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四二


  吳三桂自順治元年十月下旬出征,到下令班師之日即二年六月,已達八個月。以八個月的時間,剿除李自成農民軍二十余萬,並導致李自成之死。他奉獻給清朝的功績是非常之大的。而且他們行軍路途最長;也最艱苦,除了前段延緩進軍速度,其後可謂進展神速,不容農民軍喘息和休整,直至把他們徹底打垮而後快!消息傳到北京,舉朝興高采烈。多爾袞在給阿濟格、吳三桂及眾將的賀信中,給予高度讚揚,其中說:「念王及行間將士驅馳跋涉,懸崖峻嶺,深江大河,萬有餘裡,可謂勞苦而功高矣!」這大概不是客套話,倒是反映了此次出征的實況。鑒於李自成主力被打垮,多爾袞准許阿濟格、吳三桂率部從九江班師,得勝還朝。【《清世祖實錄》,卷18,8~9頁。】

  八月四日,吳三桂自戰場返回北京。照理阿濟格獲此大勝,需舉行隆重儀式迎接。但他屢次違犯軍令,多爾袞取消一切儀式,派人通知他們,「至午門會集,俱各歸家」【《清世祖實錄》,卷20,3~4頁。】。真是冷冷清清,無一點歡迎的氣氛。這與此後不久多鐸班師回京,順治親出迎南苑、設旗奏樂、隆重歡迎成了鮮明的對比。【《清世祖實錄》,卷21,5頁。】十日這天,吳三桂同阿濟格及其他出征將領進宮朝見順治皇帝,特于午門內賜宴。然後,賞給吳三桂、尚可喜繡朝衣各一襲,馬各兩匹,以下將領包括蒙古各部隨征的將領,都賞賜了數量不等的金銀衣物。【《清世祖實錄》,卷20,4~5頁。】

  特別是對吳三桂,更是另眼看待,進封為親王!這是吳三桂所想不到的。與吳三桂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作為這路軍的主帥阿濟格,不但沒有受到賞賜,反而受到申斥,被議罪,削去王爵,降為郡王,剝奪王爵所屬僕眾,「量給人役」,還罰銀五千兩。【《清世祖實錄》,卷20,11~12頁。】因為他擅自出邊,奪取駝馬,誤了行軍時間。還有個別生活小事,也被揭出,都作為他的錯誤而加重了處罰。多爾袞處罰了阿濟格,卻對吳三桂、尚可喜不予追究,仍給予賞賜,跟隨多鐸出征江南的孔有德、耿仲明與之相比,卻又少得多。【《清世祖實錄》,卷21,9頁載:孔、耿各得金一百兩,銀各一萬兩,馬各兩匹,還有貂裘、蟒緞、朝衣各一襲。】沒處罰他們,多少還賞賜一點,這已經很寬大,甚至很優厚了。從這件事,可看出多爾袞等對漢官的尊重,對他們實行了一種特殊的政策。

  阿濟格出征萬里,所至克捷,主要是靠了吳三桂、尚可喜的漢軍的力量。官方雖沒有披露這方面的材料,可以想像到,吳三桂及其部隊實力相當雄厚,很有戰鬥力。而他跟李自成有殺父之仇,更促使他以加倍的力量來打擊農民軍。

  征剿山陝,窮追農民軍,置李自成、劉宗敏於死地,是繼山海關大戰之後,吳三桂為清朝建樹的又一功勳。

  十七、還鎮錦州

  當吳三桂于順治二年八月初還朝時,多鐸卻早在兩個多月前,從江南傳來捷報;南明弘光政權已被消滅,福王朱由崧被俘,各級將官200余員、馬步兵238300人歸降。【《清世祖實錄》,卷16,19~22頁;卷17,6頁。】在短短的7個多月的時間,清軍南北出擊,以破竹之勢,基本上消滅了農民軍。滅亡南明政權,李自成被戮,福王朱由崧束手就擒。其他戰線,進展無不神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交戰,只是掃蕩其殘餘勢力。以多爾袞為首的清朝統治集團為此感到歡欣鼓舞。天下形勢,已成一統之局,戰事隨之減少,無須動員更多的軍隊投入戰場。再說出征的大軍已很疲勞,很需要修整。在這種情況下,把吳三桂等異姓王和他們的大批部眾留在北京城內,已有諸多不便。於是,計慮周全的多爾袞決定把他們都打發回關外,各到原先駐防處屯戍。八月,命三桂還鎮錦州。至十月,又命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兩人帶部眾回盛京(瀋陽);尚可喜回故鄉海州(遼寧海城市),指示他們「各厲兵秣馬,以俟調遣」【《清世祖實錄》,卷21,9頁。】

  事先,多爾袞對他們的駐防和生活都做了安排。吳三桂所部人員較多,特撥出錦州、義州(遼寧義縣)、甯遠(遼寧興城)、中後所(遼寧綏中)四城「安插』。但朝廷又作了小的更動:擬以義州土地作為牧馬場所,而錦州、寧遠、中後三處照撥外,又增撥中右所、前屯衛、中前所(均在遼寧綏中縣境)三處。這就是說,除了北部的義州,自錦州以西,直至山海關前,遼西走廊四百里的大片土地,連同城鎮在內,都撥給了吳三桂,作為他安排部眾之地。又規定,按丁給地,每丁可得地五坰,【《清世祖實錄》,卷20,9頁。】以維持生活。

