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


  清太宗正為清軍連續受挫而焦急,及至得到洪承疇率大軍援錦的消息,心急如焚,便傾國中之兵,親臨前線指揮。疾馳六晝夜,於七月十九日到達松山附近的戚家堡。他察看地勢後,當機立斷,指揮精兵從王寶山、壯鎮台、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向陰屯、灰窯山,至南海口一線下營,並指令將士就地挖壕,僅一天工夫,就掘壕三重,每道壕深八尺,寬丈餘,「斷絕松山要路」,頓時切斷了明軍餉道,將明八鎮兵圍於松山城附近。【《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27頁。】清太宗為防明兵突圍逃脫,派兵圍杏山,使明潰兵不得入城。自塔山南至海邊,北至山嶺,以及寧遠北的連山,「一切去路,俱遣兵邀截,又分兵各路截守」【《清太宗實錄》,卷57,31頁。】。清太宗這一番部署,已把明軍置於全殲的絕境。

  洪承疇發現清兵掘壕斷餉道,頗感驚慌,當天(十九日)晚上,召集各鎮總兵官緊急會商破敵之策。最後,決定明天與清兵交戰,以突破其圍困。

  二十日,各鎮兵一齊出動,與清兵大戰,激戰一天,勝負未分,明兵仍然沒有闖出包圍。

  二十一日,各鎮步騎兵再次發動進攻。但是,清兵拼命攔截,明兵「終不能闖壕」。【《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27頁。】

  當時,明兵只攜三日行糧,眼見餉道被斷,糧食吃盡,人心惶惶。在這種緊迫的形勢下,洪承疇別無選擇,只有同清兵速戰,才能擺脫困境。八月二十一日晚,他召集八大將,決定作戰方略,要求他們:「各敕勵本部力鬥,予身執桴鼓以從事,解圍在此一舉。」但諸將憂慮糧餉不足,主張暫回寧遠補充給養,以圖再戰。議論紛紛,未有結果。兵部尚書陳新甲派來的心腹張若麒支持諸將回寧遠取糧餉的意見。這實際上是撤軍,「大敵當前,豈有退師就餉之理」!一下子便渙散了將士的鬥志。洪承疇深知闖出包圍實非易事,但還是鼓勵說:「雖糧盡被圍,應明告吏卒:守亦死,不戰亦死,如戰或可死中求生,不佞決意孤注,明日望諸君悉力。」【《國榷》,卷97,5904頁,參見《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5,1488頁。】

  會議結束時,天已經黑了。洪承疇把諸將送走,各自回營作突圍的準備。

  吳三桂頗有心術,回營即與將士商量突圍辦法。有一新降的蒙古人獻計說:「敵兵詭計極多,小路必嚴兵堵截,大路當設備稍寬,宜從大路。」看來這位久居清政權中的蒙古人十分熟悉清用兵的特點,這就是中國兵書上所說的:實者虛之;虛者實之。人們一般心理,以為在大路上必設重兵,而小路不會設兵或少設兵。清太宗恰是利用人們的這一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在不引人注意的小路或地方埋伏重兵。吳三桂做出了正確的判斷,用蒙古降人之計,決定從大路突圍。【無名氏撰:《吳三桂紀略》,載《辛巳叢編》】正在這時,忽聽明兵各營人馬嘈雜,打破了夜空的沉寂,火把晃動,構成了零亂的顆顆光點。原來,怯懦的大同總兵王朴為保全性命,不顧軍令,回營便率本部人馬首先乘夜突圍逃跑。其他各鎮總兵官一看形勢不好,誰也不願被消滅,惟恐落後,倉皇爭先拔營,頓時一片混亂。三桂既不想盡節,也不想束手待斃,一聽各營要逃,亦不怠慢,當即傳令本部人馬起行,直奔大路殺出。

  清太宗料到明兵糧絕,很可能乘夜逃跑,早作了截擊的準備。黑夜中,明兵「且戰且闖,各兵散亂,黑夜難認」,不辨方向,互相擁擠,自相踐踏。當突進至壕邊,遭到嚴陣以待的清兵的迎頭截砍,死傷累累,而掉進壕塹裡的不計其數。【《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27頁。】大批明兵無法突圍,被壓縮到南海邊,適遇漲潮,都讓無情的潮水席捲而去。

  吳三桂從大路殺出,直奔杏山城。果如所料,清太宗佈置兵力,大都在小路邀集明兵,而大路兵力不多,只有他與文武隨從三四百人守衛營帳。雖然盛設旌旗、帳幙,卻無重要將領。清太宗見吳兵來勢兇猛,無力狙截,下令說:「歸兵莫遇,縱之可也。」還讚歎:「吳三桂果是漢子!得此人歸降,天下唾手可得矣。」【《吳三桂紀略》】據清朝官方記載,清太宗埋伏在杏山路的兵,是蒙古固山額真庫魯克達爾漢阿賴和察哈爾毛海各率所部攔擊逃向杏山的明兵。命他們不許遠追。【《清太宗實錄》,卷56,23頁。】

