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明軍圍城已經三個月了,城內士氣低落,對於能否堅持下去,逐漸失去信心。孔有德決定再組織一次大規模突圍,「決一死戰」,以求得一條生路。不料十二月二日,一名叫洪成訓的士兵,乘夜逃出城,投降了明軍,並洩露孔有德將於三日夜從城西門出城突圍。

  總兵官金國奇得到這一重要情報,急與監軍高起潛、吳襄等重要將領定計,分設埋伏,其餘各營將士皆「披甲上馬預備」,又調來300名火器手埋伏於山前,專轟擊孔有德的大隊人馬。

  三日,天將黎明,孔有德悄悄率軍傾城而出,計馬步兵七八千人,分作三股突圍。官軍也分三路埋伏,準備迎擊。金國奇與高起潛、吳襄率領副將以下,至千總、把總等大小將官40余員為其主力,擋住孔兵出城的要衝。三桂也在這眾多將領之內,參加對孔兵的伏擊。

  孔有德完全不知道突圍計劃已被洩露,明軍已作了圍剿的準備。他率部放心大膽地出城,行至金國奇部的埋伏圈,明軍立即揮紅旗迎戰,截住廝殺。頓時,喊殺聲響徹黎明的晨空,槍炮聲同時大作,震得大地不禁抖動起來……

  金國奇、吳襄部剛一交戰,祖大弼率部從東南方向飛馳策應。孔軍抵敵不住早有準備的明軍的四面堵截,無法突圍出去,便撥轉馬頭,向城內疾退。明軍窮追至城下,力圖一舉破城,但城上「炮石如雨」,無法靠近城下。金國奇只好傳令,舉號收兵回營。【《明清史料》首冊第1本,「監視登島等處太監呂直題本」。】

  登州北面臨海,官軍無法圍堵。就在兵敗退回城的當天夜裡,孔有德決定從海上逃走,率余部連同全部家屬共萬余人,分乘數百隻船,航海遼東,投奔後金去了。

  登州已是一座空城,很快就被明軍佔領。關甯援山東之役,歷時近一年,就這樣結束了。吳襄在這次戰役中,總算沒有辜負崇禎和朝廷的期望,實心任事,勇敢作戰。所以,他不但恢復了原職,還於七月間被授為都督同知,蔭一子錦衣百戶世襲。【《庭聞錄》,卷1,「乞師逐寇」。】吳三桂在上百員戰將中,他是資望最淺、年齡最小的一個,地位不顯。目前,還沒有看到有關史料具體反映他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但可以想見他一定不會放棄這個立功的機會,必能施展出他的敢戰、衝鋒陷陣的本事。特別是有他的義父高起潛監軍,父親在軍中任高職,立功受獎,這就使他在明將中處於很優越的地位。不言而喻,三桂此次軍事實踐,為他以後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吳三桂是個很勤奮的人,除了習武,還勤于讀書學文。從少年時起,他每天雞叫就起床,到半夜才就寢休息,「終日無惰容」【《庭聞錄》,卷6,「雜錄備遺」。】,就是到了晚年,也保持這個習慣。他堅持讀書,不斷從古人那裡汲取思想營養,並從中萌發和樹立了自己的志向。青少年時,他曾讀過《漢記》,其中有兩句話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這兩句說:「仕官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意思是,當官應做皇帝身邊的官,娶妻應得到像漢代陰麗華那樣的美人。他對此大發感慨,脫口而出:「我亦遂此願足矣!」【《觚剩》】在封建主義時代,一個剛涉世的青年,追求的無非一是顯爵名宦,二是絕代佳人。三桂有此思想,自然不足為怪。他為達到這個目標,終生奮鬥不已。後來,他果然功成名就,想得到的都得到了。然而,這一思想竟成了他自取滅亡的禍根。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吳三桂在仕宦之途進展迅速,到崇禎八年(1635年),才23歲,就提為前鋒右營參將;【《明清史料》丁編第5本,478頁、492頁。】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他已是前鋒右營副將。【《明清史料》丁編第6本,573頁。】我們雖然暫時還不能確定他被提拔到副將的具體時間,但可以肯定,必在崇禎十一年九月之前,或者說,當在崇禎十年前後提到副將。在不到八年的時間,三桂由遊擊而參將、而副將,提升的速度,還是相當快的。他還有一步就要登上總兵官的寶座。這對於他來說,已是垂手可得。

