昌祚、項有功、任守器、李永功、吳應發、線絲綸、盛存柱、甲葉、劉撫民參將二等甲喇章京馬春、王勝宗、趙袞、楊名煥、劉正民、張其偉、董兆民、王好忠、楊奉先、薛喇出、何天成、王惟俊、葉繼有、魯澄、黃元、猛克圖王尚選、劉顯漢、祖伏顯、馮明道、劉三重、陳志富、藩汝芳、吳友亮、汪煌、王用賢、趙士俊、哈諭、王奏捷、佟紹聖、夏一、左有進、蔡安邦、門世藩、劉芳名、朱大江、藩劉翥、秦代、葛世用、劉進善、王一柱、李守志、韓成、黃國勳、王謨明、劉有進、武洪謨、駱士奇、傅三義、傅文魁、宋有功遊擊三等甲喇章京吳三桂為他的部屬表功、請求加賞和授世職,不遺餘力,幾乎全部得到了滿意的結果。同時,他也為自己的利益提出了新要求。三桂以全家三十餘口人的生命和鮮血換得了一頂王冠。此刻,他要清朝為他做出的巨大犧牲付出報酬,來補償他的損失。他的要求是,父吳襄、兩位母親(繼母)、弟弟吳三輔被農民軍殺害,應從優賜恤。南明給予的優恤,他不敢受,而只能向清朝申請。多爾袞當然知道吳三桂拒絕南明賜封與撫恤的事,吳三桂有此求,他是不能拒絕的,指示吏、兵部「詳議具奏」。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恩於故主,適值為崇禎修陵之時,他主動捐銀一千兩,以佐助修陵費用。多爾袞指示「助工銀兩,照數察收」【《清世祖實錄》,卷21,20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