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吳三桂大傳 | 上頁 下頁


  三桂疾馳至城下,大壽已親自出城迎接,看到他血流滿面,不禁發出讚歎:「好樣的,賢甥!」三桂下馬,向大壽跪拜,忍不住哭了起來。吳襄站在旁邊,痛楚地說:「要不是我兒捨命相救,我們再也不能見面了!」大壽撫摸著三桂的肩背,愛撫地說:「兒不要憂慮不富貴,我馬上題請超擢!」

  【吳三桂闖圍救父,明清官書均不見載。《庭聞錄》記其事,而不記時間、地點;《吳三桂紀略》記事詳,也不記時間,卻記此事發生在大同。《平吳錄》同樣不記時間,又記事在寧遠。考之史實,祖大壽並未守過大同,故不存在大壽與後金兵遇於大同城下之事。惟天聰七年(崇禎六年,1633年),皇太極率大軍襲大同、宣府,吳襄奉命應援,三桂可能在軍中,大壽則遠在錦州。如此次有三桂救父之舉,與各書所記「少年救父」不合,至於在寧遠城外,遇後金兵,亦無史實可證。最有可能的是,天聰四年(崇禎三年),皇太極第一次率大軍繞道內蒙古入關,祖大壽應援,在建昌相遇,吳襄率偵騎遠探被圍,才有三桂救父之事。】

  關甯援兵太監高起潛是三桂的義父,他得到三桂救父出圍的消息,大喜,說:「真是我的兒子啊!」【《庭聞錄》,卷1。】

  三桂就是在這次戰鬥中,鼻子受到創傷而留下了輕微疤痕。幸虧他受傷時很年輕,靠著他旺盛的生命力,恢復得很快,疤痕還不那麼顯眼。也許他感到這是一個缺陷,每當與人談話不投合時,就用手「自捫其鼻」,這已成了習慣,到了晚年,也未改變。據長期同他一起共事的人說,觀察他的這個下意識的動作,「百不失一」。【《庭聞錄》,卷6。】

  吳三桂的地位和名望的顯著變化,大約就是以此次闖圍救父為轉機的。他的這一壯舉,被人們以「忠孝」之名而傳頌著;他的「嫻騎射」的高超技能,他那「勇而敢戰」的無畏精神,他「沈鷙多謀」的韜略,都開始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和重視。也就從這個時候起,三桂時來運轉,步步晉升。他由中軍升到遊擊,確切時間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是在這次戰鬥後不久的事。因為他在崇禎五年(1632年)時,作為遊擊將官參加了山東「平叛」的戰鬥,所以,他的這次提升時間應在崇禎三年至崇禎五年之間無疑。這期間,他隸屬傅宗龍。崇禎三年,傅宗龍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三桂的提升也與他有關。有一事,可以證明他們之間的關係。三桂在雲南封王時,傅宗龍的兒子傅汝是三桂的部屬,三桂待他如「親兄弟」,以報當年其父之恩。【《庭聞錄》,卷6。】傅宗龍在遼任職時間很短,很快就被解職回家。【《明史·傅宗龍傳》,卷262。】

  崇禎四年(1631年),由於父親兵敗而被削職,使家庭小有挫折。事情是這樣的:

  這年八月,皇太極發動了攻取大淩河(遼寧錦縣)之役,他以數萬軍隊包圍了大淩河城,祖大壽率城內3萬軍民固守。皇太極採取圍而不攻的戰術,掘壕築牆,四面以重兵把城圍住,斷其餉道,又於城西另駐一軍,專截錦州方面的援兵,企圖經過一段時間的圍困,城內糧盡援絕,逼使祖大壽獻城投降。

  明朝識破後金的作戰意圖,不能坐視不救。遼東巡撫丘禾嘉督率總兵官吳襄、宋偉宋偉,《清太宗實錄》和個別史書寫作「鐘偉」,《明史》、《國榷》、《庭聞錄》等多數史書寫作「宋偉」,今從之。合兵四萬餘赴援。【《清太宗實錄》,卷9,41頁稱:明「馬步兵四萬餘」,此系誇大數字,實則不過兩萬多人。】行至離松山(遼寧錦縣松山鄉)30裡許的地方,即長山與小淩河之間,與後金兵遭遇,雙方展開大戰,互有殺傷,明援兵撤回。九月中旬,後金兵一面繼續圍困大淩河城,一面又出擊錦州,直抵城下,吳襄、宋偉率部出戰,沒有取得戰果,便退入城中。二十四日這天,太僕寺卿監軍道張春又會同吳、宋兩軍援大淩河。