  吳三桂正以飛快地速度,一步步地走向權力的頂峰。

  三、登壇拜將

  吳三桂崛起之時,龐大的明王朝正處在急速崩潰中。天啟七年(1627年),在陝西澄城縣爆發了農民抗糧的武裝鬥爭,它如星星之火,點燃了明末農民戰爭的燎原大火。【文秉:《烈皇小識》,卷2,參見《鹿樵紀聞》,卷下。】崇禎初年,天下群雄並起,各路農民起義軍已深入到中原腹心地區,他們活動在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向明朝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彭孫貽:《平寇志》,卷3,57頁。】後來成為明末農民起義軍主要領袖的李自成、張獻忠等也在這時先後參加了起義,在鬥爭中迅速發展壯大。至崇禎九年(1636年)前後,全國農民大起義已成燎原之勢,明朝窮於應付,它的將士疲於奔命,撲滅一處,另處又起;打跑一股,另股又出現在明兵面前。明兵防不勝防,打不勝打。明朝被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拖得苟延殘喘,它像一個久病的巨人,已臨近精疲力竭,搖晃不定的可悲地步!

  在山海關外,新建的滿族貴族政權,在經歷努爾哈赤開基立業後,皇太極大膽變革,已變得空前強大。皇太極於天聰十年(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在瀋陽正式即帝位,變國號為「大清」,氣象一新。他和他的兄弟子侄、文臣武將比任何時候都充滿了奪取全國政權的信心。明朝僅憑藉著寧錦防線,還在奮力掙扎著,勉強維持著遼西殘局。

  但是,曾在遼河兩岸和這條走廊上同清(後金)兵激戰、頂住它進攻的一大批將領、運籌帷幄的統帥,諸如楊鎬、杜松、劉、袁應泰、熊廷弼、王化貞、袁崇煥、孫承宗、滿桂、趙率教、何可綱、毛文龍等,就像夜空中的一顆顆流星一樣,轉瞬消逝了。他們或戰死於疆場,或失意於官場而遭排斥,多數則死於党爭,成了明末黑暗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時,在遼西惟剩祖氏一家和他們的親兵家丁,始終堅持固守遼西,所幸朝廷不敢觸動祖氏,故能保全而沒有受到傷害。吳襄與三桂父子作為祖氏姻親,命運所系,共撐殘局,同度艱難。吳氏父子在明朝統治集團中政治與軍事地位變得日益突出,終於一躍而扮演了遼西最後一幕的主要角色。

  崇禎十二年(1638年)七月,提升的機會又一次降臨到這位幸運的青年將領的身上。這年,三桂剛27歲,喜報傳來;他被任命為甯遠團練總兵。【《明清史料》丙編第1本,86頁。】還在崇禎五年,他僅是個遊擊,而在此後的六年中,他很快由遊擊升到參將,再升到副將,由副將升到總兵,也只隔了四年時間。這個晉升速度,應該說,還是相當快的。對於三桂來說,可謂少年得志,平步青雲。跟他同時代的所有遼西將領相比,以他這個年齡,竟升到總兵官這一要職,大概他是第一人吧!他的好友姜新大為感歎:「仁兄廿七登壇,儒門出將,父子元戎,詎謂奇遘哉!」【《明清史料》丙編第1本,86頁。】

  自明清戰爭以來,特別是戰事發展到遼西以後,甯遠已成為明朝防禦清兵的一大軍事重鎮,與錦州並重,是寧錦防線的重要一環。先有袁崇煥、孫承宗力主築寧遠,兩次獲得大捷,給清(後金)兵以重創。袁崇煥冤死,祖大壽繼任守此,後又調到錦州駐防。吳三桂則繼袁崇煥、祖大壽之後,駐防寧遠,已顯示出朝廷對三桂的倚重。關外八城,以錦州、寧遠兩城最為重要。監軍、巡撫、道台等官都在此城設衙辦公,三桂以總兵官駐守于此,也就提高了他的政治地位。

  吳三桂升任總兵官要職,開始躋身于封疆大吏、朝廷顯官的行列,這為他以後的飛黃騰達奠定了政治基礎。他的錦繡前程,大約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一是,應當承認,三桂確有才能,這在他的同輩人中已受到廣泛稱讚,在朝廷中也頗受賞識。人們都說他才華出眾,「聰俊絕人」【《清太宗實錄》,卷60,9頁。】、「聰明自然超群」【《明清史料》丙編第1本,85頁。】,自少年已「勇冠三軍,邊帥莫之及」【夏永彝:《倖存錄》】,他的勇略使「夷夏震懾」【《吳三桂紀略》,載《辛巳叢編》,1頁。】,堪稱是「智勇兼備之大將」【《明清史料》甲編第10本,958頁。】。連清朝人也承認在明邊將中惟三桂「敢戰」。諸如此類的稱頌,不無溢美之辭,但平心而論,三桂實為一將才,非是庸碌之輩可比。他就是憑藉個人的才能,為自己獲取越來越多的功名利祿。所以,不論來自哪些人的讚揚,並不都是毫無根據的吹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