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這時,皇太極正在積極謀劃攻取錦州,早在三月間,已採取第一個實際步驟,派遣濟爾哈朗與多鐸為左右翼主帥,率部進駐錦州北90裡的義州,作為清兵進取錦州的戰略基地。他們一面築城,一面屯種;同時,不斷向錦州地區出擊,襲擾明寧遠、錦州駐兵。錦州地區的軍事形勢變得日益緊張起來。明朝的戰略家們對清兵意圖已有所察覺,崇禎指令遼東督撫與各鎮臣速籌應急方略。遼東新任巡撫丘民仰會同吳三桂、祖大壽、劉肇基等「昕夕商榷」,謀劃戰守之策。【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明檔》第153號卷,第4號。】薊遼總督洪承疇提出:「今日籌遼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戰,然後可以成其守;而戰又非浪戰,必正而出之以奇,然後可以守其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明檔》第153號卷,第2號。】這就是,對付清兵不能單獨防守,要守戰兼顧,才能守得住;戰又不能總是正面交鋒,還要採取多種作戰方式,如奇襲、打埋伏等,才能見效。這一方略,成為明兵作戰的指導方針。

  在這一方針指導下,明兵開始對清兵主動出擊,展開各種形式的進攻。七月八日夜,吳三桂指揮馬步兵五百自松山奇襲錦州附近的清兵鑲藍旗營地。清將貝子羅托等人倉皇率兵出營,雙方在黑暗中展開一場混戰。三桂的意圖,是對清兵進行騷擾。當大批清兵出動時,便急速引兵撤退。清將一時不知明兵究竟有多少,害怕誤中埋伏,不敢追趕。據清方報道:次日見戰場留下八具屍體,馬九匹。【《清太宗實錄》,卷52,16頁。】清將報告此次夜襲,為「錦州馬步兵」,誤,實為三桂所屬之松山明兵。又據吳三桂給朝廷的塘報稱:「賊於初八日夜被我襲擊,旋即移營。」【《明清史料》首本第1本,24頁。按,《清太宗實錄》,卷52,16頁。只記當夜戰鬥,不記清兵被迫「移營」事。】從雙方戰後報道可以看出,明兵與清兵傷亡很小,戰鬥時間短促。如果三桂的報道屬實,清兵真的移營,那麼,這次小股夜襲達到了目的。

  繼八日夜突襲清軍之後,薊遼總督洪承疇會同三桂、東協總兵曹變蛟、援剿總兵左光先、遼東總兵劉肇基四鎮統帥共議,組織了一次對清兵的新的進攻。另調山海關總兵馬科率部助戰。清官方記載,明出動馬步兵四萬至杏山。【《清太宗實錄》,卷52,16頁。】戰鬥在松山與杏山之間展開。根據明清戰後的報告,我們可以窺見此次戰役的大致情況。

  十日夜,三桂、曹變蛟等各挑選數十員勇將「帶領精銳馬兵」,進至離杏山城十裡地方,在山窪地埋伏起來,並各派出哨探在周圍山上潛伏瞭望。

  第二天(十一日)晨,三桂率領副將以下將官五十余員,「齊出杏山城,整列隊伍」,令騎兵居前,便於衝擊;步兵火器居後,以備堵擊。明兵力多少,未見記載,但從三桂親自出馬,將官如此之多,可以判斷明兵當在四五千人。這時,擔任偵察的大撥都司張成報告,清兵兩萬余騎從湯河子向西南奔來。三桂聞訊,即親統副將于永綬、張鑒等領騎兵飛馳至五道嶺,與先埋伏在這裡的明兵會合,準備迎擊。清兵已發現明兵,便向五道嶺疾馳,直抵張官屯。【《明清史料》甲本第1本,24頁載:據洪承疇、吳三桂報:戰鬥發生在張官屯、夾馬山等地。而《明史·曹變蛟傳》與《國榷》卷97均載與清兵戰於黃土台。考之兩地,均在杏山附近。】

  這支清軍由善戰的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肅親王豪格、多羅饒余貝勒阿巴泰等統領,「蜂擁」般向明兵沖來。三桂一聲令下,以逸待勞的明兵呐喊著沖上去,「躍馬沖砍」。清兵退至夾馬山,各鎮官兵「飛馳夾擊」。三桂揮軍衝殺,兵士皆「膽勇倍奮,士氣益鼓」,又有炮火轟擊,槍箭交加,激戰數回合,清兵死傷甚多。吳軍為爭得功勞,紛紛下馬割死傷清兵的首級。三桂發現山頭還有大量清騎兵「密佈」,料定是接應前軍的,他惟恐部屬忙於割首級誤事,下令:不許下馬,只以「惡砍」為功。鏖戰多時,清兵已感不支,逐漸敗下陣來。在山頭接應的清兵不敢出戰,急忙保護馱拉「死屍」,向北遁逃。