  吳三桂部屬有多少?他這次出征回來,曾向朝廷報告了他的「子弟」兵所屬「旗下隨征外出披甲兵丁並束喇」共1461名,其中死於戰場8名,行軍途中因病而死的125名,剩下實有兵丁為1328名。【《明清史料》甲編第2本,136頁。】他這次西征回京後,就上奏皇帝,為他的部將請功,其中提到他所屬的「額設大小將目及地方文武官生原不下千有餘人」【《明清史料》甲編第2本,130頁。】,僅是各級將吏有如此之多,可以想見他的部眾會遠遠超出千人之數。吳三桂部屬中還有大批蒙古人,又據他自報:所屬蒙古壯丁男婦共2508名【《清世祖實錄》,卷21,23頁。】,加上前敘漢人壯丁1300余人,可達4 000人左右,而實際人遠遠超出這個數字。

  在吳三桂出征返京前,即二月間,朝廷已作出三桂部眾「仍歸故土」的決定,特發給米糧一萬石,作為搬遷的生活之需。未參加出征的,三桂標下副總兵官張國忠、佟師聖、李應科,參將朱采、孫文煥等向朝廷提出報告,懇請再多發放糧米,以度艱難。他們在報告中寫道:遼東「軍民屢經搬移,蓄積賷裹罄竭無遺,人皆鶉衣鵠面,地當初複,房屋又屬灰燼,且糧米有限,人民眾多,啼饑號寒,不忍聞見」。據他們說,這次搬遷回故土的遼東軍民共十萬之多。【《明清史料》丙編第3冊,263頁。】

  這些遼民主要是隨吳三桂撤出甯遠時入關的百姓,也包括兵士在內。他們基本上也都是三桂將吏士兵的家屬。現在,十萬之眾返回故鄉,也不是一件易事。首先安置住所,在他們從事耕種前,還需國家供應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朝廷撥給一萬石,「計口授食」,十萬人均分,每人才得一鬥,不過「苟延歲月」。眼下正值春播季節,沒有種糧,「無力耕播」,如不另發給牛具、籽種,及時播種,後果不堪設想。【《明清史料》丙編第3冊,263頁。】

  從副總兵官張國忠等人的奏報,知道還有一批將官沒有隨三桂出征陝西,而已出征和未出征的將士家屬都留在進關後安置的地方。朝廷要他們都返回關外,三桂感到地土不足,就向朝廷提交一份奏疏,寫道:「查各所房屋灰燼,地土脊窪」,要求再增加土地,有的還須調換【《清世祖實錄》,卷20,9頁。】

  吳三桂的話,反映了遼民搬遷所面臨的實際困難。清入關前,從今遼寧北鎮、義縣,經錦州、興城至山海關,稱為遼西地區,是明清反復爭奪的戰場,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許多房屋廢棄、毀壞。個別城鎮如中後所、前屯衛,從被清攻擊至陷落的過程中,毀壞的程度更為嚴重。但一些城市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傷。如,錦州、寧遠等,幾乎完整無損。留于瀋陽當人質的朝鮮國王世子李隨同清軍入關,途經錦州,進城休息,看到「城內閭閻櫛比」,依然如故,只是經兵燹之後,「居民鮮少」。他特別提到已降清的原明遼東總兵官祖大壽與祖大樂兄弟的舊居,「其結構宏傑,甲於城中。重門複室,金壁炫耀,甃磚石砌,雕刻奇形,文垣粉牆,窮極華麗,而大壽之家則尤為侈奢」【《沈館錄》,卷7,1頁。】。祖大壽率錦州兵民投降時,城內並沒有被損壞。

  至於寧遠,明兵長期堅守,直至吳三桂應詔勤王時才搬出,燒了積儲,其他均完好。清兵占了空城,關外已無明一兵一卒,沒有必要進行毀壞。所以,吳三桂說各城都成「灰燼」,確有不實之處。他說,撥給他和所屬部眾的土地,不是貧瘠,就是低窪地,這也不全對。遼西走廊,北側為山嶺、丘陵,地稍瘠,南面沿海一側,地勢平坦,適於農耕。在未被清佔領前,這一狹長地帶居住兵民不下數十萬,當地農民和戍城士兵都要種田,尚可維持生計。而經戰後,清兵進關,這裡人口急劇減少,凡屬城鎮幾乎都空空蕩蕩,一個城也見不到幾個人!因而留下大量無主荒田。即使按每人五坰地分配,三桂所屬的將官與士兵分散各城,土地是夠分的。三桂說給他的地都是「瘠窪」,也不盡合實際情況。經兵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整,多爾袞批准:山海關外土地,以一半給予吳三桂,一半仍留當地百姓為業。其中原駐此地官兵家口仍留居本地,以便耕種。【《清世祖實錄》,卷20,9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