  清太宗任命的這兩員並不重要的將領和少量兵力不足以抵擋吳兵,三桂乘其虛,終於闖過攔擊,奔入杏山城。在逃跑中,自顧逃命,連印信也顧不得拿,為清軍所得,顯見驚慌到何等程度!【《清太宗實錄》,卷60,6頁。】先逃的王樸也逃來此城。其他將領如唐通、馬科、白廣恩、李輔明等相繼逃出重圍。鼓吹決戰的張若麒等臨戰驚慌,逃至小淩河口,從海上駕舟逃向寧遠去了。曹變蛟、王廷臣突圍不成,退回松山城,與洪承疇固守。

  清太宗繼續部署兵力聚殲明殘兵餘眾。八月二十四日,他命內大臣宗室錫翰、國戚多爾濟兩員驍將率濟席哈、車爾布、巴蘭及精兵250人、蒙古翁牛特、四子部落都爾拜率兵250,分別埋伏於杏山明兵逃走必經之地的高橋(錦州西南、屬錦西縣)大路和桑噶爾寨堡,另派甲喇率京隋蓀、格爾泰、郎球等戰將率三旗精銳護軍150人協助堵截三桂兵。太宗所派滿蒙八旗兵數量不多,但皆多精銳,其將領也都是驍將,足以擊敗已成驚弓之鳥的明殘兵敗將。當天,杏山明兵1000人自城中逃出,遇到清伏兵,迎頭痛擊,明兵死傷甚多。太宗聞訊,親自趕到高橋東,指授方略。指示如明兵自杏山逃出,尾隨追擊,不得使明兵入城。為加強兵力,又派多羅貝勒羅洛宏、固山貝子博洛、內大臣圖爾格等以每旗精兵20名及正白旗護軍、翁牛特兵、錫翰、多爾濟兵,統由善戰的名將多羅貝勒多鐸指揮,繼續設伏以待杏山明逃兵。

  吳三桂、王樸已感到杏山岌岌可危,不宜久留,便於二十六日率部出城逃跑。埋伏杏山西的清兵立即迎戰,將明兵截入大路追擊。三桂與王朴「且戰且退」【《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28頁。】,向高橋逃去。清將多鐸一聲號令,伏兵四起,迎面截住,而後面清兵緊追不捨。三桂、王樸與明兵手足無措,無心戀戰,急欲奪路逃跑。清兵奮力攻擊,明兵大敗,四處潰逃。清兵邊追邊攻擊,到傍晚,已將桑噶爾寨至海一線列兵固守,嚴密封鎖。三桂、王樸率殘部乘夜逃跑,兵士死傷殆盡,三桂與王樸以個人的高超的武功,拼著性命僥倖沖出重重堵截,僅以身免,逃到了寧遠。【《清太宗實錄》,卷57,27~29頁。】。據甯前道石鳳台向朝廷密報:三桂的「兵丁尚多,還能整搠兵馬,誓拯封疆」。【《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28頁。】

  三桂等逃離杏山後,城裡還有數千明兵,他們已成驚弓之鳥,或千人,或數百,或幾十人,分股逃竄,都被埋伏的清兵所殲滅。【《清太宗實錄》,卷57,29頁。】

  這次空前規模的大會戰,短短幾天,清兵大獲全勝,殲滅明兵53 783人,獲馬7440餘匹、駱駝66峰、甲胄9346副,而被海水淹死的明兵「浮屍漂蕩,多如雁鶩」【《清太宗實錄》,卷57,29頁。】。其餘潰兵散勇,都逃向了寧遠,被三桂收留起來。由於明兵慘敗,松山、錦州、塔山、杏山四城連失,明遼東驍將祖大壽舉城投降,致使「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禦,而廟社以墟矣!」【《國榷》,卷97,5905頁。】此役之嚴重後果,已直接危及大明江山之安危。明朝連失關外四城,已使穩固的寧錦防線處於瓦解之中。朝廷得此消息,「京師大震」。按例,朝廷要追究喪地之責。三桂同其他各鎮將不能逃脫責任。但出乎意料的是,大約在八月末,崇禎卻給三桂加升提督職銜,指示他「收殘轉敗」,把各鎮殘兵敗卒總歸三桂收拾集中,「上緊整頓,徐圖再舉」【《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28~329頁。】。祖澤溥等「首請大彰法紀,以振肅將來」【《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60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