  在戰鬥進行時,堅守錦州的副將祖大樂率數十員將官出錦州30裡,與三桂等四鎮兵匯合,以策應他們。因風沙蔽天,不便追剿,依次收兵,齊回杏山。此役明將士陣亡11人,受輕重傷的,有65人,被射死的馬56匹。【以上見《明清史料》首本第1本,24頁。】清兵傷亡多少?明清官方皆不見載。多爾袞向皇太極隱瞞實況,只說:清兵「追至(杏山)城壕,掩殺之,獲馬七十匹」。【《清太宗實錄》,卷52,17頁。】也不提明兵傷亡情況。顯見此次戰鬥雖說規模大,而彼此傷亡並不重,都在一定程度上各自誇大本軍所取得的勝利。實際上,此戰為明諸鎮「合擊」,兵力佔有明顯優勢,「凡三戰,松山、杏山皆捷」【《國榷》,卷97,5872頁。】。經此打擊,清兵失利,「退屯義州」【《明史·曹變蛟傳》,卷272,6978頁。】

  崇禎十四年(1641年)初,「自錦(州)城東、南、北三路,奴騎充斥,勢殊猖獗」【《明清史料》首本第1本,27頁。】,逐漸形成對錦州的包圍之勢。明將官擔心錦州被圍,一旦缺糧,就無法堅守下去。眼下,運糧比增兵更為急需。可是,負責運糧各官「驚心奴儆」,不敢往錦、松、杏等前鋒三城運送,僅運至寧遠以西各城,致使寧遠西各城儲糧猛增至一萬石,前鋒錦州、松山、杏山三城各倉只存米二千石。【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明檔》87號卷,第5號。】從朝廷到前線將士都為此萬分焦急。薊遼總督洪承疇與遼東巡撫丘民仰(於崇禎十三年三月擢升右僉都禦史,代方一藻巡撫遼東,駐寧遠)、三桂等再三商酌,決定冒險向錦、松、杏三城運米,「以實根本」。正好趕上春節,他們便「以新年過節,出其不意」將糧運去。此項任務交由三桂完成。

  正月初二、初三兩天,以牛騾驢車三千四百輛,裝米一萬五千石。初六日,三桂親自「督運米車」出發。此計果然躲過清兵的監視,於次日中午,順利到達錦州。當即卸車,至當天晚上二更時分全部卸完。八日,空車又安全地返回寧遠。此次運米,往返「並未遇警,絕無疏失」。至初九日,清兵才有覺察,出動兩萬餘騎分為四股追擊,企圖奪糧,遭到沿途守護的明軍炮擊,一無所獲,「仍從原路北遁回營」。此次運糧成功,「俱蒙諸上臺籌畫周詳,而更蒙(吳)練鎮防護謹毖所致」【《明清史料》甲編第1本,27頁。】

  吳三桂冒險督運糧食,顯見他的膽略遠在眾將官之上。在人們視錦松等為險途而畏縮不前時,他卻敢於承擔責任,實心任事,一舉成功,因而受到朝廷和周圍將領的讚揚。由於錦州得到了給養的補充,更堅定了全城將士守城的信心,並長期堅持下去,雖被清兵圍困,亦毫無所懼,這與給養充足有直接關係。

  自從三桂被提升總兵官以後,效力朝廷更倍於前,「忠可炙日,每逢大敵,身先士卒,剿殺虜級獨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明檔》(案卷號漏記)。】。朝廷給予他的這幾句評語,不僅概略地反映了他在這一階段的軍事活動情況,而且把他的功績置於所有將官之上,也可看出他的地位明顯提高。朝廷表彰他勇敢殺敵,屢建戰功,但最根本的是讚揚他對朝廷表現出無限的忠心,誇為「忠可炙日」。三桂得到明廷的信任和器重,其父亦身居顯官,其親屬無不富貴,這自然使吳氏及與吳氏有血緣關係的宗族跟朝廷的利益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三桂當然明白,只有忠實於朝廷才能得到他追求的功名富貴。因此,他憑一股青年人的銳氣為朝廷效力,在他看來實屬天經地義。他在升任總兵官前前後後的表現,都說明他在為保衛大明江山而戰鬥。就個人而言,如同歷代那些有作為的青年人所懷有的志向一樣,他要建功立業,獲得他所追求的一切榮譽。這就是正在蓬勃向上,在前程似錦的道路上疾馳的吳三桂的基本思想。

  四、松山之敗

  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初,明清在遼西的交戰頻繁不歇,日趨激烈,終於導致明清興亡史上又一次大戰——松山決戰的爆發。

  這次大戰,首先由清太宗皇太極發起。自從天啟初年袁崇煥構築寧、錦防線,迫使清兵不得長驅直進,在大、小淩河之間徘徊不前長達十餘年,嚴重阻礙了清朝同明朝的爭衡。皇太極曾屢次企圖打破明軍的防禦,但沒有成功。他獲得的惟一戰果是在天聰五年(1631年)圍攻下大淩河城(今遼寧錦西縣),便再沒有取得尺寸進展。錦州與寧遠這兩座如堅不可摧的堡壘橫亙在清軍通向山海關的遼西走廊的咽喉之地。這使皇太極喟然歎息,而莫可奈何。但是,皇太極在其他戰線取得了巨大勝利,他東征朝鮮,使之臣服;西討強大的蒙古察哈爾部,使之俯首聽命。皇太極以十餘年的奮戰使清軍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