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


  明朝正遭遇「三百年來未有之饑荒,父子相食」【《明清史料》首本第1本,25頁。】,民不聊生,鋌而走險,紛紛揭竿而起,匯入到農民戰爭的洪流之中。明朝被李自成、張獻忠等為領袖的農民軍打得焦頭爛額,難以喘息;在關外,清兵咄咄逼人的進攻使它陷入深深的困境,只有勉強掙扎,卻無還擊之力。龐然大物的明朝內外交困,一天天垮下去,迅速走向沒落,而整個形勢對清政權空前有利。清謀臣們不禁歡呼:「今四方鹹歸,後患已絕,既無內顧之憂……試看南朝(指明)君臣將相,誰是敵手!」【《天聰朝臣工奏儀》,卷下,「陳錦請攻北京及甄別人才奏」。這些話不無自我誇耀的成分。但總的來說,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形勢的明顯變化。】

  皇太極正確地估量了明清雙方的力量,選擇了一個恰當的時機,決心打破明清在遼西的長期僵持狀態,對明的新的強大進攻就從首當其衝的錦州開始。崇德五年(崇禎十三年,1640年)春,他採取第一個步驟,就是在義州築城,屯田,積糧餉,作為向錦州進兵的基地,然後向錦州進逼。到崇德六年(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清兵嚴密包圍了錦州,「填壕毀塹,聲援斷絕」【《明史·丘民仰傳》,卷261,6769頁。】

  清兵進居義州,築城屯田時,錦州告急,已引起明朝統治集團嚴重警惕,及至逐步逼錦、圍錦,他們不禁感到驚慌。這時,他們才看清對方的戰略意圖,不僅要奪得錦州,還要謀取戰略要地松山。有人指出:「松(山)城與錦(州)相隔十八裡,奴賊離錦五六裡下營,即近在松城左右,今錦城濠柵已成,奴眾精騎盡繞松城,勢雖困錦,實乃伺松。」【《明清史料》乙編,296頁。】兵部認為,清兵此舉,「是又困大淩(河)故智也」,便緊急指令薊遼總督洪承疇「設計解圍」。【《明清史料》乙編,298~299頁。】

  崇禎十三年五月上旬,洪承疇奉命出山海關,駐甯遠,指揮各路兵馬援錦。三桂是援錦大將之一。洪承疇首先召集三桂和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玉田總兵曹變蛟、薊鎮總兵白廣恩,議破圍錦之敵。然後,洪承疇親至錦州外圍軍事要地松山,相度地勢,察看清軍態勢,感到明朝兵力尚嫌不足,請求增加兵力,應達15萬。十二月,經閣臣會議,崇禎批准,同意增兵。於是,增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朴、密雲總兵唐通、山海關總兵馬科等四員戰將,各率所部援錦。加上前四總兵,共為八鎮總兵,合兵力10萬、馬4萬、騾1萬。還不足15萬之數,朝廷又做了番努力,最大限度續增至13萬而止。令各鎮總兵「刻期出關」,速會兵于寧遠。【《國榷》,卷97,5884頁。】

  吳三桂作為八大鎮將之一,應召率部參加援錦解圍。這八員大將,「僅白廣恩、馬科、吳三桂敢戰」【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5,1481頁,參見《國榷》,卷97,5898頁。】。論戰鬥力,也以三桂的遼東兵為強悍善戰。他率兵2萬,按自己獨特的治軍辦法進行組織:從中選出精銳騎兵1000,以50騎為一隊,共分20隊,每隊設一領騎官,計20名。他把這20名領騎官姓名分別書寫在20只竹簽上,插在自己的靴筒上,遇到緊急情況,便信手從靴筒中取出一簽,呼叫某領騎官,該領騎官即統領本騎隊,跟隨他衝突決陣,「無往不利」。【孫旭:《平吳錄》】的確,年僅29歲的吳三桂統率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稱得上明兵中一支精銳的部隊。難怪統帥洪承疇認定三桂與白廣恩、馬科三員勇將可獨當一面,其餘五將只有合力,不宜單獨採取軍事行動。

  崇禎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疇揮師進至松山與杏山之間,除唐通,其餘七鎮總兵各率部分路移軍至松山城附近的東西石門,皆照分定營次,分別旗色,擺開陣勢:在離松山南數裡的地方,自南向北布列車、步、火器營,以騎兵組成兩翼:在西石門,吳三桂部居左翼之首,按順序,以下是王廷臣與楊國柱部;在東石門,曹變蛟部居右翼之首,以下則是白廣恩、馬科部。而王朴部居兩翼之間,與右翼相連接。