  明軍渡過小淩河,行五裡,「築壘列車營」。後金兵扼守長山,明兵不得前進。二十七日,皇太極親率八旗騎兵,分作兩翼,直沖明兵大營。明兵施放火器和弓箭,鉛子如雹,矢下如雨。後金兵右翼首先沖入張春大營,明兵奮起接戰,但抵擋不住後金兵的猛烈衝擊,陣勢混亂。「(宋)偉與(吳)襄又不相能」【《明史·孫承宗傳》,卷250,6476頁。】,吳襄等未經接戰,先自逃奔。後金兵趁勢從後面追趕,疾追三四十裡,才收兵,吳襄及其部屬早已逃脫。由於吳襄先逃,招致張春以下諸將33人都被活捉。【《清太宗實錄》,卷9,42~43頁;《明史·丘禾嘉傳》,卷261。】三桂是否參加了這次失敗的軍事行動,史無明文,但據吳襄說:「臣每奉調,父子俱入行間。」【《明清史料》乙編第2本,136頁。】看來,三桂必在軍中,並與父親一起脫逃。

  明朝屢次增援大淩河城,屢次失敗,損失一次比一次大,而以張春、吳襄、宋偉等這次增援損失最為慘重。自此,援兵斷絕,祖大壽再也不敢出城突圍,坐以待斃。敗報傳到北京,「舉朝震駭」。【《明史·丘禾嘉傳》,卷261,6771頁。】在追究兵敗責任時,給予吳襄以削職的處分。三桂是低級軍官,不負敗兵之責,自然還處分不到他的頭上。

  吳襄被削職,並沒有給家庭帶來根本影響。因為朝廷還允許他在軍隊中繼續供職,戴罪 立功自贖,而他也等待機會,以圖東山再起。

  就在吳襄被削職時,山東爆發了以孔有德、李九成為首的兵變。孔有德原任山東登州參將,後金兵圍大淩河城時,受登、萊巡撫孫元化派遣,率八百騎兵出關赴援。行至河北吳橋,「兵乏食,肆掠村堡」,繼而嘩變。【《貳臣傳》,「孔有德傳」。】孔有德與李九成等密議,宣佈起義叛明,率軍回師山東,連陷臨邑、陵縣、商河、青城諸縣城(今仍名,均在山東濟南北)。次年(崇禎五年)正月,孔有德回師攻下登州(山東蓬萊),設官置署,他自稱「都元帥」、李九成為「副元帥」、耿仲明等為總兵官。於是,整頓兵馬,攻城略地,反明的鬥爭浪潮席捲山東。

  山東近京師,關係甚重,孔有德起兵反明,使朝廷十分驚慌,急令保定、天津、昌平諸鎮兵馬會剿。官軍連連遭到失敗,朝廷一時手足無措。

  六月初,戶部右侍郎劉重慶、四川道禦史王萬象建議調戰鬥力頑強的山海關與寧遠的遼兵來對付孔有德的「叛兵」。【《庭聞錄》,卷1,「乞師逐寇」。】經朝廷重臣討論,奏請崇禎批准。九日,崇禎下詔,命監視關甯總監太監高起潛督率副將祖大弼、總兵官金國奇等攜數萬兵馬前往山東鎮壓。宦官本是皇帝的宮內奴僕,不能參與國家大政。但明自永樂時就起用宦官,特別是到天啟時,將宦官放出宮,置於軍隊之中,命他們監視各級將領的一言一行,凡軍情必請示他們而後行,名曰:監軍。高起潛即是其中之一。崇禎即位,雖然鎮壓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卻繼續指派太監監軍,此實為明末一大弊政。崇禎給吳襄一次立功贖罪的機會,特許以「戴罪立功」的總兵官隨軍出征。吳三桂以遊擊將軍跟隨父親與舅父祖大弼參加「平叛」。

  遼兵不愧為一支勁旅。八月十九日,遼兵與孔有德部首先戰于沙河(山東掖縣城西),將對方擊敗;三十日,推進至白馬,雙方大戰,孔有德寡不敵眾,被迫後撤,退守登州。遼兵乘勝前進,於九月一日兵臨登州城下,迅速將全城包圍起來。開始,孔有德遣兵將出城交戰,企圖打破明軍的包圍。到十一月,孔有德連續於二十一日、二十七日兩次組織突圍,結果都被逐回城中。副元帥李九成不幸中彈陣亡,兵士也多有損失。「叛軍」處境越來越困難。祖大弼與金國奇,吳襄指揮明軍嚴密圍困,欲把他們困死於城中。

  從明方的戰報中看到,吳襄作戰勇敢,往來衝殺,表現出色。關甯監軍太監高起潛為他題請,朝廷當即恢復其原總兵官職務。【《明清史料》首冊第1本,「督發關甯援兵太監高起潛題本」,參見《庭聞錄》,卷1。】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