  圍錦的清步兵已部署在錦州與松山之間的乳峰山上,佔據著有利的地勢,而在東西石門屯聚精騎約兩萬,各埋伏于周圍待戰,其戰略意圖是,伏擊前頭增援的明兵。

  四月二十五日,明清雙方在乳峰山上山下,東西石門處,展開了一場激戰。

  明七鎮各挑選精銳步兵,攜弓箭、槍炮,分別從山下東西兩翼向山上的清兵發起進攻,山上的清軍居高下擊。明「兵心甚壯」,冒著如雨點般的矢石奮勇登山進擊,搶佔近台高處,放炮張旗幟,大批明兵勇氣倍增,喊聲震天,拼命衝鋒,被圍在錦州城內的明兵聽到槍炮與呐喊聲,知道援兵已到,祖大壽即揮軍出城南門外,擺列營陣,與援兵遙相呼應,形成了內外夾擊清兵的態勢。當明兵搶上山與清步兵搏戰時,山下埋伏的清騎兵先自西石門沖出七八千,居左翼的三桂等率部迎戰,「鼓銳當先」,直沖十餘次,「兵氣強勁」,陣斬清騎兵十人,挫敗了清騎兵的攻擊。它原欲以精銳騎兵將明兵陣勢衝垮,不料明「馬步官兵拒戰甚猛」,因而沒有得勢。在東石門,有明炮兵營,居東山險要處轟擊,有力地配合了步兵的進攻。【關於此役經過,詳見《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11~312頁。】

  清兵攻擊不成,便用牛車推運紅衣大炮30門,從東西兩面向明兵轟擊,明兵炮營不甘示弱,奮力與之對射。戰鬥持續到傍晚,清兵被迫退卻。清方承認此次戰鬥「失利」。

  這是松山決戰前的一次接觸戰。明七鎮出動兵員約6萬。又據明方報道,清騎兵2萬,加上乳峰山上的步兵,總共約3萬餘人,但雙方實際上投入的兵力並不多。故傷亡還不算嚴重。來自明兵前線的報告,說在陣上斬殺清兵首級只有20人,還生擒1人。明傷亡頗重,據洪承疇統計:陣亡738人,不同程度的輕重傷員793人,被擊斃的馬騾達657匹。【據《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11頁,「薊遼督師洪承疇揭帖」統計。清將濟爾哈朗稱:斬首明兵2000級,《清太宗實錄》,卷55,29頁。】與事實不盡相符。但明兵處於進攻一方,又是在山下「從下仰攻,最難著力」,同時還受清炮火攻擊,其傷亡肯定要大於清兵。

  戰鬥結束後,洪承疇將有功人員向朝廷呈報。他把吳三桂列為首功,稱頌說:「吳三桂英略獨擅,兩年來,以廉勇振飭遼兵,戰氣倍嘗,此番斬獲功多。」他請求給予加升一級。三桂此次斬首清兵10級,內有頭目1人,居各鎮第一,獲戰利品也不少。部下傷亡也比起其他各鎮較輕,計陣亡38人,重傷38人,輕傷48人,營馬被射斃較多,達134匹。比較之下,三桂戰功還是顯著的。【《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12頁。】

  松山東西石門之戰,明兵以較大的代價獲取小勝,並沒有達到解錦州之圍的目的。洪承疇意識到惡戰還在後頭,他向朝廷表示:「大敵在前,兵凶戰危,解圍救錦,時刻難緩,死者方埋,傷者未起。半月之內,即再督決戰,用紓錦州之急。」【《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12頁。】

  主帥洪承疇決心如此之大,可他所信賴的吳三桂竟在即將爆發的決戰中當了逃兵……

  洪承疇原主「持久之策」,即「且戰且守」,穩紮穩打,拖住清兵,使其欲戰不能,糧餉不繼,逼它「自困」,然後明兵一鼓而擊敗。但主管軍事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以曠日持久,靡費糧餉為由,力主速戰速決,竟責備他出關「用師年余,費糧餉數十萬,而錦圍未解,內地又困」,怎能對得起皇上的信賴與朝中文武重望!【《國榷》,卷97,5898~5899頁。】不僅如此,他還極力說服崇禎皇帝支持他的戰略,令洪承疇「刻期進兵」;同時,他又分任馬紹愉、張若麒為兵部職方主事、職方郎中,「出關贊畫」軍事,督促洪與清兵決戰。承疇無奈,被迫放棄自己的方略,於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正式誓師援錦,二十八日進兵,次日,抵松山城【《國榷》,卷97,5901頁。】,統八鎮大軍傾注於松山「孤危之地」【《國榷》,卷97,5899頁、5908頁。】。自八月二日,洪承疇乘明兵銳氣,連連發動進攻。宣府總兵楊國柱戰死,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替。這些進攻雖然「未能奏凱」,已給清軍造成重大壓力,並使它在小規模的戰鬥中失利。【《明清史料》乙編第4本,327頁。】戰場形勢的發展,一場空前規模的大戰迫在眉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